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正港分局》是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延伸劇,由金百倫監製,程偉豪、殷振豪攜手共同執導,主要演員許光漢、王淨、馬念先也回歸演出,再現正港分局荒謬又無厘頭的辦案過程。
2023年2月,由許光漢、林柏宏主演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正式上映,這部作品受到了空前的迴響,它所描繪的是一段由冥婚、同婚、懸疑、推理、靈異、動作等主題融合的喜劇故事,全劇幽默滿點、毫無冷場,而且笑中帶淚,譜出一段超乎想像的人鬼情誼。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它非常的幽默,立基於喜劇氛圍的步調裡,雖然牽涉的是生死議題、令人不寒而慄的冥婚主題,但你我卻可以愉悅地享受在故事中,節奏自在又適切。
這部電影不只以3億6400萬的成績,寫下台灣2023年度票房第3的成績,它在第60屆金馬獎還入圍了8項大獎——故事當中,正港分局荒謬又無厘頭的辦案過程,相信依然令觀眾印象深刻,如今,這群正港小隊的故事,持續在影集《正港分局》中發光發熱。
Netflix犯罪推理喜劇影集《正港分局》,是《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衍生作品,由許光漢、王淨、馬念先、陳彥佐回歸主演,同時還加入了新角色黃奇斌、黃路梓茵、林鶴軒。此外,楊祐寧、鍾欣凌也特別演出,而「木曜4超玩」所有成員也加入了這次演員群。
這群兩光的成員們,這回將面對「成語殺人魔」的威脅,在幽默又滑稽的過程中找出真相。本片由金百倫監製,程偉豪、殷振豪攜手共同執導,交織出正港小隊成員們未說完的故事。
電影宣傳和影集拍攝同時進行,正港小隊故事持續發展
金百倫分享,一開始觀眾可能會以為,是因為《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票房大賣,所以才有了延伸劇的想法,但其實《正港分局》的想法,早在電影上映前、《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還在做後製定剪時,就已經萌芽了。
她說,因為拍攝電影的時候真的很快樂,在剪接時,都還會被渲染到那個很歡樂的時光,團隊就心想,如果能把這群人的故事延伸下去,那該有多好?
於是,後來在和演員們討論的過程中,演員們彼此也覺得可以做,「但其實這種邀約大家都會講、有時候也都只是客套話,一直到我們最後慎重提出邀請時,他們才發現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金百倫透露,其實在《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宣傳的時候,《正港分局》同時是在拍攝的,所以演員們其實是宣傳和拍攝同時在進行,對整個團隊而言都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因為大家都知道,拍攝一部延伸劇最困難的地方,就是要重新找回所有演員、而且安排大家的檔期,所幸演員們早就有留時間給電影宣傳,而如果不把握這段空擋時間繼續拍攝作品,下次要再將他們聚首恐怕不太可能了。」
木曜4超玩跨界合作,產生獨特火花
事實上,因為《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很鬧,所以要再做一次這樣的東西,許光漢和王淨一開始都覺得是開玩笑的,「他們真正被嚇到的時候,是從口頭邀約,到我們拿出劇本初稿邀請,這個過程只有短短的1個月。」
金百倫說,其實從正式提出企劃後,製作團隊在兩個星期後就給出了故事大綱,劇本也用了3個月的時間完成,劇本在寫的同時還同時在試鏡,嘗試不同新角色,可以在故事中產生的火花。
像是這次和木曜4超玩的一日影集製作企劃,其實就是在試探團隊的成員,應該在《正港分局》裡面擔綱什麼樣的角色。
這個跨屆的合作不只可以讓故事更加吸引觀眾,也由於這種懸疑劇本來就要有很多角色,有人被殺、有人是嫌疑犯,導演殷振豪透露,「這樣的拍攝過程,是非常有趣的。」
以成語殺人為核心,在視覺上和劇情上都達到效果
殷振豪分享,一開始在製作《正港分局》的劇本時,其實想了很多不同的劇情走向,像是究竟要不要走類型片?還是應該講超自然的劇情,變成靈異鬼片?或是搞得像《火線追緝令》(Seven)那樣,以七宗罪啟發的謀殺案為本,延伸為東方版本的故事?
於是,這種在西方以《聖經》為依據的殺人故事,團隊決定以《成語辭典》作為華人社會、東方傳統文化的根本——如果寫錯字就會被殺,是不是很恐怖?
不僅如此,以「成語殺人事件」作為故事核心的好處在於,這能在視覺上呈現許多超乎想像的死法,觀眾能在故事上有直接的衝擊,戲劇效果的演示也有很強烈的印象。
他表示,為了想出適合呈現殺人手法、又讓人出乎意料的成語,製作團隊前前後後光是成語的討論就不下百個,「我們還去調查,台灣考卷最常出現的錯別字成語,再從這些經常寫錯的成語裡,做發想和研究。」
超跳躍的搞笑,《正港分局》呈現最逗趣的幽默
許多觀眾在看完《正港分局》後,一定對故事的發展和特殊的幽默節奏印象深刻,而這個其實也是經過不同的實驗嘗試以後,才呈現出的結果。
殷振豪坦言,拍《正港分局》最難的地方,在於這個劇本真的太「飛躍」了,有時候反而還不知道該怎麼把這個太「跳」的過程收回來,要在故事上抓回那個邏輯,達到在戲劇上和理性上是可行的部分,其實不容易。
金百倫也說,其實這次的劇本,很多都是要演員實際演一次以後,導演才知道整個演出的風格,再確認到底是要用懸疑的角度去拍、還是幽默的方式呈現,「我們每個人都很懷疑,就連演員拿到劇本,也不知道是要開玩笑還認真。」
所以,製作團隊的核心成員,必須在表演上先有個共識,討論到底該誇張開玩笑,還是該認真辦案子,「這次是種半實驗、半嘗試的過程,我們也很想知道結果如何,因為這絕對是觀眾沒看過的片子,它不是傳統的類型片、不是傳統的戲劇片,演員們也是不斷推敲和建立默契,就這樣執行下去。」
有趣的是,觀眾也許不難發現,王淨的小隊長角色幾乎在《正港分局》裡是個清流,「因為她不能亂,如果連她自己的角色都亂了,故事可能很難講下去。」
當整個事情很荒唐時,林子晴卻必須保持正經。
劇組曾想過讓林柏宏回歸《正港分局》的可能性
金百倫分享,其實在製作《正港分局》的時候,確實有想過如果林柏宏飾演的毛毛回歸的可能性,不過,如果讓毛毛出現,整個劇的走向又會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也似乎必須往超自然的方向走。
「我們當然知道,觀眾對於毛毛的喜愛,但那個時間軸是不可逆的,畢竟,毛毛在電影裡面的故事已經是最完整的了,那也是對這個角色最好的交代。如果因為要讓毛毛回歸,在電影中勢必會有些伏筆,感動可能就會不一樣了。」
畢竟,若只是為了讓角色回歸影集,而刻意在電影中沒有讓毛毛有個圓滿故事,相信可能會有更多的遺憾。
殷振豪也說,《正港分局》雖然是《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延續,但其實在設定上,就已經確定是比較獨立、分開的影集,它是扎實的刑事偵查劇,所以不會受制於電影的設定,基於這樣的前提,就會有更自由的發展。
殷振豪透露,在這整個世界陷入憤怒跟憂鬱的狀態之下,很多人可能連做夢的可能性都已經沒有了,大家都不會相信未來會更好,而《正港分局》就是要用一種最純粹的娛樂,可以無腦、放空、笑一笑,那就很棒了。
金百倫分享,也許製作團隊就是有這樣的創作基因,總是想要挑戰跟嘗試不同的東西,這個過程是很快樂的,大家也是從每次的過程裡學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