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席捲全球,台灣也正站在英語授課轉型浪頭上。看似成功的新加坡雙語改革,為何不適合台灣?台灣又該如何借鏡新加坡的經驗,走出獨有的「台灣模式」?
雙語教育風潮在亞洲如火如荼,但東北亞的韓國、日本卻遲遲未有大幅起色;隔壁的中國,雖投入大量經費,國際文教機構EF的「全球英語能力指標」(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中,2023年全球排名卻仍落在82名。
觀察亞洲指標,新加坡以穩定高分獨占鰲頭,全球排名位居第二,僅略低於歐洲貿易樞紐荷蘭。如此傲人成績,再加上同為小國、華人為主要族裔的相似性,星國理所當然成為台灣有意借鏡的楷模。
然而「新加坡的雙語故事」卻存在眾多時空背景、政策差異,對台灣推動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並不適合也難以模仿。
新加坡本質上是「英語系國家」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