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登山絕非「說走就走」的運動:給初心者的8大建議

面對大自然絕對不能驕傲自負,謹慎謙虛是登山安全的基本精神。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7-20

瀏覽數 31,250+

《島嶼裡的遠方》/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島嶼裡的遠方》/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從初入山林開始, 要成為一個好隊員,就必須在登山安全的框架下循序漸進、累積經驗。隨著登山經驗增多,知識與技能也會精進,最終甚至可以成為登山領隊。然而,在積累的過程裡,也絕不是僅靠紙上談兵和隨意上山可以快速達成的。(本文節錄自《島嶼裡的遠方》一書,作者:崔祖錫,行路出版,以下為摘文。)

在攀爬過一些基本路線後(郊山、中級山和高山百岳都有),再開始進階挑戰部分中階路線。強烈建議初學者避免參加網路自組隊,或是口碑差的商業登山團,也建議避免參加隊友皆為初學者的隊伍,更不可自行獨攀,除了風險大增、無法有效精進登山能力,更可能養成錯誤的習慣與登山觀念。

一、登山體能

「登山體能不是萬能,但沒有體能卻是萬萬不能」,把錢之於人生比擬為體能之於登山,似乎有那麼點道理。倘若沒有足夠的體能,登山可能會容易受傷,或是因為注意力和平衡感變差而導致風險大增。

鍛鍊登山的體能,建議在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和身體柔軟度這幾個方面同時著手,相關課題則包括如何漸進式訓練、如何避免運動傷害、登山的步法與呼吸、不同地形的行進技巧、危險地形的應對、隨著年齡增加如何維持體能與健康等等。把體能訓練好,其實也能幫助自己更深入理解自己的身體,並增進身心整體健康。

二、登山裝備

中級山登山裝備建議淸單(《島嶼裡的遠方》/行路出版)

中級山登山裝備建議淸單(《島嶼裡的遠方》/行路出版)

三、地圖與GPS應用

在台灣山難事件裡,占比最高、最耗費搜救人力的一直都是迷途、失蹤這一類。究其原因,除了新手不熟悉路線、對山岳環境陌生,另一個原因則是不會使用地圖定位或(最方便的)GPS航跡。

初學者在登山時,未必需要擁有如中級山探勘者或定向運動者對於判讀等高線地圖和指北針定位的嫻熟能力,但務必學會利用離線地圖與GPS航跡。

四、山岳環境基本熟悉

登山過程中,對於掌握路感的熟悉度、面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對環境潛在危機的基本敏銳度等抽象概念與能力,都是只能在實際登山過程中體驗的部分。

即使聽人說再多,上再多課,知識再豐富,也無法在紙上實際感受並累積實力,必須要在登山安全的前提下由淺入深,在經驗中累積並內化對山岳自然環境的熟悉與敏銳度。

(延伸閱讀│「山」教會我的3個務實守則:登山準備得愈周全,在山上就愈安全)

五、登山醫學知識與急救能力

人在山野裡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在醫療資源不如平地的情況下,面對外傷或身體內部問題,甚至是因為山岳環境造成的疾病(如高山症)時,我們都必須學會基本的自救與救人能力,因此,基礎登山醫學知識和急救技能,都是需要特別學習的重要部分。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以初學者而言,能夠熟悉文中提及的知識與技能,就可避免多數山難或危機。(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以初學者而言,能夠熟悉文中提及的知識與技能,就可避免多數山難或危機。(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六、謹慎態度與行前準備

戶外活動本身就有風險,登山更是時時刻刻都可能面臨各種無法預測的危機。體力好的初學者容易忽略體能以外的危機,這也是部分山難發生者的共同點。因此,面對大自然絕對不能驕傲自負,謹慎謙虛也是登山安全的基本精神。

即使是參加由別人組建的隊伍,我也會建議初學登山者要對行程細節、攀登的山岳環境等資訊有清楚的理解。很多迷途者甚至連行程或路線都不了解,以至於來到有指標的岔路口了,都還不知道該往哪裡走。認真面對每一次登山,對登山安全與登山樂趣有至關重要的益處。

七、登山安全概念

以初學者而言,能夠熟悉上述提及的知識與技能,就可避免多數山難或危機。另一方面,在遭遇迷路、墜落受傷等各種意外時,也應該學習如何正確因應,例如迷途時切勿下溪谷的常識,或疑似出現高山症狀時,就應該審慎評估,甚至盡可能降低高度,諸如此類的基本概念都必須要有。

此外,除了個人能力,自身與團體或隊員之間的關係,也同樣是影響登山安全的重要因素。一個人就算能力再強,在山上若不合群或一意孤行,不僅會對團體造成困擾,也會讓登山的風險增加。

八、無痕山林

登山者除了對自己、對社會有責任,也需要考慮與自然的倫理與關係。大自然給予我們滿足身心靈的美好環境,我們也要給予相應的回報。

在山野活動時,如何減少對環境的傷害,有各種不同程度的論述與實踐方式,無痕山林即是其中一種精神(Leave no trace,簡稱LNT)。

最低限度是絕對不留下垃圾和難以分解的物質在山上,也不隨意取走山上的一草一木。核心精神就是在我們離開山林前,將整個過程的干擾影響減至最低限度,甚至幾乎像我們沒有來過。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作者:崔祖錫,行路出版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作者:崔祖錫,行路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動起來的 ESG
數位專題

動起來的 ESG

運動和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有什麼關係?「動起來的ESG」,不僅是將運動和ESG相結合的創新思考,更是我們對未來企業永續發展的探索。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