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從舊城區看臺中百年來的發展縮影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12-20

瀏覽數 8,700+

臺中舊火車站是臺中發展以及邁向都市計劃的重要見證地。
臺中舊火車站是臺中發展以及邁向都市計劃的重要見證地。
00:00
00:00

少子化已成為國安危機,快速老化、逐年遞減的人口,不利國家發展,更傷害城市競爭力。如何吸引青年人口移居,絕對是城市治理首要面對的課題。

根據《遠見》公布的2024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臺中市是青年們最想搬遷的城市,其中,青年最看重的宜居條件,分別是便利的生活機能、多數家人朋友居住在那、以及較好的工作機會;至於最想搬遷往台中市的青年,則分別來自高雄市、台南市、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園市。

我也曾是備受吸引、從外地遷往臺中的「前」青年,五年級末段班的我,出生於南投縣草屯鎮。在老一輩中部人心中,當年最繁華、最熱鬧、最流行的都在臺中車站商圈,我在中學時期通勤至臺中就讀,可以想見百貨林立的街道、摩肩擦踵的人潮,對一個從鄉村進城的青澀少年,會是多大的震撼與吸引。

因此,在北上求學、研究所畢業後,我隨即回到臺中市就業、定居,轉眼三十年過去,如今臺中城市樣貌已大幅蛻變,廣達兩三千公頃重劃區陸續釋出,生活圈各有特色且欣欣向榮,繁華CBD也移轉至七期市政中心。不過,臺中市仍憑藉著地理空間優勢、便利生活機能、充分的工作機會,持續磁吸著青年前來,今年人口更已經增至285萬,逆勢成長為全臺第二大都會。

青年移動軌跡:離鄉到回鄉,北漂變移中

近年全臺各地房價飆漲,青年難以承受高昂的居住成本,臺中市政府嚴肅看待居住正義議題,持續推動興建社會住宅,至今的規劃與完工量能已經是六都第二名、硬體建設更屢次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

在《啟動幸福方程式》中,專章呈現的臺中社宅政策並不聚焦在數據達標或獎項堆疊,而是以一個又一個動人故事,宣示市府打造社宅核心理念:臺中社宅不只是社宅,而是幸福宜居城市的起點。

從最初的選址,就破除社宅必在郊區的刻板印象。以最新落成的臺中公園好宅為例,緊鄰百年歷史、上達萬坪的臺中公園,綠意景觀與寬敞棟距不是豪宅專有,而是基本的居住人權,青年、弱勢、長者、身障、原住民都能以合理的租金、享有合宜的環境品質。

臺中社宅的硬體空間從裡到外以人為本,通風採光為基本條件,社區的公共空間更是細膩,一樓進駐的社福團體與托育機構,服務量能涵蓋社宅內外的居民;二樓以上的挑空露台、屋頂農園、共享廚房等多樣化公設,則是社宅居民打破隔閡的交際空間,讓人際連結不因現代大樓的居住型態而斷裂。

更甚者,臺中市府透過社宅政策,持續進行「融合」的創新嘗試,例如我們推出創業房、共居房、店舖房、老人換居房等各式方案,也舉辦多樣的公共藝術活動,創造居民深刻的生活回憶。

因此,臺中社宅是居住空間,也是社福空間、托嬰托老空間,同時是創新育成空間、更是居民互動與共創融合的空間。我們期待,新住民在城市轉換、或是從鄉村到城市的過渡期,透過入住社宅,逐漸認同臺中是他的「新故鄉」,更是移居者好所在。

城市發展與進步是一種集體行動

新建設、新社宅吸引新移民、新生代,但是臺中不是只有嶄新的相貌。在現行285萬人口中,為數不少的原市民則對臺中車站充滿集體記憶,可惜在城市有機發展的過程中,現下中區商圈已不再像我年少時期般輝煌鼎盛。

所有城市都會面臨舊城區復興的課題,在《啟動幸福方程式》中,揭露臺中市政府不只前瞻未來、同樣關注過往,由於中區大部分土地是私有的商業區,因此公部門戮力重整周邊重大建設,唯有建設先行,民間資金才會隨之投入更新。

臺中市憑藉地理空間的優勢,以「新國際門戶」為願景,擘劃出五大門戶計畫,包括臺中車站、水湳經貿園區、高鐵臺中站、臺中機場以及臺中港特定區,也積極規劃五線捷運,以低碳永續的軌道交通串聯各大門戶,以臺中車站為例,將是台鐵與捷運藍線與橘線的交會轉運站。可想見的是,暢行無阻的交通可帶來更多人流、商機資金隨之而來,城市更新才能水到渠成。

雖然捷運從規劃到完工較為耗時,但與此同時,基礎建設工程也不停歇,臺中車站周邊的帝國糖廠、綠空鐵道、柳川綠川整治等公共建設,也在市府團隊努力下一一整復創建,以舊有回憶為基底、添加文化深蘊,並透過綠化與動線設計融入常民生活,進而再造本地市民的共同生命經驗,更讓外地遊客得以從歷史角度深度認識臺中。

都市更新也是臺中亟需面對的問題,臺中雖是六都之中第二年輕的城市,但是屋齡逾三十年的建物將近四成,中區因為發展悠久,更不乏從日治時期存留至今的老舊建物。市府引進民間與學界力量,吸引熱愛文史、建築的年輕人進駐,播下地方再生的種子,現在再遊中區,也能深刻感受這裡正在蓄積轉變的能量。

從都市規劃到幸福城市

臺中市以「新國際門戶、幸福宜居城」為願景,城市的轉型需要時間,但更需要對的政策、方向和實踐。

期待讀者在閱讀《啟動幸福方程式》的同時,可以看到臺中市如何從國土計畫、區域計畫宏觀布局,鏈結周邊城鄉發展,肩負推動臺灣中部區域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的使命,同時也能感受到,城市不只是政治人物的地方建設史,更是許多常民生活回憶的累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組成,這是宜居城市的基礎,更是幸福生活的要素。

(本文為記者整理改寫自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李正偉採訪內容。)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數位專題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台中,這座城市的轉型不僅是建設,更是對未來的深刻承諾。從每個細節中,向全球旅人展現永續理念與城市發展的無縫融合。每一步的探索,不僅是與自然的對話,更是對永續未來的堅定信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