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70年超額回報的智慧:遇到一艘總是漏水的破船,別費力修補它

巴菲特的股市長贏之道。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10-16

瀏覽數 800+

《股市長贏之道》/Photo Credit:wikipedia.org
《股市長贏之道》/Photo Credit:wikipedia.org
00:00
00:00

雖然巴菲特紡織業務有感情,但紡織業的長期困境和市場競爭讓他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詳細解釋了原因。當你遇到一艘總是會漏水的破船,與其不斷費力氣去補破洞,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換條好船上。(本文節錄自《股市長贏之道》一書,作者:時貞易,方舟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1985年巴菲特終於決定關掉不賺錢且拖累整體表現的紡織業務, 他在致股東的信中詳盡表述了困境下的思考,列舉了多年來他和工人共同做出的努力,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與其繼續在一艘破船上補漏,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換條好船上。

1985年的致股東的信還有一段話,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生意上都格外受用,揭示了這個樸素的道理:

「你不需要明白所有生意,我不明白的生意非常多,但股票市場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站在那裡一直不揮杆,直到你舒服為止。沒有必要一直拿著榔頭,因為你會看到什麼都想敲一下。」

身為職業交易員,大多數錯誤都來自於無聊想找點事做。人們往往沒有真的思考好就做了決策,而當行情或者時機更有利於自己時,卻沒了初始規模的本金。所以也許一直不揮杆,不拿榔頭才是對的。

人生很多決策也是如此,「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我們如果想少些後悔就該多點耐心等待,等到那舒適的甜區好球再從容揮杆。

1985年,波克夏.海瑟威的淨值增加了6.1億美元,報酬率高達48.2%。巴菲特將這個報酬率形容為哈雷彗星造訪,稀有而珍貴。

市場持續關注的股票,價格往往不合理

巴菲特在信中指出,許多人錯誤地認為高薪專業人士組成的機構會使金融市場更穩定、更理性。事實上,那些機構持股且市場持續關注的股票的價格往往並不合理。

那些在市場上備受關注的股票,往往因為機構持有的緣故產生溢價,市場價格遠高於那些並未被市場持續關注的股票。此時投資者可能因為媒體報導、又或是追逐熱點,其買入價格往往並不合理,從而產生風險。

我做過一個統計,每個月都買入上個月週轉率猛增的股票,持有一個月後賣出,這樣迴圈交易連續5年,在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本金會虧損90%,可見跟風追市場熱門股票,無論在哪都不是好的投資策略。

(延伸閱讀│為什麼「現金為王」?巴菲特成為偉大投資人,最重視的3個戒律

石油大亨的故事

巴菲特回憶起他的老師講過的故事,以描述市場的非理性行為。一位老石油開發商在天堂門口被告知他有資格進入天堂,但那裡已經沒有多餘的位置容納石油開發商了。

於是,老開發商對著天堂裡的人大喊:「地獄裡發現石油了!」結果,所有的石油開發商紛紛奔向地獄,而老開發商猶豫了一下,竟然也選擇跟隨他們。

這個故事帶來的,是關於市場非理性群體行為的重要啟示。市場參與者常常會因為聽到某個消息而做出非理性的集體行為,就像故事中的石油開發商聽到地獄裡有石油的消息後,盲目跟隨群眾一樣,投資者也會因為市場謠言或趨勢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羊群效應在市場中非常常見。當一大群人開始做某件事時,個體很容易被這種趨勢影響,而忽略了自己的獨立判斷。我們在投資中要保持冷靜和理性,不被市場的瘋狂所左右。理解市場的非理性行為,才能在波動中找到真正的投資機會。

薪酬只與自己的業績掛鉤

在波克夏.海瑟威,巴菲特設計了一套獨特的獎勵機制,依據每個人在其職權範圍內的目標達成狀況進行薪酬發放。表現好的應得獎勵,與公司股價無關且獎酬沒有上限,這年就有人拿到超過200萬美元的獎金。在1985年,這種機制與當時大多數企業都不同,對員工和公司產生了以下影響。

遠見x科學人雜誌聯賣,趨勢 × 科學,給大腦最好的投資

第一,每個人的薪酬與其自身的業績掛鉤,避免了平均分配的「大鍋飯」現象。員工更有動力提高工作表現,確保自己能達成甚至超越設定的目標。

第二,減少短視近利。員工不再關注短期股價波動,而是專注於長遠的業績提升。

第三,增加員工忠誠度。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公平的認可和回報,增加了對公司的忠誠度。這有助於減少人員流失,保持團隊的穩定性和凝聚力。

透過將薪酬與個人業績掛鉤,巴菲特激勵員工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促進公平競爭。這不僅提升了公司的整體績效,還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對公司的長期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關閉波克夏.海瑟威紡織業務

雖然巴菲特對紡織業務有感情,但紡織業的長期困境和市場競爭讓他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詳細解釋了原因。

致股東的信

美國紡織業所面臨的是全球產能過剩的激烈競爭,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主要來自國外低勞力成本的競爭。但關廠絕對不是工人的錯,事實上比起美國其他產業的工人,紡織業工人的薪資水準低得可憐。

在簽署勞資協定時,工會的幹部與成員充分認識到整個產業所面臨的困境,從未提出不合理的調薪要求或不符合生產效益的訴求,相反地,大家都努力地想要維持競爭力,即使到了公司最後清算的時刻,他們仍極力配合,而諷刺的是,要是工會表現得過分一點,使我們早一點認識到這行業不具前景而立刻關廠,我們的損失可能會少一點。

這對股東來說是最悲慘的結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錯誤的產業。這種情況有如山繆.詹森(Samuel Johnson,英國詩人)所說的那匹馬,「一匹能數到十的馬,是匹了不起的馬,卻不是了不起的數學家」。同樣,一家能夠合理運用資金的紡織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紡織公司,但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企業。

當你遇到一艘總是會漏水的破船,與其不斷費力氣去補破洞,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換條好船上。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知道什麼會事半功倍,什麼又註定事倍功半,這就需要我們及時應對變化,別像巴菲特知道紡織業會虧損,還苦熬了20年,得到的還是一樣的結局。

在這年致股東的信的末尾,我們還可以發現從1985年開始,巴菲特不喝百事轉喝可口可樂了。報稅紀錄表明,也是從這年開始,巴菲特悄悄買入可口可樂公司股票,且在1987年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大跌25%後加速購買,直到1989年共買入10億美元,占當時波克夏.海瑟威帳面淨值的3分之1。

(延伸閱讀│買下波克夏是人生最大挫敗?巴菲特:要買「火腿三明治當CEO也能賺錢」的公司

《股市長贏之道:巴菲特70年超額回報的智慧,解答1956~2023年股東信》,作者:時貞易,方舟文化出版

《股市長贏之道:巴菲特70年超額回報的智慧,解答1956~2023年股東信》,作者:時貞易,方舟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