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者賣房子就是賣一個夢給你,嚮往開闊綠地就賣「花園就在我家裡」、「複製大安森林公園夢土」、「台北都心找不到的鮮綠生活」;嚮往大戶生活的就賣「改變豪宅空間定義」;嚮往交通便利的就賣「敦南 15 分鐘」、「三環三線,夢想實現」;想提升氣質的就賣弄文學「建造理想居所,只為品味相契的知音」等。(本文節錄自《【圖解】房子就這樣買》一書,作者:蘇于修,聯經出版,以下為摘文。)
心動了嗎?覺得自己很有格調嗎?小心,這都是廣告文宣引誘你的築夢藍圖,一字一句都暗藏玄機。
破解文字奧義
•花園在你家──通常都在郊區或遠離市中心的地點。
•景觀無敵──除非樓層很高,不然也是遠離市中心的地點,否則怎麼看得到山海戀?
•文謅謅有氣質──文字的深意通常讓人看不太懂真正要表達什麼,但是文案營造出一種很有格調的質感,讓消費者覺得住進去身分和地位都會大幅提升。
•近在咫尺──廣告文宣的數學都很神奇,特愛用「哪裡轉個彎就到哪裡」、「從A到B只要幾分鐘」這類的句型,台北的敦化南路和信義路最常被套用。
現在法規查得嚴,房地產業者不太敢亂寫時間,但是偷吃步是:挑非尖峰時間、用最快車速去量時間,所以從安坑到敦化南路最遠的那一個路口真的只花了 15 分鐘,問題是,上班塞車要花多久的時間呢?
(延伸閱讀│預售屋這樣買不踩雷:簽約前必懂的20個「購屋法律保護術」)
看文案要懂數學
數學不好的人買房子要注意了,除了交通時間玩的數字遊戲,也要注意價格上的數字魔法。例如「總價888萬起買2+1房」,那個+1就是玄機,可能是把兩房隔成三房賣,或是違法加蓋的夾層屋,讓你覺得賺到,卻可能會觸犯法規。
或是「自備款只要68萬」,除非房子總價只有230萬,否則以目前貸款幅度7到8成來計算,怎麼算都不夠。另一個可能是建商用假合約讓銀行超貸,幫你貸9成,自備款1成才有可能買到高價的房子。
還有一種是「送很大」的,買個房子又是送裝潢、送家具、送車位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加起來可以省個好幾十萬吧。
(延伸閱讀│全台住宅近半數屋齡逾30年,卻不肯都更改建?專家分析5主因)
不常見的用詞要多看幾眼
廣告文宣寫得美如夢境,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透過文字規避地目就大有問題。
仔細看,如果文宣寫「菁英會館」、「總裁行館」這類讓人無法分辨是住宅還是商辦的名稱,就有可能是因為建案基地是「工業用地」而非「住宅用地」,為了在相對便宜的地目上蓋昂貴的住宅,刻意寫些似是而非的名稱,遊走法規邊緣,住進去如果地目有問題,倒楣的還是消費者。
想了解的人可以洽該地區地政事務所查詢「土地使用分區」,或上「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查詢。
(延伸閱讀│計畫買房又想投資:一份收入如何分配,才能不「窮忙」還能有「四桶金」?)
太貼心要注意
若文宣太貼心也有鬼,例如「貼心提供專屬賞屋巴士,車程只要20分鐘」,有賞屋專車的案子,房子通常離市中心都有點遙遠,而且還有可能只是到「接待中心」而非建案的「基地」。
(延伸閱讀│該不該買房?未來要變有錢人:一個實用的「財富自由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