根據2025年最新統計顯示:屋齡超過30年的中古屋,占全台住宅交易的比例已飆升至45%以上,相當於每2筆交易就有1筆是老屋。這並非投資客突然熱衷,而是自住族理性選擇的結果。當新成屋價格飆高,預售屋等待期長、資金壓力大時,老屋以「地段佳、價格親民」的優勢,成為最實際也最理性的入場對象。《選房、殺價、裝修,羅右宸看屋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此外,中古屋通常可接手現成的家具家電(通常賣方換房會留下),直接收租的機率高,如果能以比市價低1~2成的價格入手,就是不錯的增值標的。
缺點就是需要的現金較多,因為屋齡老舊,有許多瑣碎的問題要處理,像是多花一筆預算重拉水電管線、油漆,或是換新的家具家電等。但這些問題,正是你可以創造增值(殺價)空間的關鍵。
(延伸閱讀│買老屋、裝修老屋不走冤枉路:屋齡40年老屋可能發生的5大問題)
以下提出看中古屋的6大重點:
一、漏水、壁癌
仔細檢查容易漏水、滲水的角落,如窗邊、浴室旁的房間牆面等,並注意前後陽臺的天花板、窗臺或窗戶旁的女兒牆等,這些地方也很容易發生壁癌問題。
二、牆上是否有裂縫
如果牆面上出現龜殼狀(網狀)的裂紋,那可能是油漆的品質不佳產生的收縮紋路,只要裂縫小於2公分,都在可以修補的範圍內,無須特別介意。但如果梁柱出現超過3公分以上的裂痕,或倒八字、交叉的裂縫,就可能是施工不良或地震造成的裂痕,這種房子建議不要入手比較好。
三、水電管線通不通
看中古屋時,所有與水相關的設備務必打開來檢查,而且要把水量轉到最大、流個幾分鐘,確認流量和管線是否有問題。
四、地板不平:為了避免買到地板傾斜的房子,建議拿個小彈珠輕輕放在地面,注意它是否往特定的方向滾動。不過浴廁或陽臺的地板千萬不能是平的,否則水就很難流進排水孔。
五、真假插座
有些中古屋會附裝潢,這種最需要特別留意,因為牆內有可能仍是老舊電線,插座根本沒有電,建議看中古屋時帶一個小夜燈,每個插座都試用看看,是否有通電。
六、地板和磁磚是實心還是空心
看中古屋時,務必動手敲敲摸摸,確認牆壁和地板不是空心的,有的把木板隔間粉刷成牆面,有的地板磁磚已經浮凸,敲一敲就會有空心的聲音,當然,這些小瑕疵都是可以補救的範圍,也會成為你議價的籌碼。
(延伸閱讀│房貸一背30年,怎麼還最有利?胡偉良:能借多久就選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