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女性創業將成台灣主流?10個創業 4個女老闆

陳建豪
user

陳建豪

2007-04-26

瀏覽數 51,400+

女性創業將成台灣主流?10個創業 4個女老闆
 

本文出自 2007 / 4月號雜誌 全球卡達熱

「為何要創業啊?我想,就跟談戀愛一樣吧,不怕愛錯,就怕沒愛過,」去年剛從大學畢業,便馬上選擇創業,鄭舒尹的創業動機,聽起來似乎有些夢幻。

然而,鄭舒尹的創業之路,卻是築夢踏實。「我的第一台縫紉機,是靠擺地攤籌資、分期付款買來的,」以設計、縫製娃娃為主要業務,鄭舒尹以自己的力量,購買生財器具。

除了自籌資金,鄭舒尹也曾為自己設下停損點。「我跟父母親約定,僅嘗試半年,如果半年內做不起來,我就收手,」她分析,半年內損失的金額與時間,應都還在可容忍的範圍內。

如今,半年之約已到,鄭舒尹不僅沒有虧本,一個月還能有3、4萬元的淨利。事實上,她從第一件商品,就強打個人風格,而其營業額,也隨著品牌效益的累積與發酵,正呈現逐月上升的趨勢。

類似這樣的夢幻故事,最近正由許多年輕女性實現中。

「近一年來,申請青創貸款的女性,成長有兩成之多!」中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副祕書長陳麗華更指出,這股成長力道,還沒有攀爬到最高峰。

而除了創業人數暴增之外,女性創業的平均年紀,也正持續下探中。根據行政院青輔會的資料,這一年來,26到30歲的創業女性人數,成長達三成。

甚至,準備創業的女性人數,已經有超越男性的趨勢。「2006年,向我們索取創業資訊的女性人數,是男性的三倍!」104創業網營運長洪綱懋指出,創業早已不再是男性的專利。

重感性∕女性更具服務優勢

是什麼樣的社會趨勢,讓愈來愈多的年輕女性,對創業一途趨之若鶩?

從台灣產業的發展來看,女性創業人數的激增,其實並不讓人意外。

當台灣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高達七成三的國內生產毛額都是來自服務業時,女性的創業機會也就大增。

「服務業,一來創業門檻低,二來女性的感性天賦,也的確比較適合在服務業中發展,」青輔會主委鄭麗君指出,以服務業為主的年代,女性的創業條件,並不比男性差。

「美感、細心、柔軟身段,這些服務業需要的特質,也正好都是女性天生的強項,」鄭麗君一一舉例。

不僅能在服務業中嶄露頭角,女性的特質,也正吻合下一個崛起的火熱業別:生活休閒產業。

「慢活族、樂活族、民宿,這些都是女性可以發揮的空間,」雖然身為男性,但是104創業網的洪綱懋也不得不苦笑承認,台灣整體產業的發展,女性已經比男性擁有更多的創業條件,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中,這樣局面將繼續持續下去。

敢單飛∕只為種一畝夢田

而除了大環境讓女性可以一展長才之外,開始敢作夢、實現夢想,也是女性創業崛起的重要因素。

「女性創業的主要動機,已經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實現夢想,」指著調查報告,鄭麗君表示,從前女性創業,可能是逼不得已要負擔家計,但是現在的年輕女性創業,絕大多數卻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已經化被動為主動。

「這也代表著,女性對『成功』的定義已經改變;女性的成功,不再只是嫁給一個好的歸宿,」青創會陳麗華點出了新女性的思惟。

薰衣草森林的兩位創辦人之一詹慧君就是一個例子。辭去優渥的台北外商銀行工作,跑到台中新社種植薰衣草田,讓詹慧君與當時交往了三年的男朋友,起了爭執。

然而,為了實現擁有一畝薰衣草田的夢想,最後詹慧君還是放棄了原本的感情與工作。

幾年下來,36歲的詹慧君已經不只擁有一畝薰衣草田,在台中新社、南投清境農場、新竹尖石鄉等地,都可以看到她的薰衣草森林。

問起她放棄當初的感情值得嗎?「如果是往夢想的路上走,單飛,其實並不孤單,」詹慧君淡淡地笑著說。

待突破∕微形保守限制格局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溫柔、感受力強等特質,讓女性在服務業年代崛起,然而保守操作、穩紮穩打的經營習慣,也容易讓女性劃地自限。

「約七成左右以下的女性創業,創業規模在100萬以下,微型創業居多,」鄭麗君進一步指出,男性企業家平均年營業額約為2800萬,而女性卻只有840萬,僅為男性的三成左右。

或許是創業動機是為了實現夢想,女性創業也比較缺乏長遠規劃。思博企管顧問總經理柳湘琪就指出,女性創業往往是頭三年賺錢,但缺乏長期規劃、財務管理,三年之後因跟不上市場變化,而落得草草收場的局面。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不管是男性或女性,都必須要結合兩性的優點,才能完成一家企業的草創與經營,」104洪綱懋強烈建議。

2003年,台灣企業中,還只有33%的企業主是女性,而到了2006年年底,已經約有四成是女老闆。隨著台灣產業的發展趨勢、敢實現夢想的女性愈來愈踴躍,女性企業主,未來勢必也將愈來愈多。

六年級女老闆1. 黎思青

父母支持 打造小小推理王

大學念法律、碩士去英國攻讀設計,回國之後,從事廣告行銷,不過就在11個月前,29歲的黎思青開始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母親是國小老師,從小就受母親的鼓勵,不斷嘗試各種新事物,黎思青發現,原來自己也想像母親一樣,從事百年樹人的教育工作。

確認自己的夢想後,黎思青拋下一切,重新學習。

她去長頸鹿美語取得英語師資證照、文化大學推廣部學習如何教導小朋友,最後再與補教協會取得聯繫,一步一步打造自己心目中的補習班,同時取得台北市政府核發的執照。

人生來到三十而立的關卡,一切卻重新歸零,加上打造補習班所需近200萬的金額,一切看起來都不容易。

「母親是我的信心、也是資金的來源,」黎思青表示,母親為了資助她開設補習班,甚至還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200萬。

「我沒有補教業的工作經驗,是缺點,但也是更大的優點!」黎思青認為,沒有定見,便容易有創見。

走進黎思青創辦的「推理王學苑」,感覺不到補習班常見的擁擠空間、或是學童厭學、無精打采的氣氛。

不想為增加教室,而把空間壓縮到最極致,黎思青希望每個來到推理王的小朋友,能夠把她的補習班,當成他們的另一個家。

除了空間比其他補習班大上許多,其他補習班最重視的考試成績,也不是黎思青最在乎的。

「比起考試成績,我更在意小朋友的人格發展,」黎思青認為成績不好可以再努力,但是人格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

或許就是這樣的用心、與其他補習班截然不同,創業約一年,黎思青的帳目,開始打平,這比她所預期的,還要快上一年。

「沒有父母親的資金,創業之夢,不會這麼快實踐,但其實父母親對我的信心,比200萬還要值錢,」黎思青希望在自己的補習班裡,她也能給自己的學生,一切成長所需要的信心。

六年級女老闆2. 李金紋

姊妹同心做網拍月薪漲八倍

「從前當助理會計,月薪2萬5000元,現在網拍的收入,最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有20萬的收入,」2005年開始從事網拍、去年甚至在西門町開設實體店面,30歲的李金紋靠網拍,已經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另外,在李金紋的拍賣網站「super color」上,長相甜美、擔任服飾模特兒的,則是她的妹妹、李金憶;年僅25歲的她,跟著姊姊做網拍,一個月也有10萬元左右的收入。

相較於大學生畢業平均起薪不到3萬,兩人的高收入,著實讓人羨慕。不過,網拍生意並沒有局外人想得如此輕鬆。

「我們在一週之內會把網站上所有的服飾商品,全部更新,」李金紋分析,現在愈來愈多人投入網路市場,如何不斷給客戶新鮮感,挑戰比實體店面還大。

台北的五分埔成衣批發市場,是許多網路賣家共同的補貨中心,而這也代表,所有的網路賣家都可以拿到相同的商品,很容易便形成網路價格戰。

面對激烈的價格戰,李金紋以女性的「美感」做為武器。

「我們網頁上的商品照片,以混搭為主,可能是A家的帽子、B家的裙子、C家的鞋子,但整體搭起來,就是好看,」李金紋認為她們不只在賣商品,同時還與顧客分享,怎麼樣穿才好看,多為顧客著想,顧客自然埋單。

而為了再更進一步做出區隔,李金紋也開始設計自己的品牌服飾。「只有做出自己的商品、風格,才能創造最大的區別,」目前自製商品僅占營業額的一成,但李金紋笑著說,自從有了自家服飾,網路人氣卻高出近兩成。

「創業看起來,有很多光環,但其實競爭卻也最激烈,」李金憶指出,自己有許多年齡相仿的朋友,看到自己的高所得,也紛紛投入網拍市場,但全部都在幾個月內,鎩羽而歸。

「網路創業門檻或許低,但創業就是不斷跟市場挑戰,」李金紋認為網路讓人人都有創業機會,但並非人人能成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