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左撇子女孩》葉子綺9歲就同時入圍金鐘與金馬!自然真誠的表演,源於真實的活在角色裡

葉子綺專訪/天才小童星的耀眼光芒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25-11-03

瀏覽數 1,450+

葉子綺在《左撇子女孩》中有非常自然可愛的演出。魯皓平攝
葉子綺在《左撇子女孩》中有非常自然可愛的演出。魯皓平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電影《左撇子女孩》由鄒時擎執導、西恩貝克聯合製片,蔡淑臻馬士媛、葉子綺、黃鐙輝主演,描繪一對母女為生活奔波,被迫面對命運糾纏的故事。葉子綺也以本片入圍金馬最佳女配角,她同年還以《人生清理員》入圍金鐘最佳新演員,9歲之姿同時入圍金鐘金馬,創下空前紀錄。

電影《左撇子女孩》由鄒時擎執導、西恩貝克聯合製片,蔡淑臻、馬士媛、葉子綺、黃鐙輝主演,描繪一對母女為生活奔波,在台北夜市擺攤維生的故事。本片也代表台灣角逐2026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金馬62 X《遠見》專題報導

《左撇子女孩》系列專訪:馬士媛葉子綺

在第62屆金馬獎上,本片共入圍9項,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2位、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與最佳剪輯。

《左撇子女孩》描述,21歲的姐姐宜安(馬士媛飾)、5歲的妹妹宜靜(葉子綺飾),和她們的母親淑芬(蔡淑臻飾)剛剛從生活多年的鄉下搬回了台北,母親為了養家糊口在台北夜市擺了一個麵攤,但在生活重壓與彼此衝突下,現實卻逐步揭開各自內心的掙扎與轉變。

叛逆的姐姐宜安,執意成為一個檳榔西施。有一天,宜靜的外公不准她用左手,還告訴她那是「魔鬼手」。宜靜信以為真,以為她的左手真的著魔了,一個三代家族的秘密因此逐漸展開。

這無疑是今年最貼近台灣土地氣息的電影,同時也是最精彩的國片。

葉子綺在演出《左撇子女孩》時才6歲,完美演出入圍金馬女配角。光年映畫

葉子綺在演出《左撇子女孩》時才6歲,完美演出入圍金馬女配角。光年映畫

它以一種既幽默又賺人熱淚的方式,深刻描繪了在生活重壓下,一對母女相依為命的夜市人生。《左撇子女孩》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對台灣在地生活的細膩捕捉。從熙熙攘攘的夜市風貌到獨特的攤販文化,每一個場景都散發著濃厚的韻味。

在整部電影中,故事節奏自然且情感真摯,巧妙地融合了現實的困境與生活中的趣味,就像是一面映照台灣社會的鏡子,探討了在傳統與守舊的包袱下,女孩如何努力活出自我態度的堅持。

最深刻的是,它能在故事中找到生活點滴的共鳴,感受愛與掙扎的重量,絕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感受真摯力量的年度佳作。

儼然天才表演神童,葉子綺綻放《左撇子女孩》的光芒

蔡淑臻與葉子綺在電影中飾演母女。光年映畫

蔡淑臻與葉子綺在電影中飾演母女。光年映畫

葉子綺在《左撇子女孩》裡,飾演蔡淑臻的女兒,她也是電影中的「左撇子女孩」本人,和姊姊馬士媛有精彩的對手戲。電影以她天真、活潑、可愛的視角出發,以最純真的角度看世界,充滿療癒氛圍,令人感到溫暖。

這是葉子綺在2025年的第二度入圍,她先以《人生清理員》入圍金鐘獎最佳新演員,接著再以《左撇子女孩》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9歲之姿就同年入圍金鐘與金馬,締造了空前紀錄,重點是拍攝《左撇子女孩》時,葉子綺才6歲,完全是個表演天才。

葉子綺是電影《左撇子女孩》中最小的演員,她以自然真切的表演,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她笑著回憶,第一次接觸劇本時,其實還不太認得字,「那時候我才6歲,是媽媽用像講故事一樣的方式唸給我聽,講裡面的故事,覺得好生動、好有趣。」

《左撇子女孩》葉子綺9歲就同時入圍金鐘與金馬!自然真誠的表演,源於真實的活在角色裡_img_1

《左撇子女孩》葉子綺9歲就同時入圍金鐘與金馬!自然真誠的表演,源於真實的活在角色裡_img_1

片中有不少夜市擺攤的戲,導演採取自然拍攝方式,讓演員自由發揮。葉子綺說,現場並沒有太多特別的排練,「導演叫我們自己演,不一定要照劇本講,只要符合情境就好。」

她說,有幾次拍夜市麵攤的場景時,真的有路人走過來點麵吃,甚至有人好奇湊近看他們在賣什麼,「真的覺得好像在夜市生活一樣。」

葉子綺分享,夜市戲幾乎拍了快兩個月,有時連續一個禮拜、每天都要去拍,「還好那時候剛好是暑假,不用請假,不然功課可能真的會寫不完。」

廣告小童星出身,媽媽孫頌婷:她把表演當遊戲

事實上,葉子綺從3歲開始就拍廣告,至今拍了已經超過100支,這是同樣身為廣告演員的媽媽孫頌婷,在耳濡目染下帶著她一起拍廣告的成果。和其他小孩不同的是,葉子綺完全不會害羞、面對鏡頭和陌生人也不怕生,彷彿與生俱來的表演天賦,讓葉子綺非常受到廣告導演的喜愛。

孫頌婷分享,女兒葉子綺從小就喜歡角色扮演,即使沒有玩具,也能天馬行空地編出不同角色,自己對話、自己表演,彷彿隨時都活在故事裡。

她原本從未想過女兒會走上螢光幕前,畢竟剛出生時的葉子綺,並不是那種廣告裡常見的「大眼混血寶寶」類型,「我們只是覺得她很懂事、很乖巧,也挺活潑。」

閱讀遠見,裝滿靈感出發!訂閱就送Arowana20吋輕掀箱>>

直到葉子綺三歲時,接下了人生第一支麵食廣告,那時她中文還不太流利,常常聽不太懂導演在說什麼,但即使被要求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動作或台詞,她完全沒有不耐煩,反而玩得興致勃勃。「她覺得片場很好玩,大家都在跟她一起玩角色扮演。」

孫頌婷說,可能是從那一刻開始,這個把表演當遊戲的女孩,徹底愛上了演戲的世界。

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葉子綺發自內心愛表演

黃鐙輝和葉子綺在電影中有非常可愛的互動。光年映畫

黃鐙輝和葉子綺在電影中有非常可愛的互動。光年映畫

孫頌婷分享,葉子綺從小就對許多事物充滿興趣,表演對她而言也是如此,「她會主動說想去拍戲、想跟劇組的大家一起玩,於是我們便陪著她準備試鏡、做功課,讓這份熱情能被好好延續。」

身為母親,孫頌婷分享,自己並不希望孩子在這個年紀,就必須決定未來的方向或職業,「只要她開心、有成就感,願意為喜歡的事努力,就已經很棒了。」

對她而言,演戲的經驗不只是成果,更是一段珍貴的成長旅程。她說,「只要子綺還喜歡演戲,也有人願意給她機會,我們就會繼續支持她。」若有一天有了新的興趣、不再想演戲,這些努力與回憶也不會被浪費,「它們會成為她生命中美好的基石,是我們一家人共同努力過的深刻證明。」

孫頌婷說,像是這次在拍攝《左撇子女孩》,她選擇讓女兒以最自然的狀態投入表演。「我們真的是讓她完全放開自己,很自由地在夜市裡走來走去,這是第一次不需要牽著她去拍戲。」

因為以往拍廣告或短片,場景都在棚內,環境可控,但這次的通化夜市卻是真實場地,充滿路人、車輛、狗,對一個小孩來說格外新鮮,也讓她一開始有些害怕。

葉子綺非常不怕生,表演自然且大方。魯皓平攝

葉子綺非常不怕生,表演自然且大方。魯皓平攝

導演發現後,特別安排在正式開拍前一週,每天都帶她到夜市熟悉環境,讓她學著主動和攤販打招呼、跟陌生人說話。孫頌婷說,那段時間讓葉子綺慢慢放鬆,真正融入那個世界,「這次的演出,是她發自內心的喜歡。」

為了讓孩子自在表現,孫頌婷不斷告訴她,「妳可以當作所有事情都是大人可以接受的,盡情讓導演拍就好。」在這樣的信任與鼓勵中,葉子綺得以毫無壓力地展現最真誠的自己,也讓觀眾看見她自然又充滿靈氣的表演。

表演完全不會害怕,葉子綺:考試才是最緊張的

葉子綺對表演完全不會緊張,反而考試最緊張。光年映畫

葉子綺對表演完全不會緊張,反而考試最緊張。光年映畫

而對葉子綺來說,演戲就像在過另一種生活。她笑著說,拍《左撇子女孩》時,自己真的覺得有個姊姊、有個媽媽,會一起談工作、一起擺攤,夜市裡的攤販和路人也都變成了她的朋友。

「只要在那個場景裡,想像自己真的是電影裡的一份子,就會覺得很好玩。」她回憶,即使拍攝的暑假晚上又熱又悶,只要收工後能吃碗冰,就覺得一切都很開心。

她特別提到,最難的一場戲是被姊姊罵的那一幕,「那時候第一次哭不出來,心裡有點緊張。」葉子綺說,「但後來在拍的時候真的被罵到哭,那並不是演出,而是情緒真的被帶進去了,我真的是被姊姊罵哭。」

雖然表演時能自然投入情感,但她笑著坦言,真正讓她緊張的其實是學校考試。「考試比演戲緊張多了!」她說,怕考不好、怕寫錯,考試反而比在鏡頭前表演還要壓力大。語氣裡滿是童真的可愛與認真,讓人看到一個小小演員最真誠的模樣。

葉子綺和蔡淑臻對戲時,一點都不怯場。光年映畫

葉子綺和蔡淑臻對戲時,一點都不怯場。光年映畫

孫頌婷也補充,其實葉子綺從未上過任何正規的表演課。她曾好奇地問過女兒,「妳怎麼能把戲演得那麼自然?」葉子綺只是淡淡回答,「就把自己當成劇裡的那個人啊。」這句簡單的回答,讓她驚訝也感動,或許所謂「天生吃這行飯」就是這個意思。

她認為,許多事情沒有固定的公式或技巧,真誠才是最動人的關鍵。「只要能真心地把自己投入,觀眾自然能感受到角色的立體與真實。」在她眼中,如果孩子天生就喜歡表演,那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不論未來是否走向演藝之路,至少能在眾人面前自信表達,不會因緊張而胃痛,身為父母也會更放心。

她分享,愛表演的孩子通常人緣不會太差,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共情」,理解他人、感受情緒的能力。「因為演戲不只是表演,共情才是演戲最重要的關鍵。」

葉子綺和馬士媛因為《左撇子女孩》培養了絕佳的默契。魯皓平攝

葉子綺和馬士媛因為《左撇子女孩》培養了絕佳的默契。魯皓平攝

《左撇子女孩》透過葉子綺的視角,看見電影的美麗。光年映畫

《左撇子女孩》透過葉子綺的視角,看見電影的美麗。光年映畫

葉子綺年紀輕輕,表演就非常到位。光年映畫

葉子綺年紀輕輕,表演就非常到位。光年映畫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