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首位拿到諾貝爾獎肯定、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0/18在北京過世,享嵩壽103歲。今(10/19)日,與楊振寧差距54歲的第二任妻子翁帆於中國大陸《光明日報》發表短文〈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悼念,文中翁帆親自翻譯楊振寧英文短詩,也寫下「有他陪伴,我何其有幸!」的感性思念。
華人首位拿到諾貝爾獎項的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0/18於北京過世,震動全世界華人以及全球科研領域。1956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顛覆科學界對於對稱性的認知,因此在隔年兩人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肯定。
楊振寧與李政道也同步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桂冠的華人,啟發無數後人。「天下文化出版社」曾推出《楊振寧傳》來記錄這位華人科學領袖的不凡一生。
楊振寧曾說與翁帆結婚,是「上帝給的最後禮物」
楊振寧曾對外表示自己在學術上、愛情上都一帆風順,「一生這麼多幸運,是很少人有的!」近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楊振寧愛情故事,就是他與第二任妻子翁帆的黃昏之戀。
2003年他的首任夫人杜致禮過世,隔年楊振寧就迎娶小他28歲的翁帆,當時「82歲娶28歲」的懸殊差距引發各界議論,但楊振寧卻欣然迎接這段忘年婚姻,並認為翁帆是「上帝給他最後的禮物」。
(延伸閱讀:張作錦專欄文章:從楊振寧想到梁實秋)
逾20年過去,如今翁帆面對丈夫離世,今日在中國《光明日報》上發表短文弔念。精通英文、長年為楊振寧翻譯學術研究的翁帆,親筆翻譯了丈夫的一首英文小詩〈九十抒懷〉。詩中楊振寧定位自己此生是「沐光而行、理想奉獻、幸福圓滿的一生」。
翁帆:仰望星空,他會在星星上對我們微笑
而翁帆也呼應楊振寧的人生「是有理想,有奮鬥,有責任,有擔當,有幸福,有感恩的一生。」她並感性道出「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最後翁帆引用《小王子》文中情節,認為夜晚仰望星空時,楊振寧會在其中一顆星星上面對著大家微笑,「我們永遠可以從他那裡找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力量。」
以下是翁帆文章全文:
〈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楊先生離開的時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為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人類的進步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楊先生在他快滿九十歲的時候寫下這樣一首詩,我把它翻譯成中文如下:
是的,他的一生,是有理想,有奮鬥,有責任,有擔當,有幸福,有感恩的一生。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就如《小王子》所講的,我相信,每當夜晚我們仰望星空時,楊先生會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對著我們微笑。我們永遠可以從他那裡找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