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每一條路都是最溫暖的守護 竹縣府提升校園安全保障孩子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05-29

瀏覽數 8,700+

楊文科縣長致力於給孩子更好的通學環境與安全的校舍。
楊文科縣長致力於給孩子更好的通學環境與安全的校舍。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多數從新竹縣各級學校畢業的校友們,近年若再重回母校,會發現校園變得跟以前很不一樣 。不僅校舍煥然一新,就連學校周邊道路也變得友善,行走起來更安全舒適。這些嶄新的改變,來自新竹縣政府長期以來用心投入,與學校攜手合作的全面升級計畫。

從打一場交通調度戰 到友善安全的通學步道

談起過去學校周邊的上下學情形,竹北國小校長康靜慧感觸深刻。短短400公尺,聚集了竹北國小、義民中學、竹北高中三所大型學校,每當上下課時段,交通量暴增、人車交織是日常景象。「老師們在馬路邊導護,學生、家長、接送的汽機車全擠在校門口,那時每天早晚都要打一場交通調度戰。」康靜慧指出,現在不一樣了,竹北國小在校門兩側皆設置實體人行道,學生下車後可以順著人行道一路走進校園裡,安全性大幅提升。而位於竹北國小與義民中學之間的「竹義走廊」,也經由整修鋪平地面、修剪綠植、加裝路燈與車檔,讓走廊搖身一變,成為明亮舒適、宛如網紅打卡點般的安全通學路徑。

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新竹縣積極配合中央推動「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跳脫過去僅修補標線、調整時段車道的做法,結合學校端的調整,進行根本的空間改善,不僅要釋出人行空間,也讓校園與社區更融合;規劃家長接送停等區與無障礙動線,打造友善安全且具美感的通學廊道,社區民眾散步時也能有安全的通行環境。

竹北國小建置穿透式圍籬與植栽、擴大步道寬度,讓孩子們通行更安全。

竹北國小建置穿透式圍籬與植栽、擴大步道寬度,讓孩子們通行更安全。

竹縣府自109年迄今已斥資近80億 全面提升校園建築安全

新竹縣已達24間校史超過百年的學校,校舍的耐震能力、公共消防安檢等狀況,都考驗著建築的老化極限。為營造安全友善的校園環境,新竹縣政府自109年起,啟動了國中小校舍的拆除重建與耐震補強計畫,改建標準主要依據校舍的耐震能力,改建排程則優先考量安全以及使用急迫性,確保教學不中斷。

尖石國中是首批改建的學校之一,「過去原住民實驗教育還沒推動前,部落的孩子升上國中,大多需前往竹東就讀,甚至來自司馬庫斯的學生,必須長期在外出屋才能完成學業。」楊郡慈局長表示,這樣的狀況,在尖石國中自109學年度正式實施「泰雅族實驗學校計畫」後有了改善,但隨著就讀學生逐年增加,原有校舍同步進行改建。新校舍完工契合學校擴充與教學需求,建築風格融合了泰雅族文化特色,也成為部落的新地標。

楊郡慈局長強調,認為校舍改建並非為了蓋而蓋,而是與課程設計、學習理念緊密結合,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教學的想像與未來的可能。

楊郡慈局長強調,認為校舍改建並非為了蓋而蓋,而是與課程設計、學習理念緊密結合,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教學的想像與未來的可能。

竹縣第一所鑽石級綠建築校舍,校園就是最美的教室

因為科技產業聚落發展,新竹縣在少子化趨勢中逆勢成長,帶動大量人口移入,學齡人數也呈倍數成長。面對急速攀升的就學需求,新竹縣長楊文科上任以來,陸續新設嘉豐國小、勝利國中、文興國中及文興國小等四所新校,不僅紓解學區壓力,也能讓孩子就近入學,改善父母遠距接送的問題。

嘉豐國小是新竹縣第一所鑽石級綠建築校舍。

嘉豐國小是新竹縣第一所鑽石級綠建築校舍。

嘉豐國小於110年開始興建,僅用一年時間便以驚人速度完成第一棟校舍,隨即開始招收新生。對孩子們而言,學校宛如在眼前一天天長大,嘉豐國小校長田世崇笑說,現在就讀二、三年級的學生,最能感受學校從一棟大樓逐步擴建成校園的改變。「學校變得跟迷宮一樣,好大、好好玩」、「最喜歡在操場打球、跑步,可惜下課太短、操場太大了」,孩子們用最直接的方式描繪對校園的喜愛,也讓人感受到一所新學校帶來的驚喜與活力。

田世崇表示,校訂課程「生活探究家」便結合生態池、植物觀察與環境學習,引導出學生對自然環境的感知力。此外,校園建築也融合客家文化意象,例如圓形圖書館的建築靈感來自客家圓樓,格柵上還能看到桐花圖騰的設計細節,讓孩子們在空間中自然感受在地文化的美感。

楊文科:為下一代鋪設通往幸福的道路 刻不容緩!!

協助各級學校改善教育環境,是楊文科縣長上任以來心心念念的事,113年投入18億元打造校園新樣貌,教育經費編列平均佔總預算42%以上,是縣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根據估算,116學年度新竹縣市將新增1,677位學生,秉持未雨綢繆的理念,新竹縣也以前瞻性的思維規劃高中職五大方案,強化就學量能與產業鏈接。

首先,六家高中致力於發展高中教育,除申請教育部擴增雙語計畫成立「雙語實驗班」外,並結合臺大生醫院區資源,設置「生醫科學實驗班」,培養學生科研素養與探究實作能力。湖口高中改制遷校並增辦「人工智慧AI實驗班」。此外,策略性於竹北西區新設竹北實驗高中,該校採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亦著重雙語國際教育、資訊與PBL專案式學習、SEL社會情緒學習等跨課程課程,平衡區域教育資源分佈。竹東鎮的自強國中將改制為技術型高中「自強高工」,設置電機電子與化工群科,啟動技職教育向下扎根,對接在地產業發展需求。

興建中的文興國中未來則改制為完全中學,打造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一貫式教育園區,並定位為「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將攜手大學端專案師培,將設計與製程相關的學科知識,解構融入國、高中課程。楊郡慈表示,這項規劃初期被教師們視為難以實現的天方夜譚,然而經過專業師資培訓後,教師們發現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科普議題、基礎實驗課程或生涯探索等情意課程不僅可行,更延伸趣味及普及性。

楊文科縣長認為,為讓鄉親們感受到生活在新竹縣的美好,縣府必須提前做好規劃,每一項措施都不只是為了解決眼前需求,更是在為下一代鋪設一條通往幸福與成就的道路。這樣的教育藍圖,不僅回應在地發展,更展現新竹縣作為幸福城市的實力與決心。

(新竹縣政府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