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心流的奇妙世界時,我們不僅發現了提高專注力和生產力的祕密武器,更深入理解了精力管理的核心價值。心流不僅讓我們在工作、創作和運動中表現出色,還讓我們體會到了自我超越的愉悅。(本文節錄自《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一書,作者:林揚程,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今天以前,我們都在追求心流狀態,然而從今年開始,《EQ》的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提出「最佳狀態」(Optimal)的概念,讓我們除了心流之外,還有另一種選擇。
關於最佳狀態
心流狀態是一種深度專注的體驗,適合需要高度集中和創造力的情境,而「最佳狀態」則能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專注力。兩者雖然目標相似,但實現方式和重點不同。(延伸閱讀│光靠「心流」的專注學習是不夠的!規律的「一心多用」也能養成新習慣)
雖然心流的狀態非常出色,可以讓你感受到巔峰狀態,但心流是我們人生中非常罕見、甚至難以捉摸的事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丹尼爾.高曼建議我們可以追求一種掌握度更高、更能持續維持的狀態,那就是「最佳狀態」。
最佳狀態指的是,我們對於自己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而感到滿足,而且按照自己設定的標準來看,這一天是有成果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感覺自己在重要的方面做得很好,心情上也會有助於我們所做的事,並且讓我們準備好迎接任何挑戰,這便是最佳狀態。
最美妙的是,最佳狀態是一種「每天」都可以達成的狀態,因此我認為,相對於難以企及的心流,這是一種CP值更高的技術。
(延伸閱讀│午休安排「咖啡鐘」重啟大腦:最佳午睡時間是「這長度」)
高曼提出我們應超越心流,轉而專注在我們可以掌控的最佳狀態上。當一個人身處於最佳狀態,便會展現出源源不絕的能量、自信、效率、高度生產力。
那麼,要如何達到這種狀態呢?
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很重要
設定清晰的目標和優先級是關鍵。明確釐清你需要完成什麼任務,並將其分解成較小的、可管理的步驟。
再來就是建立適合自己工作的環境,比如減少干擾、保持整潔等。也要記得定期休息和反思進展,確保你不會過度疲勞,以保持精力充沛。
丹尼爾.高曼提出的最佳狀態,與傳統的專注力提升技巧相比,不同之處在於,他更注重透過調整個人整體的心理狀態和情緒,以創造與維持最佳表現的環境。而傳統技巧通常強調如何透過具體方法,如時間管理、任務分解等,來提高專注力。
核心觀點是,達到最佳狀態不僅需要掌握技巧,更需要透過建立良好的心理和情緒基礎來保持專注。
根據丹尼爾.高曼的描述,著名的運動員如籃球明星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他在職業生涯中經常談到如何透過心理訓練和情緒管理來保持最佳狀態。
柯比的成功不僅僅仰賴他的技術和體能,也包括他如何管理壓力、調整心態,以及在比賽中保持專注。(延伸閱讀│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善用精力管理4大維度,打造平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