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女孩》馬士媛演員之路充滿驚喜!靠IG被導演挖掘,深刻展現角色魅力

馬士媛專訪/試鏡時就卯足全力,最終獲得導演青睞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25-10-31

瀏覽數 100+

馬士媛在《左撇子女孩》裡演出精湛,第一次演戲就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魯皓平攝
馬士媛在《左撇子女孩》裡演出精湛,第一次演戲就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魯皓平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電影《左撇子女孩》由鄒時擎執導、西恩貝克聯合製片,蔡淑臻、馬士媛、葉子綺、黃鐙輝主演,描繪一對母女為生活奔波,被迫面對命運糾纏的故事。而馬士媛首次演出,就入圍金馬最佳新演員,一路走來充滿驚喜。

電影《左撇子女孩》由鄒時擎執導、西恩貝克聯合製片,蔡淑臻、馬士媛、葉子綺、黃鐙輝主演,描繪一對母女為生活奔波,在台北夜市擺攤維生的故事。本片也代表台灣角逐2026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金馬62 X《遠見》專題報導

在第62屆金馬獎上,本片共入圍9項,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2位、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與最佳剪輯。

《左撇子女孩》描述,21歲的姐姐宜安(馬士媛飾)、5歲的妹妹宜靜(葉子綺飾),和她們的母親淑芬(蔡淑臻飾)剛剛從生活多年的鄉下搬回了台北,母親為了養家餬口在台北夜市擺了一個麵攤,但在生活重壓與彼此衝突下,現實卻逐步揭開各自內心的掙扎與轉變。

叛逆的姐姐宜安,執意成為一個檳榔西施。有一天,宜靜的外公不准她用左手,還告訴她那是「魔鬼手」。宜靜信以為真,以為她的左手真的著魔了,一個三代家族的祕密因此逐漸展開。

馬士媛和葉子綺在《左撇子女孩》中有深刻的互動。光年映畫

馬士媛和葉子綺在《左撇子女孩》中有深刻的互動。光年映畫

這無疑是今年最貼近台灣土地氣息的電影,同時也是最精采的國片。

它以一種既幽默卻賺人熱淚的方式,深刻描繪了在生活重壓下,一對母女相依為命的夜市人生。《左撇子女孩》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對台灣在地生活的細膩捕捉。從熙熙攘攘的夜市風貌到獨特的攤販文化,每一個場景都散發著濃厚的韻味。

在整部電影中,故事節奏自然且情感真摯,巧妙地融合了現實的困境與生活中的趣味,就像是一面映照台灣社會的鏡子,探討了在傳統與守舊的包袱下,女孩如何努力活出自我態度的堅持。

最深刻的是,它能在故事中找到生活點滴的共鳴,感受愛與掙扎的重量,絕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感受真摯力量的年度佳作。

馬士媛首次演戲,深刻體會劇本故事的魅力

馬士媛在《左撇子女孩》中飾演宜安,個性叛逆、倔強。光年映畫

馬士媛在《左撇子女孩》中飾演宜安,個性叛逆、倔強。光年映畫

馬士媛在《左撇子女孩》裡,飾演蔡淑臻的女兒,她個性叛逆、任性,但敢愛敢恨,對於自己所追求的事情,也絕不會輕言放棄,和妹妹葉子綺有深刻的對手戲。

這是她第一次演電影,便入圍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令人驚豔。

馬士媛分享,一直到現在,她仍記得第一次看完劇本的震撼感,因為故事太真實、太貼近生活,特別是電影的最後一幕,讓她印象深刻。

在歷經一連串混亂、矛盾、既有愛又令人無奈的家庭關係後,角色們最終仍然回到彼此身邊,那份無論多難都要繼續走下去的現實感,令她深受觸動,也讓她感覺「日子還是要過,生活就是這樣,很真實,也很感動。」

馬士媛和葉子綺兩人因為電影培養深厚的感情。魯皓平攝

馬士媛和葉子綺兩人因為電影培養深厚的感情。魯皓平攝

片中,她與飾演妹妹的小童星葉子綺有大量對手戲,兩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自然又深厚,她回憶,第一次在咖啡店見面後,兩人就到公園玩耍,用樹葉玩辦家家酒,就是在那樣輕鬆的氛圍中培養出默契。拍攝現場的每一天,都讓她覺得充滿樂趣與驚喜。

談及與葉子綺相處的關鍵,馬士媛笑說自己「把她當小大人」,而不是以對待小孩的方式交流,「我不會用特別嗲的聲音講話,而是去了解她、知道她喜歡什麼,再依照那些話題延伸聊天。」

這樣的真誠互動,讓兩人建立起自然又信任的關係。雖然電影拍完後,她們相隔三年才再度重逢,但默契依舊不減,如今隨著電影上映、再度一同宣傳,那段拍戲時的親密感和情感連結,也再次回到了她心中。

導演在IG找到馬士媛,全力拍攝試鏡帶而被選上

馬士媛是導演在IG上找到的素人演員。光年映畫

馬士媛是導演在IG上找到的素人演員。光年映畫

有趣的是,馬士媛的出演,其實是導演鄒時擎在IG上邀請的,這段過程對她來說,回想起來還是非常不可思議。她笑說,當時導演希望為電影尋找素人演員,便在IG上輸入「台灣 女孩」、「台灣 模特兒」等關鍵字搜尋,結果就這樣找到了她。

收到導演的訊息時,她一度覺得很奇怪,「因為我那時也有在接廣告,也知道試鏡的流程,但電影是這樣邀請演員的嗎?真的不是詐騙嗎?」

一次帶走25吋+20吋行李箱!遠見雙箱豪華方案$3,980帶走,立即訂閱>>

直到導演親自傳來企劃書,並約她出來見面聊聊,她才確定這是一個真正的電影計畫。導演希望她能寄出幾支試鏡帶,她於是全力以赴拍攝,嘗試了許多版本、用盡所有情緒,帶著「就算沒選上也不後悔」的心情完成。沒想到,一個月後真的收到了確定的消息。

那段時間,她正處在人生迷惘的階段,不確定未來的方向。導演的邀約,成了她意外迎來的轉折點。「那時候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結果遇到這件事,接觸到表演,才發現自己好像也喜歡。」馬士媛坦言,這次的機會不只是角色的開始,更讓她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

馬士媛曾對未來迷惘,《左撇子女孩》找回她對表演的熱忱

馬士媛為了角色,還特地到檳榔攤實習。光年映畫

馬士媛為了角色,還特地到檳榔攤實習。光年映畫

馬士媛回想成為演員的過程,至今仍有一股難以置信的喜悅。她回憶,與《左撇子女孩》的緣分,幾乎是一連串偶然的累積。因為在同一年,她先接演了樂團JADE男友的MV,在MV中飾演一位瘋癲的女子。

那支作品由年輕導演執導,給了她極大的表演自由,她也因此放開自我、毫無保留地投入角色,「在那個狀態裡,我把自己推到很極致的情緒,發現原來自己可以長這樣、可以是不同的樣貌,覺得很酷。」

她笑說,正是在那段時間,對表演的熱情彷彿被點燃,也幾乎在同一時刻,《左撇子女孩》的邀約如同命運安排般出現。

如今,憑這部作品入圍金馬獎,對她而言,是難以言喻的感動。「那份感動不是外在的光環,而是心理層面覺得暖暖的。」她說,因為在拍攝過程中,她投入大量情感與思考,那些對人生、對世界的感受被角色承載,也被觀眾理解。「很開心這個角色被看見、被理解。」

她說,在演戲之前,自己其實是一個興趣廣泛、卻難以長久投入的人。「我喜歡畫畫,也喜歡餐飲,但做了又覺得好像不是那麼喜歡。」唯有表演,讓她真正感受到內心的熱情與歸屬感,就像是這件事可以陪她走很久。

演出時給與許多空間,馬士媛活出角色的生命力

馬士媛活出角色獨特的生命力。魯皓平攝

馬士媛活出角色獨特的生命力。魯皓平攝

馬士媛坦言,雖然憑《左撇子女孩》入圍金馬獎讓她無比感動,但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自己的演出時,其實心情相當複雜,「因為是自己看自己,覺得有點尷尬,會想:那個情緒是不是不夠?這裡是不是可以再更好?」

她表示,自己常常會以批判的角度檢視表現,一開始難以真正欣賞自己的演出,「以前的我常常覺得不夠好,會一直鑽牛角尖。」直到後來才慢慢學會放過自己,看見努力的成果,同時也知道未來能在哪些地方再進步。

為了貼近角色、理解她的世界,馬士媛在開拍前便投入大量準備。像是導演特別帶她到檳榔攤親手包檳榔,讓她親眼觀察檳榔西施的工作模式與日常互動。

《左撇子女孩》拍出台灣生活的面貌。光年映畫

《左撇子女孩》拍出台灣生活的面貌。光年映畫

她回家後也查閱紀錄片與相關資料,嘗試從文化與社會背景,理解這個群體的故事。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回到劇本本身,「要去想這個角色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在她看來,角色之所以陷入錯誤與循環,往往源自家庭與成長環境,「有些問題其實從小就有了,所以她才會不斷重蹈覆轍。」

拍攝過程中,導演給與她極大的自由與信任,也成為她最大的收穫。「導演沒有給我很多強制性的指令,而是讓我自由發揮。」

馬士媛透露,自己是個喜歡在腦中上演小劇場的人,這次反而成為表演上的優勢,導演常鼓勵她不必拘泥於台詞,只要情感方向正確,就能放手去演。「那種可以徹底釋放想像的自由,讓我更深入地體會到表演的樂趣。」

她希望《左撇子女孩》,能帶給大家不同的感動,溫暖也好、不舒服也好,也許能在未來的某些時刻,這故事都能幫助大家認識自己,用更嶄新的態度過生活。

《左撇子女孩》能帶給觀眾許多感動。魯皓平攝

《左撇子女孩》能帶給觀眾許多感動。魯皓平攝

馬士媛與葉子綺。光年映畫

馬士媛與葉子綺。光年映畫

在電影中,馬士媛經常與媽媽蔡淑臻吵架。光年映畫

在電影中,馬士媛經常與媽媽蔡淑臻吵架。光年映畫

馬士媛在電影中十分有個性,和她本人完全不同。光年映畫

馬士媛在電影中十分有個性,和她本人完全不同。光年映畫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