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活動免費報名 12/20顏宗海醫師教你避開食安陷阱
相關文章
川習會沒提台灣議題!川普重申:習近平知道犯台後果
川習會未提台灣使外界吃驚,因為這一反中國一貫的策略。美國總統川普在川習會隔天受訪,回應是否在北京武力奪台下協防台灣時重申,如果真的發生,習近平知道後果。他並拒絕透露具體反應方案說:「我不能洩露祕密。」川普數日前於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宣布與北京達成暫時貿易休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
楊振寧103歲辭世,高希均:中國空前偉大、跨世紀的物理學家
編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0/18在北京過世,享耆壽103歲,舉世哀悼。遠見‧ 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曾在《遠見雜誌》撰文推崇由江才健撰寫的傳記《楊振寧傳》,指出楊振寧對中國科學、教育與民族心理有巨大的影響。高希均認為,楊振寧的貢獻早已超越學術,他的一生是知識分子對民族信念的見證。從清華園
中國公布台灣軍情人員個資,美智庫:可能展開新一波認知戰
中國近日連發懸賞通告,指控台灣軍官及軍情人員「從事分裂活動」。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指出,這顯示北京可能展開新一波認知作戰行動,意圖在台灣軍方、政府與社會中製造對中共滲透程度的疑慮。中國國安部10日指國防部軍情局人員對中國開展反宣傳破壞活動,並公布「相關3人」的大頭照、本名和出生日期。廈門市公安
追憶「與楊振寧的最後一會」,傳記作者江才健:他是科學與歷史上難得的傳奇
【編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於10月18日在北京辭世,享嵩壽103歲。回顧1957年,他與李政道攜手為華人摘下首座諾貝爾獎桂冠,寫下華人物理學界不朽的一頁。《楊振寧傳:規範與對稱之美》(天下文化出版)作者江才健,在《中國科學報》發表一封寫給楊振寧的追悼文,描述自1985年與楊振寧初次相識以來,長
楊振寧103歲逝世,小54歲妻翁帆譯詩悼念:「有他陪伴,我何其有幸!」
華人首位拿到諾貝爾獎肯定、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0/18在北京過世,享嵩壽103歲。今(10/19)日,與楊振寧差距54歲的第二任妻子翁帆於中國大陸《光明日報》發表短文〈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悼念,文中翁帆親自翻譯楊振寧英文短詩,也寫下「有他陪伴,我何其有幸!」的感性思念。華人首位拿到諾貝爾獎
中國管制稀土出口,美國財長、日本財務大臣同聲籲:盟友應團結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批評北京當局管制稀土出口是「與世界對抗」,表示華盛頓當局與其盟友「既不會被指揮,也不會被控制」。法新社報導,貝森特今天在記者會上告訴媒體,「這對我們的盟友而言,應該是個清楚的訊號,就是我們必須團結,而我們也將這麼做」。他發表這些評論之前,全球財經界
于朦朧事件〉離奇之死引關注,美媒:種下中國人民心中不信任種子
中國男星于朦朧9月在北京墜樓身亡後,網路傳言不斷,甚至扯上高官。美國「外交政策」文章分析,在中共治理下,謠言和審查機制互相追逐;法治缺失,也讓中國人在于朦朧身上看到自己的無助。「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9月30日刊登美國史丹佛大學講師許繢仁(Kevin Fan Hsu)的文章,
一顆磁鐵卡住全球汽車生產?看中國如何用稀土和永久磁鐵讓歐美「讓步」
今年4月,北京對7種稀土與高性能磁鐵收緊出口,中下游從車廠到風電的採購立即吃緊;金融時報追蹤更點名中國握有約90%稀土供應與94%永磁鐵產出,配額與許可審查讓外資若囤貨就可能被警告,部分歐美企業乾脆把磁材或模組環節遷回中國境內以繞過出口節點,這不是單一市場的價格波動,而是整條供應鏈被政策箝制的直觀感
習近平說:人可以活到150歲,關鍵在六個字!
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一同登上北京天安門城樓,觀看閱兵儀式,豈知翻譯忘了關麥克風,外洩兩位領導的私下對話。隔天便在網路與社群平台快速發酵,尤其是習近平說的這句話:「有人預測呢,本世紀呢……人可能可以活到150歲。」人真的可以活到150歲嗎?從普丁的回話當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這
習近平整肅解放軍、高層動盪!紐約時報:影響中國犯台能力與信心
紐約時報10日報導,中國軍力表面上空前強大,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軍隊腐敗的嚴厲打擊,導致解放軍正經歷最嚴重的領導混亂。多名專家分析,整肅恐影響戰力,削弱指揮層對軍隊的信任,促使北京更加謹慎考慮對台灣發動攻擊。高層動盪!解放軍正經歷「領導混亂」報導說,從表面上看,中國的軍事實力空前強大,海軍艦艇的航程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