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失智,一場漫長的告別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25-08-29

瀏覽數 100+

全球人口正快速老化,愈來愈多家庭需面對失智這種痛苦又孤獨的漫長告別。Unsplash by Nuno Alberto
全球人口正快速老化,愈來愈多家庭需面對失智這種痛苦又孤獨的漫長告別。Unsplash by Nuno Alberto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5 / 9月號雜誌 一團麵粉揉出2000億烘焙商機

當親人逐漸忘記你的名字,甚至遺落自己的記憶,失智症帶來的,不只是病程,更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告別。全球與台灣皆面臨浪潮,我們該如何準備?

「忍受痛苦與孤獨的每一天都提醒著我,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別(long goodbye)。」美國前總統雷根曾在1994年宣布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他在十年後過世,其妻南西如此形容照顧他的心情。 

失智症的英文Dementia一字,來自拉丁語,de指「遠離」,mens意味「心智」,貼切表示失智是一種心智遠離的病症,會出現記憶喪失、認知障礙並引發行為退化的問題。失智症患者確診後到過世,平均大約存活八到十年。 

全球人口正快速老化,愈來愈多家庭需面對這種痛苦又孤獨的漫長告別。根據統計,全球每三秒鐘就多出一位失智患者,至2021年已有5700萬人罹失智症,預估2050年將達1.5億人。 

而台灣已有37萬失智人口,其中65歲以上占35萬、盛行率7.99%。但到了2041年,65歲以上失智人口數將達68萬人、盛行率9.95%。也就是,每十位長輩中,即有一人失智。  

不到30分鐘,台灣就有一人確診失智 

換算起來,在台灣,不到30分鐘就有一人確診失智,一場無聲的長照海嘯正襲向全台數十萬家庭。 

也因此,適逢9月的國際失智症月,《遠見》本期特別企劃探討台灣如何因應失智症,醫界、民間甚至金融業都極力尋找可預防、可延緩與可治療的解方,並積極搭建失智友善救護網。 

但作為家屬以及主要照顧者,如何面對一位慢慢忘記你,而且你也逐漸不認識的摯愛親人? 

《遠見》專訪「整形外科教母」林靜芸,最近她出版新書分享照顧丈夫、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的故事。四年前,林芳郁退休不久即確診失智症,歷經各種難熬的病程,但林靜芸從親自照顧到組建照護團隊,想方設法不輕言放棄。儘管林芳郁已經難以說出一串完整句子,但始終還記得愛妻的名字。 

0902蕭菊貞空中沙龍|《造山者》親自與你分享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只要他在我身邊,晚上聽著他的鼾聲,我就能睡得安穩!」林靜芸至今勤於研讀醫學期刊尋找失智療法,很多人提醒她不要抱持太大希望,但其實她的盼望很節制,「林芳郁覺得快樂就好!」所以她安排吃喝玩樂、創造歡聲笑語,要把這場漫長的告別變成幸福的旅程。 

本期封面故事〈一團麵粉揉出2000億商機〉則探討台灣烘焙供應鏈。如果珍珠奶茶是台灣之光,那台灣的烘焙業亦是一張閃亮的MIT名片。 

不僅台灣街頭巷尾,到處都有「快食尚」般新奇迭代的麵包糕點,國產的烘焙機器與獨特的一條龍服務也「出海」到全世界,且因市場策略「接地氣」,得以減免關稅衝擊。這些隱形冠軍的逆襲故事,值得讀者參考。 

本期也專訪剛走完十年長照獨旅的金鼎獎作家郭強生,他在新書《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思考一個人的老後,直球對決死亡課題。 

或許人生阡陌縱橫,不論怎麼走,都得面對和他人、和自己的一場漫長告別。希望在別離的岔口,我們都能準備好,微笑說再見。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