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AI伺服器大廠緯穎展現速度,從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到德州設廠,僅數日即拍板定案。更憑藉鄰近墨西哥優勢,打造高效低風險體系,版圖還將延伸至馬來西亞,布局全球。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世界發動對等關稅,在輸美產品紛紛調高關稅的壓力下,已帶動台廠投資美國的新風潮。
台灣AI伺服器大廠緯穎科技也不例外!僅僅數日之內,赴美投資案從決議到拍板,緯穎閃電出手,果斷買下美國德州艾爾帕索市(El Paso)旁 Socorro市的現成廠房,鄰近墨西哥。
緯穎董事長洪麗寗記得很清楚,4月2日本來安排打高爾夫,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一宣布「對等關稅」政策,當下立刻召開跨國視訊會議,全球各地高層一起與會,商議對策。面對關稅變化,大家都繃緊神經。
其實,早在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緯穎就一直在研究美國設廠。之後因應國際情勢不確定性,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變化,便於2月底通過對美國子公司WYMUS增資3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將用於在美國德州新購置廠房及其建設所需,正式宣告啟動美國設廠計畫。接著,5月就公告投資購置一棟艾爾帕索市旁Socorro市的土地與建物。
突圍德州,走不尋常之路
這家伺服器巨頭的應變速度,比業界預期的更快,買完Socorro產業園區的一棟廠房,一個月後,再於同一區塊租下第二座廠房,租期長達十年。
這一步快棋,無疑是對美國關稅新規最徹底的解決方案—既然關稅壁壘難以跨越,那就直接把製造現場搬到關稅壁壘之內。
緯穎的德州突圍,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
首先,時間就是金錢,在關稅大刀隨時可能再度落下的緊迫壓力下,緯穎選擇直接收購現成標準廠房,跳過耗時的蓋廠程序,不必從零開始建造,幾個月便能火速開出AI伺服器產能。
其次,是將需要接近客戶的組裝測試放在美國。她進一步說明,板階雖可在異地完成,但最終組裝必須貼近客戶,以滿足即時交付需求,「最後一哩的組裝交付是短兵相接!客人叫你3月5號晚上8點送到,你就得準時。」
AI伺服器的重量與運輸成本,也是緯穎選址的關鍵因素。「我們的機櫃動輒一、兩噸!新一代的AI伺服器機櫃又更重,」洪麗寗語氣堅定說:「運送距離愈短愈好。」
緯穎的商業模式是「到門口」,亦即將機櫃這樣的龐然大物,做好馬上送達客戶資料中心,既經濟高效,也充分符合緯穎從設廠第一天起便「貼近客戶」的業務方向。
30分鐘跨境美墨黃金距離
最後一點是自動化。各廠區的生產流程需要做到一致,用自動化降低差異,方便全球調度。另一方面也是把人的成本降低,減少因人的變數而造成的品質差異。
多次飛往德州艾爾帕索出差,洪麗寗體會到供應鏈韌性的關鍵,不只是廠房設在哪裡,而是此處與墨西哥廠之間那條「只要30分鐘」的跨境距離。
緯穎的母公司緯創,早在20多年前於墨西哥的華勒斯(Ciudad Juárez)設廠,與美國的艾爾帕索隔著一條河相望。「Maquiladora!」曾任緯創企業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暨營運長的洪麗寗,解釋這個發音類似「馬奇拉多拉」的西班牙單字,就是「來料加工」的意思,過了這麼多年,她依然能很流利地脫口而出。
2016年起,緯穎開始利用緯創在華勒斯廠房進行伺服器整機櫃組裝,同時,在德州艾爾帕索設有服務中心與倉儲設施,負責維修、零件更換與「逆物流」(Reverse Logistics)。很多材料可以跟墨西哥廠互轉,部分產品也能退回墨西哥修好再到美國來。這些設施不僅支援美國客戶,也與墨西哥廠形成互補。
此外,艾爾帕索廠到墨西哥廠開車不用30分鐘。人流往來方便,跨境物流也讓原物料、半成品與維修機子的流動時間壓縮至極限。「雙向流動」的設計,大幅提升供應鏈的彈性與抗風險能力。
緯穎擴大美國布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對跨境人力資源的整合。洪麗寗透露,機櫃組裝需要的是技術人員。緯穎為墨西哥工程師申請可至美國工作的簽證,讓緯穎能將墨西哥的技術幹部派往美國,協助新廠初期運營與技術轉移,形成真正的「雙子城」人才網絡。
此外,緯穎也與德州大學艾爾帕索分校(UTEP)、新墨西哥州大學(NMSU)、西部技術學院(Western Technical College)等接洽,合作培育在地技術人才,補足美國廠的人力需求。
德州工會組織活動相較美國其他州較為薄弱,2020年,工會成員大約占勞動人口的4.5~5%左右,而美國全國的平均比例約為10%,勞資關係和善。
緯穎的「美墨雙子城」戰略,不只是地理上的巧妙選址,更是供應鏈設計的智慧結晶。透過30分鐘的跨境距離、雙向物流彈性、人力與學校的整合,緯穎成功打造出一套兼顧效率、成本與風險控管的AI伺服器製造體系。
資料中心熱區,馬國廠揭密
「我們從設廠第一天,就是以貼近客戶為主,」緯穎目前全球出貨100多個城市,網絡密集,洪麗寗首次公開全球布局版圖:美墨雙子城供應美洲區域,從加拿大到南美的巴西與智利;位於捷克布爾諾市(Brno)的據點,負責從北歐一路到南非,涵括中東市場。
第三個據點,也是地處關鍵地位的亞洲出貨點,則從最早的中國大陸廣東省中山市,轉移到馬來西亞。
「當時亞洲70%的data center(資料中心)在新加坡,」洪麗寗說,緯穎CSP大客戶們的亞洲資料中心也在新加坡。「我一心都是想怎麼樣我最接近客人。」
不過,多年前,新加坡政府為控管能源使用,宣布暫緩新設資料中心,導致原本密集的雲端建設需求,開始向外溢出,馬來西亞南端,與新加坡僅一橋之隔的柔佛州,順勢接收這股能量。
策略領先的緯穎,如今在柔佛新山士乃機場城保稅工業區,建成大片廠房,周邊竟已聚集十多座資料中心,另有多個興建中,還有20多個在申請,形成完整的AI算力產業聚落。洪麗寗半開玩笑說,這個選址一開始是「矇的」,但事後證明是極高明的布局。
柔佛州受青睞,不只是因為新加坡限電,更因為本身的環境。「沒有風災,也沒限電,沒限水,」洪麗寗指出,柔佛州不僅自然條件穩定,也與新加坡關係良好,有利於跨境合作。
從美國艾爾帕索的產業核心,到馬來西亞柔佛的算力新星,緯穎的全球布局不只是地理上的轉移,更是供應鏈策略的升級。在全球資料中心版圖持續變動的時代,許多製造新重鎮的崛起,或許只是開始。
(洪麗寗即將出席《遠見雜誌》於11月5、6日在台灣台北主辦的第23屆遠見高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