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情城事》是曾寶儀首度監製的作品,演員包含伍佰、李心潔、郭書瑤、鄧麗欣、蔡振南、鄭秀文、劉冠廷、婁峻碩、吳卓源、林鉅、方郁婷、鄭中基、張震、張榕容、朱軒洋、9m88、林嘉欣、阮經天等,陣容華麗。
在2023年的金馬影展裡,《愛情城事》作為影展閉幕片,受到了觀眾熱烈的迴響,當10個不同的故事串成1部電影,交織出台北這座城市下,每個角落默默上演的感動。如今,睽違近一年,這部電影終於正式上映,在曾寶儀的監製下和馬君慈的製片下,她們串起這一切的計畫,共譜這部截然不同的作品。
《愛情城事》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它完全是由10段故事、10個不同的劇組所組成,再把這些故事串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導演包含殷振豪、劉權慧、許承傑、張吉安、黃綺琳、黃婕妤、李心潔、謝沛如等人,共譜10段藏身於城市巷弄裡關於「愛」的故事。
而每段故事的演員也都完全不同,像是伍佰、李心潔、郭書瑤、鄧麗欣、蔡振南、鄭秀文、劉冠廷、婁峻碩、吳卓源、林鉅、方郁婷、鄭中基、張震、張榕容、朱軒洋、9m88、林嘉欣、阮經天等演員皆有參與演出,他們彼此展開10段跨越種族與性別的都市情緣,窺見現代人各種愛的樣貌。
《愛情城事》描述,清晨曙光暖照台北,城市緩緩醒來,隨著派報員穿梭街角的身影,10段故事悄然展開。
電子花車舞孃載著大馬女子前往送別;香港女孩試圖化解與男友父親的隔閡;因疫情改做外送員和檳榔西施互生情愫的DJ;深怕端午現形決定與丈夫分離的蛇妖;不敢與兜售玉蘭花祖父相認的孫女;女友意外懷孕的異鄉人;孤單嫖客與彩券行常客;面對舊愛離去新歡求愛的女演員;夜店男孩的搭訕奇遇。熟悉的街道、孤單的人,在台北城裡交織出屬於自己的愛與情。
曾寶儀首次擔任監製,打造台版的《紐約我愛你》
製片馬君慈分享,因為在國外,都有《巴黎我愛你》(Paris, I Love You)、《紐約我愛你》(New York, I Love You)、《柏林我愛你》(英語:Berlin, I Love you)這樣以不同短篇故事結合的電影,但台灣都沒有,所以心底對於這個概念,已經期待很久了。
「台灣其實有很多優秀、有才華的導演,他們也有各自很想要拍的東西,所以就想要召集大家,來玩一個這樣的派對。」她說,當初在做《美國女孩》時,寶儀也有演出,雖然那時沒有太多的交流,但很享受跟她一起工作的過程,她對於戲的了解、對於電影的了解很深,就想要邀請她一起執行《愛情城事》。
於是,這樣的合作,就促成了曾寶儀人生第一部監製的電影。
曾寶儀分享,她完全沒有做過監製,其實也根本不知道監製是要做些什麼,但製片卻很安心的邀她來做,「雖然我一直都很懷疑到底能不能做得成、到底要不要接下這個任務,但後來我轉念一想,如果對方都不怕了,那我自己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她笑說,每個監製都有不同的任務,而她就是那種完全不會算錢、不會看報表的監製。她擅長的是故事和人,所以對演員、對劇本的核心著墨會特別深,而好的故事必須兼顧門道和熱鬧,如何溝通讓所有劇組都在創作過程中的不同頻率都聚焦,就是主要的目的。
10個導演、10個團隊,打造國片最龐大的劇組成員
馬君慈透露,其實兩人剛開始合作時,《愛情城事》真的什麼都沒有,就連故事要講什麼、劇本雛形,還有導演要找誰都沒個概念,一切完全是從零開始,唯一有的就是一個命題、一種概念,創作想要說的感動、最有感觸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主軸,就是『台北』、『愛情』、『10分鐘』、『沒有腥羶色』,所以當年從2月開始見面討論,接著9月找齊所有劇組、11月開拍,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
曾寶儀表示,其實這次在找導演、找演員的過程裡,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大家是非常想要一起完成這個事情的決心。
她說,「我們真的是締造國片史上最龐大的劇組人員,10個導演、10個攝影師、10個團隊,完全是讓導演可以找自己最適合的劇組成員來拍片,因為只有這樣子,導演才能在最熟悉的模式下作業,如果劇組還是我們指定人員的話,光是磨合可能就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她們唯一的條件,就是剪接必須由一個人來操刀,也唯有這樣才能確保故事的節奏和風格一致,而如何把這10個不同的故事串在一起、變成合理的又順暢的內容,就是最大的考驗。
不斷溝通和討論,每次拍攝都是新的開始
曾寶儀分享,在這次《愛情城事》的創作中,導演看的是一個故事,而監製就是要看所有故事的平衡,當然每個導演都可以走自己想要的風格,他們需要什麼資源,監製這邊就是盡力提供給對方。
身為監製,曾寶儀坦言,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溝通,無論是在選角上、製作上、劇本上的討論,都必須花上極大心力,「因為工作人員都不同,所以我們開機10次,就是關機10次,每一次拍攝一個片段都是新的開始,彼此互相溝通、拉扯、相互說服,試試看不同的意見,這個過程都是讓事情朝向好的方向前進。」
而在拍攝上,《愛情城事》的10個故事拍攝檔期,完全是刻意錯開的,並且以每次拍攝不超過3天為準則,曾寶儀和馬君慈也都會到每個片場露面,給演員打氣、帶最好的伙食給劇組。
伍佰演出串起全場,成了《愛情城事》最主要的核心
在《愛情城事》裡,伍佰扮演一位報業蕭條、即將結束工作的送報員,他從凌晨開始穿梭在大台北的大街小巷,象徵著城市的精靈、遊俠,它賦予的意義就是串起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也讓故事更佳流暢。
曾寶儀透露,其實當初在選角的時候,這個角色的關鍵,就是必須是一個能代表台灣的臉孔,他要有觀眾緣、認同感、驚喜感,能符合這些條件的人選,真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伍佰老師,「當他答應的時候,我們真的高興到瘋了!」
她笑說,因為伍佰老師很忙,所以劇組告訴他不會拍攝太久、台詞也沒有很多,他也覺得題材很有趣以後,就答應演出。
「伍佰老師的角色設定是那種奇幻、趣味一點的,他就像是個城市的觀察者,默默觀察這個城市裡面所發生的感動。」
伍佰透露,久沒演出戲劇的他,一看到《愛情城事》的劇本,就覺得一定要接演,原因竟是「我只有獨角戲!」他笑稱,一直很想挑戰這種沒有對手戲的演出,《愛情城事》完全是他夢寐以求的有趣劇本,可說是總算圓夢。
《愛情城事》的核心價值,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
曾寶儀分享,其實《愛情城事》的愛、情、城、事是要分開看的,因為愛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有人跟人之間的愛、人跟城市之間的愛、親情的愛、友情的愛,甚至是跟不同物品的愛,這個城市,是很有生命力的。
其實,在城市生活的不同角落,每個人都能尋找自己的認同,人也不是孤單的,只要不侷限一個角度看事情,人生不是只有愛情可以活著,不同的情感也能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