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首位美國教宗、曾與方濟各吵架:新任教宗良十四世是怎樣的人?

首位美國教宗良十四世為何被稱「北方的聖人」?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8-23

瀏覽數 350+

《教宗良十四世》/Photo Credit:vaticannews.va
《教宗良十四世》/Photo Credit:vaticannews.va
00:00
00:00

首位美國教宗良十四世是主教,卻騎著騾子深入偏鄉、在洪災中親自下水救人、熱愛棒球,甚至在萬聖節COSPLAY成喜劇演員。2025年5月,這位「非典型主教」成為第267任教宗。他是誰?這位首度來自美國、同時深受拉丁美洲薰陶的教宗,將帶來什麼樣的願景與衝擊?(本文節錄自《教宗良十四世》一書,作者:瑪竇.邦森,啟示出版,以下為摘文。)

北方的聖人

1998八年,普雷沃斯特神父因為被選為芝加哥的奧斯定會善導之母省會長,第2次離開秘魯。3年後,他當選為奧斯定會總會長,並連任兩屆六年期,直至2013年才卸任。

之後,2013至2014年間,他在芝加哥的聖奧斯定修院擔任培育主任,並同時擔任善導之母會省的首席顧問與省會副會長。

普雷沃斯特神父原以為自己與秘魯的緣分已盡,但在他離開秘魯、服務奧斯定會15年後,教宗方濟各又派他重返秘魯。

2014年,奇克拉約教區主教耶穌.莫利內.拉巴雷(Jesus Moline Labarre)屆齡退休後,這位未來的教宗奉派回到秘魯,接任宗座署理的遺缺。

同年12月12日,美洲主保聖母瓜達盧佩瞻禮,他在奇克拉約壯麗的聖母主教座堂晉牧。這座殖民地新古典風格的大教堂始建於1869年,直到1969年才落成,設計師是以法國巴黎鐵塔聞名於世的古斯塔夫.艾菲爾(Gustave Eiffel)。

2015年9月26日,教宗方濟各正式任命普雷沃斯特神父為奇克拉約教區主教。該市是秘魯人口第五多的城市,擁有超過60萬居民。2020至2021年,他亦兼任秘魯卡亞俄(Callao)教區的宗座署理。

多年之後,普雷沃斯特曾表示,他從沒想到在2013年方濟各當選教宗後,自己會被任命為主教。他敘述,當教宗方濟各還是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時,他們兩人之間曾發生過一些摩擦。

2024年,在伊利諾州某堂區的一次談話中,時任樞機主教的普雷沃斯特透露,他和方濟各曾為一位奧斯定會士的派遣問題發生過爭執。

當時這位會士在方濟各的教區服務,普雷沃斯特是奧斯定會的總會長。最終,這件事是方濟各讓步。不過,後來普雷沃斯特似乎在其他一些教會事務中為方濟各挺身而出,因此方濟各對他評價極高。

(延伸閱讀│危機後成為更好的人!教宗方濟各:我們最強大的力量在於「這件事」

作為主教,普雷沃斯特在一些重要議題上堅決捍衛教會的教導,包括性別意識形態和保護胎兒生命。在擔任奇克拉約主教期間,他公開反對政府推動性別意識形態的教育課程。他說:「推廣性別意識形態會造成混淆,因為它試圖創造一些並不存在的性別。」

同樣地,他也是秘魯「維護生命權」運動的熱心支持者。2019年,他在奇克拉約的一次講道中,如此呼應教宗方濟各對「拋棄文化」的批判:「若是我們把最弱小的—不論是母胎中的嬰兒,或是年老體弱的長者—視為可拋棄之物,我們就無法建立一個公義的社會,因為他們都是天主的恩賜。」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延伸閱讀│危機後成為更好的人!教宗方濟各:我們最強大的力量在於「這件事」

良十四世為何在秘魯備受愛戴?

良十四世在每個職位上,都很快地就被提拔到更高的管理職位。2018年,他成為秘魯主教團副主席。這個主教團的成員包括40多個教區的領導者。他也擔任過經濟委員會理事,以及文化與教育委員會主席。

然而,這些頭銜絕非普雷沃斯特主教在秘魯備受愛戴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總是與他的羊群在一起。雖然主教可以享有私人司機接送,但他總是自己駕車在奇克拉約及其郊區奔波。如果車子拋錨,他也總是第一個跳下車、親自動手去修理的人——也是最被人信賴、願意交託去嘗試的人。

如果他要去服務的地方不能通行車輛,他就會騎馬或騾子去完成任務。看到他騎馬在秘魯的高地翻山越嶺,完全不會讓人感到詫異。

「連秘魯的主教們都稱他為聖人。他是『北方的聖人』,只要你需要他,他就會在那裡。」奧斯定會士亞歷山大‧藍姆神父(Fr. Alexander Lam)在接受羅馬的美聯社訪問時如是說:「他就是那種會在路途中找到你的人。他就是這樣的一位主教。」

每當秘魯又發生洪水氾濫,急流沖過山谷、肆虐平原時,沒有什麼比普雷沃斯特主教在救災中所展現的服事,更能體現他渴望與人民同在、致力於提供實質援助的決心了。

那些畫面至今仍深深印刻在人們心中:他把褲腳塞進高筒塑膠雨靴裡,毅然走入水中,穿越洪水。2017年是聖嬰現象造成的洪災,2022年則是熱帶氣旋帶來的龍捲風災,但無論災難的成因是什麼,他始終在現場救援。

接著新冠疫情爆發。秘魯政府對人民日常生活實施嚴格的封鎖管制,使得天主教徒長達九個月無法領受聖事。然而,當時在他週遭的人都記得,他從不畏懼疾病,也從不害怕接觸民眾。

奇克拉約明愛會(Caritas)當時的負責人哈尼娜‧塞薩‧科爾多瓦(Janinna Sesa Cordova)告訴《主日訪客新聞》(OSV News)的伊內斯‧聖馬丁(Ines San Martin)說:「普雷沃斯特主教從來也不是那種坐在辦公室裡發號施令的主教。他展現了基督的面容—那位走出象牙塔,踏入泥濘,幫助人民的牧者。」

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秘魯北部許多家庭賴以維持親人生命的氧氣供應不足,於是,普雷沃斯特主教發起並領導了「希望之氧」行動(Oxygen of Hope)。據塞薩回憶,此行動讓「我們成功購置了兩座醫療用氧氣工廠,免費照顧了數百個家庭」。

在同一篇報導中,有個有趣的細節提醒了我們:雖然普雷沃斯特以提供實質援助而聞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耶穌基督的司祭。

皮烏拉大學(University of Piura)哲學與人類學教授阿爾多‧利亞諾斯(Aldo Llanos)說,普雷沃斯特總是穿著靴子與雨衣,喜樂地出門服務人群。但「到了要舉行彌撒的時候,他的祭衣總是整潔無瑕」。

(延伸閱讀│達賴喇嘛90歲華誕前夕宣布延續轉世:回顧流亡歲月,他成「無聲者」代言人

《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作者:瑪竇.邦森(Matthew Bunson),啟示出版

《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作者:瑪竇.邦森(Matthew Bunson),啟示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