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巨頭超微(AMD)6日宣布與OpenAI達成人工智慧(AI)晶片供應協議,同時賦予這家ChatGPT開發商入股約10%股份權利。根據這份為期多年的協議,超微將向OpenAI供應數十萬顆晶片,每年可望帶來數百億美元營收。
受此消息激勵,超微6日早盤股價一度飆逾37%,勁敵輝達股價一度小跌逾1%。法人表示,台廠AMD概念股可望水漲船高,包括台積電、組裝廠鴻海、緯創、神達;散熱廠雙鴻、奇鋐、竑騰及載板廠南電、景碩等可望受惠。
兩家公司表示,OpenAI未來幾年將部署6GW的超微Instinct GPU,涵蓋多代產品。首批部署將於2026年下半年展開,初步部署1GW晶片。
超微將向OpenAI發行認股憑證,讓OpenAI在協議期間可用每股1美分價格購買最多1.6億股超微股票,行使條件與部署進度及超微股價表現掛鉤。
首批認股權證將於1GW部署完成後歸屬,之後將隨著OpenAI部署達6GW及商業里程碑達標後陸續生效。
若OpenAI行使全部認股權證,根據目前流通在外股份計算,該公司將獲得超微約10%股權。
此合作案是AI產業最大規模GPU部署計畫之一,也讓超微正式成為OpenAI的核心戰略夥伴。超微執行副總裁諾羅德(Forrest Norrod)表示:「此協議帶來極大變革,不僅影響超微,對整個產業動態也是如此。」
超微高層預期,此協議每年將為公司帶來數百億美元營收,且在連鎖效應帶動下,未來四年從OpenAI與其他客戶新增收入可能超過千億美元。
超微策略長海因(Matthew Hein)表示:「其他客戶勢必跟進,因為OpenAI是最具影響力的產業先驅。」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聲明表示,與超微合作將幫助OpenAI建造足夠的AI基建來滿足市場需求。
對OpenAI來說,此次合作有助於他們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約兩週前,OpenAI與輝達才剛宣布達成具里程碑意義的1,000億美元股權與供應協議。
本文轉載自2025.10.07「工商時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