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週年慶 遠見週年慶 現在訂就送亞諾納$4,490行李箱、兩張西堤套餐餐券>

台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惠譽示警三大潛在風險:AI需求續強、地緣與關稅挑戰浮現

廖君雅
user

廖君雅

2025-08-27

瀏覽數 400+

全球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的最新報告,深入剖析了台灣經濟在總體、企業與金融三大層面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取自X@FitchRatings
全球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的最新報告,深入剖析了台灣經濟在總體、企業與金融三大層面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取自X@FitchRatings
00:00
00:00

台灣在全球AI浪潮中憑藉半導體優勢穩居核心,但國際經濟逆風與地緣政治挑戰正考驗其經濟韌性。全球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的最新報告,深入剖析了台灣經濟在總體、企業與金融三大層面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全球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最新發布台灣展望報告,維持AA評等,再次肯定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報告指出,強勁的AI需求持續為台灣經濟提供堅實支撐,但同時也示警,地緣政治與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未來經濟成長的最大變數。

總體經濟展望:AI浪潮下的穩健成長

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副總經理Sagarika Chandra表示,台灣的經濟成長前景主要受惠於兩大動能:AI相關產品的出口需求,以及穩健的民間消費。憑藉在先進半導體製程與完整生態系中的領先優勢,台灣在全球AI浪潮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由於台灣廠商預期關稅影響提前拉貨,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惠譽因此上修2025年GDP預測至3.4%,並預估2026年至2027年將維持2.7%的穩健成長率。儘管全球經濟面臨挑戰,但台灣實質薪酬的持續正成長,為內需提供了強大韌性。然而,報告也點出,2025年下半年的展望仍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衝擊,將是需要密切關注的焦點。

儘管前景看好,台灣經濟仍面臨三大潛在風險:

全球貿易夥伴成長放緩:主要貿易夥伴如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的經濟若降溫,將直接壓抑台灣的出口需求。

AI熱潮降溫:全球對AI支出的熱潮並非永無止盡,一旦相關投資降溫,恐導致半導體與零組件需求連帶下滑。

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緊張與美國關稅政策的潛在變動,將增加企業投資決策與出口訂單的波動性。

台灣實質薪酬的持續正成長,為內需提供了強大韌性。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台灣實質薪酬的持續正成長,為內需提供了強大韌性。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傳統產業如石化、鋼鐵腹背受敵

惠譽信評亞太區企業評等資深副總黃筱婷指出,台灣企業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貿易制度變動、新台幣升值壓力、區域產能過剩,以及能源轉型帶來的龐大資本支出需求。這些因素均可能推升信用風險,並壓縮獲利空間。

免費報名 | 9/27(六) 東方花藝大師凌宗湧 帶你感受每日美日的生活美學

一、關稅與匯率衝擊:全球經濟成長因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而放緩,對高度依賴外貿的台灣而言,壓力尤為顯著。特別是傳統產業,因產品同質性高,缺乏議價能力,無法將成本完全轉嫁,獲利空間因此受壓縮。

二、區域產能過剩:中國內需持續疲弱,加上其他新興亞洲國家積極擴張本地產業,導致競爭加劇。石化、鋼鐵等外貿規模較大的產業,短期內將面臨供過於求、獲利承壓的挑戰。

三、能源轉型壓力:台灣上游傳產多屬能源密集型產業。面對全球減碳趨勢,企業必須投入更多資本支出導入低碳生產,這將考驗財務韌性。

銀行兩大獲利承壓,保險業因會計新制出現併購契機

銀行業方面,惠譽信評銀行評等副總經理陳怡如指出,獲利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向:信用成本上升與換匯收益下降。「減損放款」規模預期增加將推升信用成本;同時,若美台利差縮小,也將壓縮銀行的外匯收益。房地產市場風險雖可控,但出口企業及銀行在中國與新興市場的境外曝險,才是真正的隱憂。 保險業則面臨台版ICS(保險資本標準)新制與外匯波動的雙重壓力。

惠譽信評亞太區保險評等資深副總經理王長泰表示,新制上路後,基本資本要求將提高,企業必須重新評估業務獲利能力。加上今年外匯市場波動已形成壓力,未來累積的資本需求與匯率不確定性,將影響股東對回報率(ROE)的判斷,不排除出現股東撤出或資產重整的情況。

台灣經濟的護城河與挑戰

儘管面臨多重挑戰,台灣仍具備強健的防禦力。強健的外部資產負債表是面對外部風險的一大「護城河」。截至2024年底,台灣的淨外部債權部位佔GDP比重高達214%,遠高於「AA」評級經濟體的平均水準。公共財政管理上,台灣也優於多數同評等國家。2024年政府整體財政收支超出預期呈現盈餘,展現穩健的財政紀律。

總體而言,台灣金融與實體產業正同時承受關稅不確定性、匯率升值、區域產能過剩、能源轉型資本需求等挑戰。短期獲利能力面臨考驗,但長期而言,若能積極推動轉型、強化風險管理並提升國際競爭力,仍有機會在新局勢下找到穩健成長的出路。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