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美股投資2025如何受「川普2.0」影響?有4關鍵趨勢

FinGuider
user

FinGuider

2024-11-15

瀏覽數 2,200+

2024美國大選選舉結果不僅改變政治版圖,也帶來一系列可能影響市場的政策變化。達志影像
2024美國大選選舉結果不僅改變政治版圖,也帶來一系列可能影響市場的政策變化。達志影像
00:00
00:00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以非連任形式入主白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達成此壯舉的總統。這次選舉結果不僅改變美國政治版圖,也帶來一系列可能影響市場的政策變化。在市場熱情逐漸穩定後,投資人該如何看待未來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一、政策影響:共和黨新政將如何重塑經濟

1. 擴大預算赤字,市場反應正面

共和黨計劃大力推動赤字性支出,這將包括延長川普在2017年實施的《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個人減稅條款,並恢復部分已計劃終止的企業減稅政策。在共和黨掌控國會下,這些減稅計劃將大幅降低企業與個人稅負,在當前樂觀的市場氛圍下,短期內將對經濟和市場帶來提振。美國銀行估計,將美國法定企業所得稅稅率從目前的 21% 削減至 15%,可對明年標普 500 指數公司帶來 4% 的 EPS 增益,增加約 966 億美元的淨利。

 美股投資2025如何受「川普2.0」影響?有4關鍵趨勢

2. 債務上限將容易提高

共和黨全面掌控國會意味著債務上限的提高不會遭遇嚴重阻力,這一舉措預計將有助於避免市場的過度波動,相較以往激烈的兩黨爭執,這次債務上限的提升將是相對平和的過程,有助於保持市場穩定。然而,這也將加劇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投資人應考量市場樂觀情緒的的可持續性,以及預算赤字不斷膨脹所帶來的風險。

3. 關稅政策重回聚光燈下,但執行或緩和

川普重新上台,關稅政策預計將再度成為主要的經濟手段之一,川普在競選時已表示會重新對進口商品課徵  10% 關稅(中國商品則是 60%)以保護美國產業,特別是鋼鐵等製造業。然而,實際執行上可能不會像競選時那麼激進,市場預期,即使重施關稅,企業也會迅速適應新環境並調整生產線,以維持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更值得關注的重點是其他國家會不會進行反擊,以及進口商可能會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將成為推升通膨的關鍵。

4. 放寬監管,提振高度管制產業

共和黨推動減少政府對企業的監管,特別是能源與金融產業。儘管較少監管有助於這些產業的獲利成長,但市場應謹慎看待這項政策帶來的直接影響,因為回顧歷史,能源與金融板塊並未因減少監管而顯著跑贏市場大盤。

5. 國防支出上升

在選舉結果出爐前,增加國防支出就已被認定為勢在必行的政策,這項政策不僅是共和黨的傳統優勢,也符合當前地緣政治局勢的動態,川普在前一任期就曾擴增國防支出,預期軍工、國防相關公司將從中受益,特別是美國本土的軍事承包商。

6. 嚴格的移民政策限制勞動力供應

共和黨一貫支持強化移民管制,川普新任期內可能推動更嚴格的移民法規,進而減少美國勞動力供應,這將使企業在招募勞動力上面臨更大壓力,尤其是建築、農業、服務業、清潔工等依賴移民的行業,預期會造成嚴重的勞動力供應挑戰,推高薪資與通貨膨脹。

二、選舉對市場的影響:股市反應與資本流向

1. 美股大漲,國際股市微幅下跌

選後美國股市迅速上漲,市場對川普新政的樂觀情緒推動資金流入美股,而國際股市則相對冷淡,這表明市場期待減稅政策和財政擴張能為美國經濟注入新活力,而其他地區則持續受到總體經濟疲軟的影響。

2. 小型股表現突出

受到預期的減稅與經濟刺激政策推動,小型股板塊表現尤為亮眼,小型企業通常較大企業背負著更大的稅負壓力,減稅政策將顯著提高小型股的獲利能力,此外,以美國本土市場為主的小企業也比較不受關稅及美元升值的影響,因此市場大舉湧入小型股。

3. 金融板塊獲得支撐

在共和黨計畫減少監管下,金融板塊成為投資人追捧的目標,川普上任後,銀行和投資公司將減少來自聯邦層面的監管壓力,有助於擴大放貸規模並提高盈利能力,此外,金融板塊主要的收益來自於美國國內,因此可以避免美元強勢升值的影響。

4. 美債殖利率上升,美元走強

在川普重返白宮的背景下,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市場對於經濟成長加速通膨上行的預期增加,美元匯率對多數主要貨幣升值,顯示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增速將快於其他經濟體。然而接近 5% 的債券殖利率可能會對風險資產造成壓力,這一點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美股投資2025如何受「川普2.0」影響?有4關鍵趨勢


三、科技股、電動車與能源產業的走向

1. 七巨頭與川普的緊張關係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Alphabet(GOOGL)目前面臨聯邦司法部兩起反壟斷訴訟,投資人普遍認為川普的第二任期會減少對科技巨頭的監管,然而,川普過去曾批評 Google 搜尋結果對他「不公平」,並暗示可能對 Google 採取行動。

亞馬遜(AMZN)與川普的關係在川普的首次任期中顯得緊張,反映在 2019 年亞馬遜被排除在五角大廈合約之外,這次選舉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曾向川普致賀試圖改善關係。

蘋果(AAPL)與川普的關係在過去相對和諧,這得益於 Tim Cook 與川普之間的密切溝通,然而,川普宣稱將對中國製造商品徵收 60% 的高額關稅,這可能會嚴重影響蘋果的全球供應鏈,而蘋果尚未明確表態如何應對新一輪的關稅挑戰。

Meta(META)CEO 馬克·祖克柏曾遭到川普指控在 2020 年選舉中對他不利,並威脅「如果再發生這種事就要坐牢」。Meta 試圖撤下對政治內容的部分監控,以平息川普對公司的不滿,這讓川普近期的態度有所軟化。

微軟(MSFT)正面臨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其 AI 併購與投資的反壟斷調查,而川普有意解除這些限制,如果 FTC 主席 Lina Khan 被免職,微軟可能在 AI 領域的布局上得到更大的自由。

輝達(NVDA)可能受益於川普對 AI 的支持,共和黨在競選中承諾取消拜登的 AI 行政命令,並支持「基於自由言論和人類福祉的 AI 發展」。此外,更寬鬆的能源政策也有利於滿足 AI 技術對電力的需求。

特斯拉(TSLA)CEO 馬斯克是這次川普競選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並成功在選後進入川普內閣,與企業家 Vivek Ramaswamy 共同執掌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此外,儘管川普時常批評電動車,但在選舉中因馬斯克的支持而有所軟化,市場也看好政府減少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的監管。

2. 電動車產業的衝擊

由於川普對《降低通膨法案,IRA》持批評態度,因此 7,500 美元的電動車消費補貼可能遭到調整,這將影響傳統車廠生產電動車的意願,在選舉期間,川普在密西根州等汽車重鎮中批評電動車對當地工作構成威脅,並指責「大部分電動車是在中國製造」,加深了當地對電動車的疑慮,而相較於倚賴稅收補貼的傳統車廠,特斯拉擁有更強的成本優勢,因此即便補貼遭到削減,影響也相對較小。

另外,川普可能還會放寬廢氣排放標準,並宣布推出《巴黎協定》,這將促使汽車製造商繼續減緩對電動車的投資,並推遲或取消發布純電動車,同時傳統車廠購買「碳權積分」的需求也會下降,這將影響到整體車市格局,以及特斯拉及 Rivian(RIVN)等純電動車商的碳權收入。車市預測機構 GlobalData 已在選後將美國 2030 年電動車的市佔率預測從 33% 下調至 28%。

3. 新舊能源的轉變

選舉時川普一再高喊「鑽井、寶貝、鑽井」的口號,強調將加大化石燃料的生產以降低能源成本,並承諾將恢復積極的國內能源政策。目前美國的石油產量已創下歷史新高,如果法規放寬,市場預期產量將會進一步提升,雖然可能同時帶動化石燃料的出口量增加(有利於運輸業者),由於 OPEC 已連續四個月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這可能會對油價形成壓抑。

再生能源產業是《降低通膨法案》最大受益者之一,該法案提供的可轉讓稅收抵免為再生能源計畫提供了重要的融資來源。然而,川普過去曾大力批評「綠色新政」,並預告「收回所有未使用的資金」,意味著可能取消部分稅收補貼,對住宅太陽能、電動車充電站等項目構成威脅。

儘管如此,業內人士認為全盤廢除《降低通膨法案》的可能性不高,但難免會有部分調整。例如,川普政府可能針對補貼進行局部削減,或是要求特定零組件的產地得符合「美國製造」的標準,這對於依賴進口零組件的企業而言將是一項挑戰。

四、2025年展望:通膨、勞動市場與股市成長趨勢

1. 通膨粘性可能上升

聯準會(Fed)的降息政策雖然為經濟帶來支撐,但通膨仍有可能在高位保持一段時間,川普的政策偏向於提高消費需求與擴大財政赤字,這可能會加劇通膨壓力,市場原本預計 Fed 將在 2025 年把基準利率降至 4% 以下,但若通膨居高不下,這個過程很有可能會放緩,終點利率可能會比原先預期的高。

2. 勞動市場持續穩健

川普過去的執政經驗顯示其政策有利於促進就業並提振消費者信心,未來四年在減稅與經濟刺激政策下,失業率可能維持低位,工資成長也將帶動消費增長,有助於整體經濟穩健發展。但也要注意,由於工資具有僵固性,上漲的工資將成為支撐通膨率維持在較高水準的關鍵。

3. S&P 500 盈餘成長與資本回報

隨著選舉結果的確定,投資者的焦點轉向了更具體的企業盈利,市場對於標普 500 指數的 EPS 預測仍普遍保持樂觀,高盛預從 2025 年開始,標普 500 指數的 EPS 成長率將穩定在兩位數,顯示出對未來增長的信心提升,川普的新政策或將進一步助力企業盈利,此外,隨著股票回購和分紅的增加,S&P 500 指數的長期上行趨勢將獲得支撐,不過若 Fed 延緩降息政策以及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上升,也可能拖累股票估值。

美股投資2025如何受「川普2.0」影響?有4關鍵趨勢

4. 防禦性類股資金轉移

摩根士丹利的 Lisa Shalett 指出,儘管市場預期已經很高,但共和黨的勝利點燃了投資者的「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這種情緒驅動的市場反應,可能會促使資金流向更具風險的資產。避險基金在川普勝選後已迅速調整資金配置,出售必需消費品、公用事業和醫療保健等防禦性類股,轉而加碼金融股和中小型類股,這樣的轉變反映了市場對於經濟成長前景的信心,也顯示投資人預期高風險、高回報的板塊將受益於川普的新一輪政策。

川普的勝選標誌著新一輪政策變革的開端,短期內市場情緒偏向正面,然而許多「川普概念股」在過度買超後,情緒冷卻期可能即將到來,RBC Capital Markets 警告,從估值和市場情緒的角度來看,美股似乎已經有些過熱。投資人應留意政策的明確性可能還需要幾個月才能揭曉,而政策生效也有時間滯後性,在基本面變化前,總經因素仍將主導市場。就長期而言,川普新政可能會推動勞動市場和企業獲利成長,但潛在的通膨壓力和債務擴張也構成了風險,投資人仍需謹慎因應,權衡政策的優點與風險,專注於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才能在未來波動加劇的市場中實現更穩定的報酬。

本文轉載自2024.11.14FinGuider,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