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川精密新能源轉型開花結果!50年「隱形冠軍」靠這顆小零件立足全球市場

段詩潔
user

段詩潔

2025-09-18

瀏覽數 50+

松川在繼電器領域耕耘50年,圖右為董事長王傳世,左為副董事長吳頌仁。松川提供
松川在繼電器領域耕耘50年,圖右為董事長王傳世,左為副董事長吳頌仁。松川提供
00:00
00:00

在汽車、能源與AI產業急速變化的浪潮下,有一個默默支撐運作的零件,那就是繼電器。成立超過半世紀的松川精密,正是憑藉這顆小零件,走過代工、跨足汽車,再到新能源的三次轉型,成為全球的重要供應商。

「繼電器是一個既傳產又創新的產業,就像半導體也有成熟製程和先進製程一樣,而且繼電器和半導體都是不可或缺的產品,應用領域很廣。」松川精密董事長王傳世一語道出繼電器小兵立大功的地位。

汽車應用廣泛,新能源時代小兵立大功 

成立超過50年的松川精密,不但是台灣第一家、也是全台最大繼電器廠,且在全球市場中具有顯著影響力,更在歷經三次轉型後,跨入新能源領域有成。以美系電動車大廠來說,每一台車子上都有松川的產品。

繼電器在電路中就好比一個自動開關,靠電路中較小的電流,來控制電路中較大的電流。副董事長吳頌仁解釋,繼電器整合了電學、物理、電化學和機構設計,技術門檻高,尤其在汽車和新能源應用中,對可靠性和品質的要求極高。

以汽車為例,繼電器是關鍵零件,一輛車子上包含雨刷、窗戶及椅子等應用至少搭載100多個繼電器,高級車搭載量更多。燃油車的燃油泵要靠繼電器控制,如果繼電器失效,車子就不能動,甚至可能在高速行駛時可能出問題;如果繼電器用在ABS控制,緊急狀況下煞車可能打滑。

到了電動車,電池起火燃燒是消費者重視的安全問題,在碰撞時要斷電,也必須靠繼電器。如果繼電器不能斷電,或者不該通電時通電,就可能導致重大失誤。進入AI時代,因為開關控制及電流及電壓的轉換,電源穩定更顯重要,繼電器為關鍵的安全零組件,扮演接點到接點間絕緣體的角色。由於汽車的品質可靠度要求很高,生產必須在無塵室進行,因為射出成型容易吸附灰塵,必須對抗粉塵等異物來源。

電動車電池起火燃燒是消費者重視的安全問題,在碰撞時要斷電,也必須靠繼電器。僅為情境配圖,Vladimir Srajber by pexels

電動車電池起火燃燒是消費者重視的安全問題,在碰撞時要斷電,也必須靠繼電器。僅為情境配圖,Vladimir Srajber by pexels

從代工到自有品牌,三度轉型成功

王傳世的叔叔在1974年創立松川,他曾在台灣通訊公司(大同公司與日本NEC的合資企業)工作,當時主要生產電話交換機,他觀察,當時台灣的繼電器全部都是進口的,因此看到商機,決定自立門戶。

松川最初專注於家電繼電器的代工業務,隨著公司轉型,王傳世接手後,也走向自主品牌與技術研發的道路。

第一次轉型在1980年代,松川開始擺脫純代工模式,投入自主技術研發,建立自有品牌,專注於家電和工業控制繼電器,松川逐步在台灣市場站穩腳跟。

1990年代,隨著台灣勞動力短缺,松川將生產基地擴展至中國大陸,利用當地充沛的勞動力實現快速成長。同時,公司開始以自有品牌進軍北美汽車市場,並拓展至日本、韓國、東南亞和歐洲。松川成功進入汽車產業,應用在傳統汽車的燃油泵和控制系統。王傳世說,「汽車市場的門檻很高,一旦跨進入,就能長期穩定合作。」

【倒數2週】訂遠見年度最優惠(2年送1年、1年送半年)只到9/30>>

2010年,松川將目光轉向新能源領域,特別是電動車和儲能系統。當時,新能源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許多產品需求尚未明確,松川憑藉早期投入和技術研發,與客戶深度合作,開發出市場上不存在的客製化產品。例如,松川率先推出車規級AC繼電器,應用於電動車的充電系統,解決了體積小、電流密度高的技術難題。此外,公司開發出整合雙繼電器的模組化產品,滿足客戶對高效充電設備的需求。

重返台灣設廠,自動化創高效率

大部分的繼電器廠商還停留在家電等傳統產業低階繼電器產品階段,松川卻已經打入藍海市場,台灣繼電器廠商更是所剩不多。王傳世回憶,1980、1990年松川轉進中國大陸後,雖然生產移出去,但核心管理、財務、業務、技術、研發等都留在台灣。但是很多同業到大陸設廠,把新的部門也都移過去,但最後往往陷入價格苦戰,沒有資源投入研發,只能停留在低階產品。

隨著大陸市場競爭加劇,松川也在2019年回到嘉義設立自動化工廠。王傳世回憶,當時已經在著手自動化,自動化讓原本一條生產線需要40個人,減到只需要5到6人,效率大幅提升。「自動化以後,我就想說應該也可以回來台灣設工廠,我們人數從當時一萬個人降到現在兩千多人,但是我們的營業額和獲利是增加的。」 

當時的一個轉念,還碰巧遇上了政府鼓勵台商鮭魚返鄉的政策,松川就成為第一家申請、第二家被核准的企業。同時,新能源產品的客製化需求高,松川也選擇在台灣進行高階產品研發和生產,避免技術外流。

至於關稅的部分,松川也坦言不受影響,由客戶吸收。吳頌仁解釋,目前全球的繼電器70%是在中國大陸製造,超過20%是在東南亞和台灣做的,相較之下關稅影響不大。

垂直整合應戰日中對手

松川在不斷研發與迭代下,技術推陳出新,從家電到汽車、新能源領域,早已在世界盃戰場拚搏。面對來自日本松下、歐姆龍及大陸本土廠商的競爭,松川憑藉速度、彈性和垂直整合脫穎而出。吳頌仁說,研發、模具設計、零件生產和自動化設備都在內部完成,因此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從概念到原型僅需3到六個月。

除了電動車之外,新能源領域中的另一項儲能,前景也相當看好。目前新能源領域占松川上半年營收已近六成。王傳世表示,例如剛剛提到的美系大廠,一直把自己定位成能源公司,占松川營收比重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儲能。

吳頌仁解釋,現在儲能的發展,因為電網韌性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大型電站式的儲能發展非常快速。而儲能櫃裡面電池是主角,但因為電池是直流電(DC),必須要轉換成交流電(AC)才能用,就必須靠繼電器。沒有繼電器,很多設備根本無法運作。」

松川預計將於10月下旬由興櫃轉上市,正式進入資本市場。這家隱形冠軍歷經半世紀淬鍊,靠著三次關鍵轉型穩住領先地位,能否在全球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中,繼續保持關鍵供應商的角色?市場拭目以待。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