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致富的祕訣是先「煉心」:光說不行動的人落入4種「思維陷阱」

成功人士將玻璃心轉變為黃金心態的祕訣。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9-12

瀏覽數 4,500+

《要致富,先煉心》/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要致富,先煉心》/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一個破產的人,怎能在短短4年內實現財富自由?風靡全歐洲的金錢教練博多.薛弗說,有一樣東西可以區分富人和窮人、贏家和輸家,那就是「心態」。就算你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技能和最多的運氣,但如果你的心態稍有動搖就崩潰,你將一事無成。(本文節錄自《要致富,先煉心》一書,作者:博多.薛弗,先覺出版,以下為摘文。)

心理煉金術到底是什麼意思?它意味著,成為我們所能成為最好的人。煉金術士將這種轉化稱為「把生命提升到更高層次的存在」。

不會採取行動的人,落入四種思維陷阱

我們一再看到,人們之所以無法建立起動力,是因為落入4個思維陷阱:

一、我會試試看。

二、我只使出一半的力量。

三、我做事只看結果。

四、我要先找到正確的策略。

只會說試試看的人,通常不會採取行動

要推動一輛車,「試試」是行不通的。你要麼全力以赴,要麼乾脆就不要推。要做某件事,「試試」也是根本不可行,你要麼做,要麼不做。

如果你正看到這一段,而且身體健康,那你可以站起來試試。但試著站起來是行不通的,你要麼站起來,要麼坐著。

大多數說自己會試試看某事的人,通常不會付諸行動。他們就好像正在等障礙出現,來阻止自己實現目標。一個採取行動的人,會期待成功。一個只會試試看的人,只能等等看這段時間有沒有什麼事發生。

只出一半力量是不夠的

靜止汽車的例子更能說明這一點:如果你只出一點力,它永遠不會真正開動起來,你也永遠體會不到車子一旦開始行駛,這項活動就會變得相對輕鬆。只出一點力,要麼原地不動,要麼只移動一點點。一半的努力不會帶來一半的成功,半途只會而廢。

以結果為導向的工作會扼殺動力

在新工作的剛開始時全力以赴,這是件好事,但不要把你的期望定得太高。在這個階段,取得結果並不重要。因為結果可能會誤導你,結果也可能是幸運或不幸情況下的成果。動力不受這些情況影響,動力總會產生結果。所以應該專注在你的動力,而不是個別結果。(延伸閱讀│有錢人有的不只是錢:億萬富豪、百萬富翁與一般人的差異)

一個只關注成果而不關注動力的人,永遠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當一個人只會無所事事地等待,看看會不會找到一種輕鬆取得成果的方法時,以結果為導向的工作就會成為問題了。

這是許多懶人的藉口:「我以結果為導向。」那些只追求結果的人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但他們根本不了解動力的力量。一旦有了動力,就會找到普通人無法發現的方法和手段。總會出現你無法預見、也無法計畫的結果,但動力會成為自我推動的力量。

還有一個反對工作以結果為導向的論點:以結果為導向的人必須不斷地自我激勵,他們從來沒有體會過「事情會自然而然發生」的感覺。

他們會問自己:為什麼有些人毫不費力地就能表現出紀律性,而他們自己卻必須不斷地努力。這些人自以為的聰明,其實就是他們最大的阻礙,他們剝奪了自己保持動力的機會。

結果會自動從行動中產生,結果就是行動的產物,重要的是開始行動。一旦你真正開始行動,繼續前進就比停下來更加容易,動力會讓你保持前進。

不要等待完美的策略

啟動一項專案,我們不需要完美的策略。有策略當然很好,但它不是絕對的先決條件。現今很多成功的公司在找到致勝策略之前,最初都遵循了不同的策略。

如果你有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那應該堅持下去,不要浪費時間去嘗試重新發明輪子。但如果你還沒有策略,那就應該相信,只要建立起足夠的動力,你就會找到一項策略。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實驗一些對其他人已經證實有效的策略,找出最適合你的方法。贏家不會坐等完美的方法,因為他們知道:這種策略往往只有透過動力才會形成。(延伸閱讀│財富是勤奮工作的副產品:世上首位億萬富翁洛克菲勒的致富奧祕)

一個採取行動的人,會期待成功。一個只會試試看的人,只能等等看這段時間有沒有什麼事發生。(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一個採取行動的人,會期待成功。一個只會試試看的人,只能等等看這段時間有沒有什麼事發生。(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不要讓別人把憂慮灌輸給你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一個客戶寄給我一本關於世界末日情境的書。作者想要論證,不久之後就會有成群結黨的暴徒在街上橫行,肆無忌憚地一戶接著一戶搶劫。國家秩序系統將會崩潰,糧食會買不到……

在每一次危機中,都會出現這樣的末日預言家,和他們糾纏純粹是浪費時間。我當時犯了一個錯誤:我把那本書給了我的私人助理,告訴他:「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有用的東西。」

結果是:他回來時帶了一張我們需要購買的食物清單,好讓我們為危機時期做好準備。大量的罐頭湯、成噸的麵粉和大米,還有箭、十字弓等防禦性武器。

當助理遞給我這份清單時,我仔細地觀察了他,他看起來並不快樂。很遺憾,我是始作俑者,是我讓他被誤導而產生憂慮。我花了幾個小時才消除他的恐懼。(延伸閱讀│世界級有錢人心理特徵強在哪?一念之差,決定你是5%富人或95%窮人)

別給恐懼施肥

我的建議是:不要聽從失敗的聲音,不要讓別人把憂慮灌輸到你的腦海裡。只聽那些你想要成為的人的話,也就是只聽那些成功人士的話。

如何辨別成功人士呢?首先當然是看他們的成就。但不要只看過去的成就,那已經過去了。更應該觀察的是:這個人現今的生活方式如何?他們對我來說,是積極、值得仿效的榜樣嗎?

也請注意他們給予建議的方式。我發現,不成功的人往往會追著他人主動給予建議──即使對方沒有請求。真正的成功人士只在有人徵求時才會給予建議。

對於計畫的反應也很有趣。不成功的人傾向於嘲笑你的計畫,相反的,成功的人會認真對待你的計畫,即使是個龐大的計畫。

至於榜樣的作用如何?以下這個真相雖然苦澀,卻非常重要:不成功的人最終只能給出失敗的建議,他們根據自己的經歷,只會告訴你不要怎麼做。然而,成功的人能夠指引你通往目標的道路,這條道路他們自己已經走完過。

我的教練對此有非常直白的說法:「不成功的人沒有資格給你建議,而你也沒有資格聽取這些建議。」我不知道你對這句話有何看法,但請再讀一遍。

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你正在憂慮、恐懼、開始一項新的工作,或是面臨重大問題,那這絕對不是與焦慮、不成功的人交談的正確時機,因為這就像在給你的恐懼施肥。

現在,你正需要成功人士的聲音。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需要他們的聲音。因為在這種時刻,你很容易受到影響,你需要自己能得到的每一份勇氣和鼓勵。你尤其需要成功人士的觀點,以及一個能將你的注意力引向光明面的人。(延伸閱讀│日本百億富豪的致富觀點:別只考慮自己,你就擁有全宇宙的力量)

《要致富,先煉心:將恐懼、問題與放棄的誘惑轉化為黃金機會》,作者:博多.薛弗(Bodo Schäfer),先覺出版

《要致富,先煉心:將恐懼、問題與放棄的誘惑轉化為黃金機會》,作者:博多.薛弗(Bodo Schäfer),先覺出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