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迎來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意外當選自民黨第一位女性總裁,市場預期她將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由於其政策方向被視為對「安倍經濟學」的延續,日本有望再度採取刺激與寬鬆並進的經濟策略,「高市行情」成為近期主導日本股市主軸。
日經225指數繼昨(6)日飆漲逾4%、大漲超過2100點後,今日盤中再創歷史新高485272點,隨後漲幅收斂但仍收小漲,日圓兌美元則貶破150大關。日經指數今年來已上漲21.99%,勝過加權指數漲幅19.18%,也贏過S&P500指數14.85%;市場普遍預期,日圓短線仍趨貶,日股則可望持續強勢。
柏瑞日本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日本股市過往以來在第四季表現通常相對強勁,而從政策面和企業獲利面來看,對日股中期展望也維持相對正向的看法。
掌握政局轉折下的投資新機會
方定宇指出,由於市場預期高市早苗將成為日本下一任首相,而她所主張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與持續的貨幣寬鬆立場,預計將支撐日本經濟成長、推動企業獲利增長,並帶動股市上漲。
此外,自7月底以來,日本企業的獲利預期修正指數已轉為正值,預計在短期內不會出現足以逆轉此趨勢的負面消息。另一方面,在高市內閣的財政政策支持下,企業獲利在未來幾年內有望進一步增強。目前某些產業處於有利環境中,例如受惠於日圓貶值的產業,包括汽車、機械、科技,以及房地產與建設業等。
雖然從歷史水準來看,目前日股的本益比似乎偏高,但因為看好日本經濟與企業獲利仍有上行空間,隨著企業獲利改善,本益比自然會再下降。他也提醒,除了樂觀面之外,對於高市早苗政策的隱憂,主要觀察點在於後續日本財政狀況是否惡化,以及長期利率上升的風險,並須留意日本股市仍有波動風險。
擴張性財政點燃投資熱情
野村投信則表示,日本經濟擺脫了近30年的通貨緊縮,東證全力協助強化日本公司治理,提高企業價值,扮演股市助攻的角色。企業積極改革,公司治理改善、股票回購與股利發放增加,都吸引長線資金回流。
此外,巴菲特持續看好日本五大商社,高喊「50年不賣」,展現對日本企業的高度信任。外資於今年4月買超日股達 3.67兆日圓,創歷年單月最高紀錄。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退休金GPIF預計將 100兆日圓轉向公開市場。日股利多齊聚,無論是國際資金還是本地投資者,都看好日本市場的長期潛力。
野村日本東證ETF基金經理人張怡琳表示,日本企業持續強化資產負債表,透過降低財務槓桿、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打造健康的財務體質,企業經營思維也出現轉變,將股東權益報酬視為提升企業價值的關鍵。
這一轉變的兩大驅動力,第一是東京證券交易所自2023年3月起要求上市公司強化對資本成本與股價的重視,促使超過九成Prime市場企業提出具體改善措施,並積極解除股東交叉持股、推動資本再配置。
其次,日本正式走出通縮進入通膨環境,企業更傾向於將資金投入未來成長機會。隨著企業持續優化資本結構、提升資本報酬率,日本股市的基本面支撐力道日益強勁,為市場帶來長線投資的吸引力。
張怡琳分析,從長期趨勢來看,自2012年底安倍晉三上任並推動「安倍經濟學」以來,日本股市已進入結構性上升軌道。整體而言,日本經濟進入通膨與成長並進的新階段,日本股市正迎來結構性成長契機。
根據野村資產管理報告指出,截至2026年3月的2025財年,整體日本東證指數(TOPIX)成分股EPS即使面對關稅壓頂,仍可維持正增長。此外,關稅主要衝擊汽車、鋼鐵等出口導向產業,而金融、內需消費、科技、服務等產業幾乎不受美國關稅影響,獲利成長動能依舊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