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對台灣課徵高達32%關稅,遠超市場預期,對台灣出口導向的科技產業投下震撼彈,特別是伺服器、網通設備、筆電與手機廠商更首當其衝。半導體產品則暫時獲得豁免,但面對經濟下行,還是有這隱憂!一表拆解科技業各供應鏈業者的受影響程度,分低、中、高指標,快速幫助你理解如何因應避險?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突襲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對台灣進口產品課徵高達32%的關稅,遠超市場原先預期的10%~20%。此舉無疑對台灣出口導向的科技產業投下震撼彈,特別是以伺服器、網通設備、筆電與手機廠來說,更是首當其衝。
【遠見即時解析】川普關稅炸全球!衝擊追追追~立即點入看專題系列報導
半導體豁免,台灣GDP仍可能下修
儘管半導體產品暫時獲得豁免,但法人普遍認為,關稅措施將拉高整體生產成本、壓縮獲利,而且相關終端應用領域如PC、手機與網通設備,均在美國徵稅清單中,恐衝擊終端整體需求,進而影響整體科技景氣週期。
永豐投顧指出,雖然台灣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具備一定程度的轉嫁能力,但在「轉嫁50%至75%成本」的情境下,台灣GDP仍可能下修0.8~1.5%,企業獲利則可能下修5%以上。元大證券則警告,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膨」,使台美雙邊經濟同步承壓。凱基投顧更示警,若此波關稅風暴擴大為全球貿易戰,「才剛開始的衝擊」將持續升溫。
台灣科技產業全線戒備,調整壓力浮現
台灣對美出口占整體出口比重已升至23.4%,前20大出口品中包括伺服器、筆電、手機、網通設備與電子零組件等產品,均不在豁免清單內。法人普遍指出,儘管半導體短期豁免關稅,但與AI伺服器、PC、通訊設備相關的整機與組裝端產品仍會受到實質衝擊。
永豐投顧指出,受衝擊最大的為資通訊產品,占出口比重達61%,尤其是伺服器與網通設備,短期內將面臨轉嫁與調整壓力。凱基進一步補充,即便可部分轉嫁關稅成本,若需求下滑,將侵蝕訂單與盈餘,衝擊幅度可能逾30%。
作為PC品牌大廠,華碩表示將密切關注政策與稅制變化,動態調整各項營運要素,以維持營運韌性與競爭力。
緯創甫於4月2日公告,擬於美國投資新設子公司Wistron InfoComm (USA) Corporation,設立資本額為4500萬美元,擬於不超過5000萬美元之額度內取得位於美國之土地及廠房。緯穎表示,為因應近期國際情勢之不確定性,應對全球供應鏈重組之變化,持續完備全球生產與交付能力,也看好資料中心市場長期需求成長,將深化AI、運算與散熱等相關技術與產品開發。
產業別 | 主要出口產品 | 關稅影響程度 | 法人觀點摘要 |
---|---|---|---|
半導體 | 積體電路、IC設計產品 | 低(暫豁免) | 雖豁免32%關稅,但若終端需求下滑,將間接影響IC出貨與晶圓代工業務。 |
網通設備 | 路由器、交換器、網通模組 | 高 | 美營收佔比40~70%,短期將面臨吸收與轉嫁壓力。 |
PC/筆電/伺服器 | 筆電、伺服器整機、儲存設備、電腦零組件 | 高 | 組裝端未豁免,價格上漲將影響訂單轉移與需求。 |
手機與零件 | 手機終端、電池模組、鏡頭模組等 | 中至高 | 與PC類似,若關稅轉嫁失敗則面臨獲利壓縮。 |
其他電子零件 | 儲存媒體、主機板、電源模組 | 中 | 屬次要供應鏈產品,依照OEM合約不同可能承受部分關稅成本。 |
資料來源:各家法人 |
整體而言,台灣科技業不僅要面對生產成本上升的挑戰,更須在供應鏈管理、價格談判與轉單因應上加速調整腳步。永豐認為,關稅課徵雖非致命打擊,但將使2025年台股企業獲利成長率從原預估15%下修至8.9%。
半導體業直接衝擊有限,但仍有隱憂?
雖然川普本次對等關稅將台灣課徵高達32%稅率,但半導體產品被列入豁免清單,未被直接徵稅,多家法人對短期直接影響持審慎樂觀態度,然而,卻不約而同指出,潛在經濟衰退與終端需求萎縮,將成為拖累半導體產業表現的間接壓力來源。
凱基投顧表示,根據白宮聲明,台灣半導體被排除於課稅名單外,然而整體經濟下行風險將壓抑AI需求成長及非AI市場復甦,對於半導體循環的看法轉為保守。凱基認為,即便台積電不在課稅範圍內,但全球需求走緩將連帶影響股價評價與訂單成長動能。
中信投顧則強調,美國對半導體免徵關稅的背後,是基於戰略考量與維持供應鏈穩定,但提醒市場,「須留意美方未來政策調整風險」,特別是針對先進製程與高效能運算晶片等敏感領域的潛在政策轉變。
永豐投顧進一步指出,雖然晶圓代工與IC設計短期無直接關稅壓力,但由於產品毛利率高、BOM佔比大,供應鏈對其仍有轉嫁期待,因此仍將面臨議價與成本吸收壓力。在轉嫁力與訂單能見度尚未明朗前,法人多傾向維持中性至保守的看法。
整體而言,儘管半導體在第一波關稅名單中逃過一劫,但產業鏈上游的訂單量、下游終端需求以及全球景氣循環仍將左右其未來走勢。台積電、聯發科、創意等大廠的基本面穩健仍受法人青睞,但短期評價與投資策略將更聚焦於去風險與供應鏈重整能力。
川普關稅中最辛苦類別:網通業轉嫁難度大
在此次川普宣布的對等關稅中,網通產品明確不屬於豁免品項,加上台灣網通廠商對美出口比重普遍偏高,法人普遍認為該產業短期面臨較大衝擊,可能須經歷1~2季的轉嫁與調整期。
凱基投顧表示,2018年貿易戰後台灣網通廠已普遍將產能轉至越南或菲律賓,但目前美國營收佔比仍高達40~70%,依過往經驗,短期需與客戶協商關稅轉嫁,期間台廠需吸收部分成本壓力。凱基指出,網通品牌商如智邦(2345)、中磊(5388)將面臨價格壓力與轉單風險。
永豐投顧亦指出,伺服器與網通設備為受衝擊最大的資通訊終端產品,由於美國短期無法快速擴充組裝產能,急單仍有機會留在台灣,但廠商將不得不承擔部分關稅造成的成本上升,利潤將受壓縮。
第一金投顧則指出,台灣對美出口前20大產品中,「交換器及路由器」名列第四,年出口金額逾38億美元,在無豁免下將面臨直接課稅與需求下滑的雙重挑戰。
中信投顧認為,雖然網通設備不如半導體具備戰略地位,但其為推動AI與資安基礎建設的重要支撐,若需求轉弱將進一步拖累伺服器、資料中心與AI應用部署的速度,對於整體科技產業鏈形成負面連鎖效應。
如何用選股避險?法人建議
總結來看,網通產業面臨的壓力並非僅限於成本轉嫁,還包括客戶拉貨態度轉趨保守、資本支出遞延等次級效應,法人普遍建議,選股應聚焦具備海外生產地多元化與高市占率的個別企業,如智邦、中磊、啟碁等,以抵禦波動。
PC/手機/伺服器業面臨雙殺壓力
PC、筆電、手機與伺服器等終端產品,是此次美國對等關稅中受創最重的產業群。根據第一金投顧統計,筆電、電腦零附件、手機及伺服器等產品名列台灣對美出口前十大品項,年出口金額合計超過150億美元,全數未列入豁免清單。法人分析指出,整機產品課稅難以避開,且終端需求敏感,價格上漲將進一步壓抑消費意願,形成「成本轉嫁困難、需求下滑」的雙殺格局。
永豐投顧指出,伺服器與筆電整機出口短期影響顯著,特別是品牌廠與系統組裝廠,成本壓力將直接侵蝕毛利率,預估電子業筆電、網通、power、面板等次產業衝擊最大。永豐預估在成本僅能轉嫁50~75%的情況下,企業獲利恐下修超過5%,且3Q25獲利年增率恐出現負成長。
凱基投顧也示警,若台廠自行吸收所有關稅成本,盈餘將立刻受到逾30%衝擊;若轉嫁給客戶,終端需求可能疲弱,最終同樣侵蝕訂單與獲利。尤其筆電、手機與伺服器等消費性或B2B市場均敏感於價格變動,轉嫁彈性有限。
群益投顧指出,台灣電腦與伺服器相關產品在2018年貿易戰後曾將部分產能轉往越南、墨西哥等地,但此次川普對多數新興國家亦課以高關稅,讓「產地轉移」這條退路變得更加艱難。整體來看,PC與伺服器製造鏈正面臨重整壓力,產能布局與供應鏈韌性將成為存活關鍵。
中信投顧則觀察到,雖然台積電、聯發科等上游晶片商暫時未受關稅波及,但與其密切合作的品牌廠如鴻海、廣達、仁寶等,身為終端系統整合者,未來營運勢必面臨價格壓力與需求疲軟的挑戰。
整體而言,PC/手機/伺服器整機業者將是本次關稅政策的「重災區」,法人普遍建議觀察廠商是否具備生產地多元化能力,以及品牌客戶對漲價的接受程度,以判斷風險承受力。
川普關稅長期影響:經濟恐衰退
雖然川普政府聲稱加徵關稅可「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奪回經濟主權」,但法人普遍認為,此舉將引發通膨壓力、壓抑消費與投資,最終恐加速美國經濟放緩,並進一步衝擊全球科技業需求。
元大投顧引用PIIE模型預估,美國關稅稅率提升至20%以上,將導致GDP下降1.24個百分點、通膨上升近2個百分點,形成典型「停滯性通膨」風險,並指出在Fed無法快速降息的前提下,科技股與資本支出導向產業將首當其衝。
第一金投顧亦指出,對等關稅將推升CPI至3%以上,壓抑2025年美國GDP成長至1.7%,失業率亦將升高至4.7%。法人擔憂通膨與就業市場的壓力將使聯準會陷入「進退兩難」,無法及時以降息支撐市場。
富邦期貨更直言:若各國報復性課稅展開,貿易戰恐全面升溫,將進一步衝擊全球製造業與科技業的訂單能見度。尤其AI與高效能運算等資本支出密集型產業,對經濟週期變化特別敏感,若需求放緩,將直接拖累上游供應鏈與零組件廠。
聯準會會有動作?
中信投顧觀察,科技類股短線已反映利空,但真正的挑戰來自於下半年總體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中信表示,從聯準會言論來看,降息空間建立於就業市場快速惡化的前提下,否則當前的通膨水平並不足以支撐寬鬆政策。因此建議投資人聚焦具產業地位與毛利優勢的龍頭股,減少波動風險。
整體來看,法人一致認為此次對等關稅所帶來的不只是單一貿易壁壘,而是可能重塑供應鏈、改變全球貿易平衡的結構性變數。科技業因其全球供應鏈高度整合性,成為最敏感的觀察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