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危機後成為更好的人!教宗方濟各:我們最強大的力量在於「這件事」

教宗方濟各的疫情時代美好生活提案。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4-23

瀏覽數 1,450+

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辭世,12年教宗生涯謝幕。/Photo Credit:vaticannews.va
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辭世,12年教宗生涯謝幕。/Photo Credit:vaticannews.va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人民的教宗方濟各辭世,享壽88歲,消息震驚全球。在世紀疫情的危機當中,數十億天主教徒敬愛的人間牧者,見證了全球社會的殘酷行徑與貧富差距,同時在許多人的韌性、善心與創意裡,窺見了社會、經濟與環境,在疫情之後如何突破圍框、獲得救贖的途徑。教宗方濟各罕見地直言不諱,敦促世人「別浪費了這次的苦痛」。(本文節錄自《讓我們勇敢夢想》一書,作者:教宗方濟各,奧斯丁.艾夫賴格,網路與書出版,以下為摘文。)

我眼中看到的,是個清算的時代。我想起了〈路加福音〉22章31節中,耶穌曾告訴伯多祿說撒殫想讓他像麥子一樣被篩選出來。

進入當下的危機正如被撒殫篩選而得著。你的思想分類與方式,遭到了激盪;你處事的優先順序與生活方式,受到了挑戰。你情願也好、不情願也罷地跨越了一道門檻,只因為有些危機——比如我們眼前所共同經歷的這一個——是你所無法閃避。

問題在於這危機你挺不挺得過去,又該如何挺過去。關於危機的一個定律是你會因而變成一個不一樣的人。真若挺了過去,你會出落得比之前好,或是比之前差,但就是回不到危機前的模樣了。

這個時代正考驗著我們。聖經裡談到這種考驗,用上的比喻是從火中穿越,就好似窯火在測試著陶工的手藝(〈德訓篇〉27章5節)。事實是我們每個人活著,都日復一日在接受著考驗。正因為有考驗,我們才能成長。

通過生命的各種考驗,你會顯露出自己的本心:那顆心有多麼堅實,有多麼悲憫,有多大,或是有多小。尋常的平日就像正式的應酬:你一秒鐘也不用袒露自己。你微笑、你客套,你誰也不得罪地全身而退,你不用讓人知道你真正是誰。但一旦遇上真正的危機,情勢就會逆轉。你必須有所抉擇,而這一抉擇,你懷的是什麼心也就明明白白。

想想歷史,我們會明白一旦受到測試,人心就會意識到一路以來是什麼在壓抑著它們。人心也會感受到天主的存在,而忠實的天主會回應祂子民的呼喊。接續的遭遇會讓新的未來得以開展。

看看此時的我們:我們戴著口罩保護自己與旁人不受看不見的病毒威脅。但我們需要防範的無形病毒,恐怕遠遠不只這一樣吧,不是嗎?我們該如何去因應世上各式各樣,暗地在傷害著我們的飢餓、暴力、氣候變遷等疫情呢?

若想在危機後變得比危機前無私無我一點,我們就得讓他人的痛苦觸碰到自己。德國詩人費德列許.賀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在其小說《海柏里昂》(Hyperion)裡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那句話說的是在危機中威脅我們的危險,從來不是滴水不漏,出路永遠有。

「哪裡有危險在場,哪裡就有救贖的力量在茁壯。」這一點,就是人類史話令人嘆為觀止之處:我們總是能想辦法與毀滅擦肩而過。人類需要採取行動,也就是在那些節骨眼上,在我們被威脅包圍之時;出路的大門,也就是在這個瞬間敞開。在人生中不同的時間點上,賀德林這句話始終陪伴在我身旁。

這是個夢想要大的時刻,是個我們要重新思考輕重緩急——我們的價值觀、我們想要什麼、我們尋求什麼——然後在日常中去實踐夢想的時刻。

此刻的我所聽到的東西,就像是依撒意亞聽到天主透過他所說出的話語:來,讓我們促膝長談,讓我們在夢想的面前勇敢。

天主要我們敢於去創新。我們不能因為膽怯而躲回危機前政經體系的懷抱裡尋求虛妄的安全感。我們需要一種讓所有人都分享到創新的成果,讓所有人的基本生活所需無虞,讓土地權、居住權與勞動權不專屬於少數人的經濟體。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我們需要一種能讓窮苦者、邊緣人、弱勢者都獲得接納,一種能與這些人對話,一種讓人能對會影響自身生活的決定有置喙空間的政治體系。我們需要放慢腳步,盤點過往,為如何共同在這顆地球上過日子提出各種更佳的設計。

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任務,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但格外需要有所自覺的,是那些內心總是靜不下來的一群,那些曾經用健康的內心躁動,催促著全人類與之共同前進的一群。

如今比起歷史上任何一個時刻,我們都更加可以看清的一點是,讓個人主義擔綱社會組成的指導原則。既然如此,該取代個人主義的是什麼新原則呢?

我們需要動員一群人,一群知道我們需要彼此,且對旁人與對世界都懷抱著責任感的人。我們需要昭告天下,讓大家知道心懷善念、信仰與為了公益而努力,是需要集勇氣與毅力方能達成的鴻鵠之志;相對之下,膚淺表面的夸夸其言與對倫理道德的嘲弄戲謔,對我們來說一文不值。

我們所處的這個現代,曾經在平等與自由的發展上展現了深刻的決心,而接下來我們需要的,是用同樣的動力與韌性去專注在四海之內皆兄弟(姊妹)的人類情誼,去迎戰前方的挑戰。這樣一顆不分你我的心,自然能讓自由與平等在這首博愛的交響曲中,找到它們該有的一席之地。

身陷這場危機的千百萬人都曾經捫心自問或彼此互問一個問題,大家都想知道天主在哪裡。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意象是溢流。我想到的是大江大河緩緩地湧漲,緩和到你幾乎不知不覺,但當時候一到,江水就會找到缺口而成破堤之勢。

在這個社會上,天主的恩慈也會在其「溢流的瞬間」一湧而出,撼動我們原本的角色設定與思考模式,讓我們突破使許多人發揮不了全副潛能的束縛。在這場危機所揭露的苦難之中,也在許許多多人做出回應的創意中,我們就能找到天主恩典的溢流之處。

我看著這股溢流帶著天主的恩典,流淌在我們之間,讓人心接受了考驗。這場危機為某些人喚出了全新的勇氣與悲憫。有些人被篩子篩出來,而他們做出的回應是對這個世界進行了全新的想像;還有些人用具體的行動救援了需要幫助的人,讓鄰人的苦難得到了翻轉。

這讓我對我們可以在這場危機後出落成更好的人,滿懷著希望。但在那之前,我們必須清楚地去看見,睿智地去揀選,正確地去實踐。

就讓我們來聊聊,該怎麼做吧。就讓天主用祂給依撒意亞的字句對我們說話吧:讓我們促膝長談。讓我們在夢想面前勇敢。

教宗方濟各在疫情時代的「美好生活提案」

●想要在這場危機之後出落成更好的人,我們必須清楚地看見、睿智地揀選、正確地實踐。讓我們促膝長談。讓我們勇敢夢想。

●我們必須重新設計經濟,以便在每個人都能活得有尊嚴之餘,也能保護並再造地球的自然。

●「個人版COVID-19」能結出的最豐碩果實是什麼?我會說是耐心,上頭再撒點健康的幽默感。如此,我們將得以咬牙堅持下去、創造出空間,讓改變成真。

●當我說起改變,我的意思是:那些如今處於邊緣的人,必須成為社會改革的主角。

●與其說我們能夠吸收真理成為自身的一部分,不如認為是真理把我們吸收為它的一部分,是它不斷用美與善吸引著我們。

●所謂的罪,就是棄絕了愛這個世界所需要的自我節制。

●我們最強大的力量不在於別人對我們的表面尊重,而在於我們能提供給別人的服務。

《讓我們勇敢夢想:疫情危機中創造美好未來》,作者:教宗方濟各(Jorge Mario Bergoglio),奧斯丁.艾夫賴格(Austen Ivereigh),網路與書出版

《讓我們勇敢夢想:疫情危機中創造美好未來》,作者:教宗方濟各(Jorge Mario Bergoglio),奧斯丁.艾夫賴格(Austen Ivereigh),網路與書出版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