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插旗高雄亞灣!童子賢攜手傳產南進,設AI、5G第二研發基地

吳季柔
user

吳季柔

2025-10-29

瀏覽數 1,250+

和碩斥資上看七億的「亞灣數位轉型研訓基地」正式啟用。張智傑攝
和碩斥資上看七億的「亞灣數位轉型研訓基地」正式啟用。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和碩斥資上看七億的「亞灣數位轉型研訓基地」正式啟用,瞄準AI5G智慧製造。董事長童子賢不僅大讚當地景觀「心曠神怡」,高雄對和碩「南進」布局,也有著地利之便的重要意義。第二研發基地將與南港總部協作,負責在地化、導入與驗證,攜手台灣傳產加速智慧製造轉型。

10月28日下午,近年積極發展AI、5G智慧製造的電子代工大廠和碩聯合科技,在高雄舉行「亞灣數位轉型研訓基地」開幕儀式,正式亮相台灣的第二研發基地。

現場冠蓋雲集,不只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與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前來共襄盛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和碩總經理暨執行長鄭光志皆親自南下坐鎮。

和碩亞灣研訓基地開幕,現場冠蓋雲集。左起:和碩總經理暨執行長鄭光志、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高雄市市長陳其邁、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張智傑攝

和碩亞灣研訓基地開幕,現場冠蓋雲集。左起:和碩總經理暨執行長鄭光志、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高雄市市長陳其邁、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張智傑攝

「我剛才在辦公室探頭出去,窗外就看到海巡軍艦。」童子賢笑說,台北辦公室絕對看不到這樣的景觀,「看得心曠神怡。」當日台北陰雨綿綿,亞灣基地秋日暖陽煦煦,開幕過程中還可見「遊港」小火車從窗邊駛過。

這片海天一線的宜人景色背後,是和碩重押南台灣的決心。童子賢透露,目前啟用的僅是第一階段,已可容納約 200 名研發人才;接下來,和碩不排除啟動第二階段投資,總金額上看新台幣七億,「和碩在這裡設立基地,意味要往台灣南部充分布局。」  

童子賢透露,目前啟用的僅是第一階段,已可容納約 200 名研發人才。張智傑攝

童子賢透露,目前啟用的僅是第一階段,已可容納約 200 名研發人才。張智傑攝

亞灣基地三大目標:算力、人才、實驗場域

「和碩在這裡設立基地,顯示要充分往台灣南部布局。」童子賢直言。除了鏈結當地產業,高雄亞灣基地也將成為和碩在南部的AI運算中心、人才培訓中心,以及「智慧製造的實驗場域」,支援和碩以台灣作為製造基地往全球布局的藍圖。

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許多台廠都從過去的「西進」轉為「南進」,具備「地利之便」的高雄,正是支援這股浪潮的最佳樞紐。「從馬來西亞、印度、印尼到越南,需要的智慧製造模式,先在這個地方研發、應證,成熟之後,我們再前進布局到東南亞。」

和碩第六事業群總經理馮震宇補充,台北南港總部負責核心功能與技術研發,而高雄亞灣則是前線,更貼近市場端,負責根據客戶需求,將核心技術進行在地化調整,「舉例來說,我們在南部目前16個場域,會根據不同的客戶的需求做調整,在這個地方測試、導入跟驗證。」

和碩第六事業群總經理馮震宇。張智傑攝

和碩第六事業群總經理馮震宇。張智傑攝

攜手中鋼、中油練兵,實戰5G數位轉型

「如果不知道該場域,以及用戶使用的模式,你怎麼把人工智慧應用進去?」鄭光志直言,而高雄亞灣基地可提供重要的「場域」,「這邊有中鋼、中油這種重工業。除了5G O-RAN是一個很好的場域,也是AI非常好的場域。」

11/15(六)免費入場|聽劉若瑀談優人神鼓的初心與遠行

童子賢則分析,重工業的數位化轉型中,即時影像傳輸至關重要。過去,工廠為了監測產線,往往需要拉設複雜的實體線路,缺乏彈性。如今透過5G O-RAN(開放式無線接取網路)專網,不僅能提供高頻寬、低延遲的傳輸,更能讓產線設備具備「機動性」,隨時因應產能調配移動,這為實現「數位攣生」(Digital Twin)奠定基礎。

亞灣基地將成為和碩與這些傳產巨頭的合作核心,直接在工廠端導入5G AIoT應用,加速台灣重工業的數位轉型。

至於市場關注的AI算力布局,和碩高層也明確定調:亞灣基地不把與雲端巨頭競爭通用型算力中心,而是專注於「智慧製造」所需的利基型算力,用於模型應用與研發驗證。

和碩亞灣研訓基地開幕。張智傑攝

和碩亞灣研訓基地開幕。張智傑攝

2026推二代機器狗,高階自動化複製全美

在亞灣基地的藍圖中,也包含和碩對未來智慧工廠的想像。面對外界熱議的「人形機器人」,和碩選擇務實路線。鄭光志指出,通用型人形機器人並非現階段重點,2025年首度在Computex亮相的「機器狗」,期待明年推出的新一代機器狗,將實現商業化。

這款機器狗鎖定工廠巡檢需求,目的就在解決目前市面產品故障率偏高的痛點,未來可望率先應用於亞灣區的工廠場域中。「我們的機器狗,可以做這個亞灣的巡防、做AI模型訓練,」鄭光志補充,也更便於後續推銷機器狗至高雄在地的客戶。

此外,針對高歌猛進的AI伺服器需求,和碩也正以台灣為基地,研發高階自動化技術,未來當技術成熟,並經過驗證後,也計畫將這套系統複製、部署於美國工廠。

鄭光志指出,如輝達GB200 NVL72機櫃等重達數十公斤的AI伺服器放說,人工組裝極為困難,和碩正在研發能精準完成複雜布線的「自動插線」機器人手臂,目前技術成熟度已達90%。

從台北到高雄,從台灣到東南亞與北美,和碩亞灣基地的啟用,不僅是全新研發基地落成,更是這家代工巨擘在全球智慧製造棋局中,落下了關鍵一子。

在亞灣基地的藍圖中,也包含和碩對未來智慧工廠的想像。張智傑攝

在亞灣基地的藍圖中,也包含和碩對未來智慧工廠的想像。張智傑攝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