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輝達股價暴跌9%原因,非晶片瑕疵!一間新創讓黃仁勳被盯上?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24-09-04

瀏覽數 27,100+

黃仁勳在輝達長期的制勝策略,成了被監管機關盯上的理由。蘇義傑攝
黃仁勳在輝達長期的制勝策略,成了被監管機關盯上的理由。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美股AI霸主輝達NVIDIA)3日股價驚跌9.5%,台股剉著等。原因並非Blackwell晶片設計瑕疵,而是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出現新進度。早在8月底財報未公布前,外媒就爆料,司法部正調查一間輝達收購的以色列新創公司Run:ai。3日盛傳發出傳票,但已遭否認。究竟反壟斷調查來龍去脈為何?為何黃仁勳在輝達長期的制勝策略,成了被監管機關盯上的理由? 

當所有人把眼光放在輝達Blackwell晶片瑕疵上,美國司法部反壟斷調查已悄悄有進度。對於這個AI晶片霸主來說,是最難抵禦的利空。 

輝達(Nvidia)股價大跌原因 

93日,輝達(Nvidia)股價在盤中因美國PMI指數表現不佳,與大盤一同下滑,但是盤後交易中繼續重錯導致當日總計跌掉9.5%。導火線是彭博社驚爆,外界盛傳美國司法部(DOJ)已向輝達發出傳票,升級6月以來的反壟斷調查。但在4日輝達已澄清尚未接到傳票。再次引發外界對輝達壟斷AI晶片市場的擔憂。 

外界盛傳美國司法部(DOJ)已向輝達發出傳票,升級6月以來的反壟斷調查。wikimedia commons by ajay_suresh

外界盛傳美國司法部(DOJ)已向輝達發出傳票,升級6月以來的反壟斷調查。wikimedia commons by ajay_suresh

美司法部6月啟動AI反壟斷調查

其實在今年6月,美國司法部與聯邦委員會FTC便啟動針對3間企業的AI壟斷調查 FTC負責調查微軟與OpenAI之間的合作是否有壟斷可能;司法部則負責檢視輝達與它供應晶片的客戶合約上,是否有違反公平競爭的規定 

輝達之所以會被美國司法部盯上,外界大多認定原因是由黃仁勳創辦的輝達AI晶片的市占上高得驚人。根據瑞穗證券估計輝達目前在資料中心AI晶片市場的市占率約在70%95%之間其優勢地位遙遙領先對手英特爾(Intel)與超微AMD 

此外,輝達的晶片毛利率高達78%,就硬體公司來說偏高。反映出這間公司的定價能力相當強,客戶通常沒別的晶片選擇,只能乖乖吞下輝達提出的定價。這些都會被司法部視為背後有不公平競爭的線索。 

為何輝達隨後股價上漲?

不過,根據美國反壟斷法的規範,認定一間企業的壟斷,不只是光證明企業擁有壟斷地位,還要證實它濫用這種權力採取了不公平競爭的行為才會被懲處。例如壓制對手、哄抬價格等等。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一位訴訟專家,Econ One訴訟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辛爾Hal Singer)在6月看待輝達此案時,曾如此推測美國司法部的審查方向。他表示,很可能會審查輝達與客戶或供應商簽訂的合約看看其中是否包含了阻礙公平競爭的問題條款。尤其是讓輝達能夠賣出比原本應有的更高價格的限制行為或規定。 

但是在隨後兩個月,司法部調查並未提出任何新發現,也因此,輝達Nvidia美股股價持續上漲。 

美國司法部很可能會審查輝達與客戶或供應商簽訂的合約。圖為輝達總部。取自Nvidia Newsroom

美國司法部很可能會審查輝達與客戶或供應商簽訂的合約。圖為輝達總部。取自Nvidia Newsroom

美國司法部8月新進度:調查Run:ai

但是8月開始,態勢丕變。政治媒體《Politico8月1日指出,根據相關人士的匿名爆料美國司法部已在針對輝達於4月甫收購的Run:ai這家新創公司展開調查,檢視是否涉及壟斷行為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Run:ai是一家以色列新創公司,最大優勢是開發了可管理輝達核心產品GPU 的軟體,可以讓客戶用更少的 GPU 完成更多任務。在海砸重金以便建構AI算力的企業眼中,這個精省晶片成本的軟體非常有價值。 

雖然輝達在收購時並未透露金額,根據《TechCrunch》報導,業界人士私下指出這筆交易高達7億美元。若屬實,是輝達繼2019 年收購Mellanox 以來最大併購金額交易。說明輝達對此公司有多看重。 

然而,一些業內人士爆料,輝達對Run:ai的收購可能並非善意。因為Run:ai的軟體可以減少GPU使用,正可能導致輝達產品銷售減少、利潤變差。輝達的併購,有可能為了消滅潛在的敵人,因此讓司法部決定積極調查。 

這類作法,在矽谷並不少見,臉書、Google與亞馬遜都曾有類似之舉。至於是否惡意壟斷屬實?端看輝達是否在併購後,有刻意扼殺對方技術發展的行為,才能判定。 

輝達於4月甫收購新創公司Run:ai。圖為2022年Run:ai員工觀賞輝達CEO黃仁勳於GTC大會的演講。取自X@runailabs

輝達於4月甫收購新創公司Run:ai。圖為2022年Run:ai員工觀賞輝達CEO黃仁勳於GTC大會的演講。取自X@runailabs

針對輝達的其他反壟斷調查

但輝達面臨的監管逆襲,還不只這一樁。像是法國競爭管理局對於晶片產業過度依賴使用,由輝達開發出的軟體CUDA的現象有疑慮,目前正在調查輝達跟客戶洽談合作時,在CUDA上是否有綑綁銷售狀況。

另外,美國司法部除了Run:ai,還針對輝達在銷售產品給客戶時,是否有限制對方不得購買競爭對手產品,以及綑綁銷售兩類作法進行調查。 

黃仁勳好策略,為何踩紅線? 

不過,一些專家認為,輝達長期策略,本來就容易成為「壟斷嫌疑犯」。像是《華爾街日報》記者費奇(Asa Fitch)本週便指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一直希望提供給客戶「一站式商店」解方,統稱為「AI工廠」。近期,輝達連資料中心的細項設計,乙太網路因應AI運算加速的改善方案,都要推出自有產品就是個好例子。

「我們有獨特的能力,可以整合設計一個AI工廠,因為我們擁有所有必需的零件。如果沒有全部零件,你很難在一年內就打造出一個全新的AI工廠。」黃仁勳在8月底財報會,如此回答分析師的詢問。他強調這樣是為了幫助客戶。

但費奇認為,這種無所不包的作法,雖然對輝達維持競爭力有利,很容易踩到監管機關的紅線。 

反壟斷調查會如何影響輝達? 

目前Run:ai團隊,並未對司法部調查提出任何回應。輝達則於4日回應彭博社指出,尚未因AI反壟斷調查正式接到美司法部傳票,僅一直與司法部保持聯繫。目前則待觀察後續發展。

不過,依據過往矽谷公司如Google在今年8月初壟斷罪名成立,股價受影響的經驗推算,若日後壟斷調查真的出現新證據,輝達的成長與股價走向,除了財報,還要加入懲處方向與輝達因應評估會更準確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