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一腳踩在月球上,自此之後,探索神祕太空不再只是人類幻想,更激發全球年輕人的太空夢,各大學紛紛成立相關學生社團,由此發掘並培育航太科技人才。「台大火箭研究社」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成立。(本文節錄自《在時代之上.與世界對話》一書,作者:丁希如,邵冰如,陳育晟,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組成學生以機械系為主,也有電機、化工、土木等系,而在當時機械系三年級的黃秉鈞接任社長後,便積極推動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學生執行的探空火箭試射計畫。
在時任校長閻振興的支持下,加上教授歐陽績、劉鼎嶽的指導,以及中科院專家的協助,1972 年1 月20 日,台大火箭研究社自製的4 枚「台大探空一號火箭」,在彰化縣王功海埔新生地成功一飛沖天,將我國太空科學帶入了新紀元。
引擎聲裡揮灑青春
車,是大人的玩具,也是醉心機械理論的學生,最佳的理論實踐工具。早年,機械系裡有一台寶貝的吉普車,大家為它取了個威武的名字:Tiger。
它是教具,也是拉風的耍帥工具,甚至形成了一項傳統,機械系學生畢業之前,一定要開過Tiger。時移世易,如今工學院已具備了自製電動賽車,並組成車隊出國比賽拿獎牌的實力。
2018 年7月,台大賽車隊成立,自行設計和打造電動方程式賽車,並以參與「國際學生方程式聯賽」(Formula-SAE) 做為核
心目標,目前已演化到第六代賽車「Epsilon6」,在2022年首次參加「澳洲學生方程式賽車賽事」(FSAE-A),獲得「企業特別獎」,並在2024年睽違5年再次參加「日本學生方程式賽車賽事」(FSAE-J),成功完成隊史第一次通過所有動態車輛安檢,且獲得電車組設計報告第四名佳績。今(2025)年賽車隊將再次前往日本參賽,期望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
校園裡的戰鬥機
傳道、授業、解惑的寧靜校園,怎麼會有戰鬥機展示,還成為著名的校園一景?八二三炮戰爆發,台灣的空軍戰力不如中共,美國為了維護太平洋防線,軍援台灣百餘架F-100 超級軍刀機。
超級軍刀機是世界第一台能在平飛時達到超音速的噴射戰鬥機,自1958年來台服役,至1984年才全面退役。為了讓空中英雄有好歸宿,國防部想到,可以提供台大工學院的機械系航空組做為教學使用。
1989 年,編號0218 的F-100超級軍刀機,在機械系實習工場旁展示,為當年保守社會難得一見的畫面。然而,在時代潮流中,戰鬥機逐漸變成政府威權專制的象徵,有人為彰顯自身訴求,在機身塗鴉、破壞,再加上歲月摧折,超級軍刀機的英姿不再。
2009 年,台大決定拆除超級軍刀機交還國防部。當時曾有不少師生自發成立「台大F-100改善小組」,提出軍機保存計畫,可惜難竟全功,終在2011 年交還國防部。
(延伸閱讀│台灣最美景點在哪?20年代台灣人投票選出的「台灣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