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性品牌,IKEA宜家家居深耕台灣30年,不僅為大多數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也為員工打造優質的工作環境。呼應桃園智慧城市的IKEA桃園店,以永續貫穿綠建築與公司治理,創造企業、員工、顧客與環境的幸福共好。
IKEA於1994年進入台灣市場,藍底黃字的「IKEA」品牌印象,與居家佈置靈感與解決方案的服務設計,早已深植台灣民眾生活。IKEA桃園店店經理陳國賢自1999年加入IKEA,轉眼過了25年,談起當年在台北永琦百貨敦南館(今SOGO敦化館現址)地下樓的IKEA創始店服務,超人氣的盛況仍歷歷在目。不過,你很難想像,眼前這位開朗健談的大叔,學的是電機IT專業,過去在量販店從IT部門轉調銷售的經驗,對庫存管理深度分析的觀點,被台灣IKEA獵才相中,成為品牌元老級的幹部之一。
務實的品牌商模 為大多數人創造更美好生活
「IKEA的品牌精神很務實,願景不是口號,而是成為商業模式,實踐『為大多數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陳國賢表示,IKEA在設計產品時,除了創意與美感,更要符合價格親民,讓大多數人負擔得起;同時,IKEA不只賣產品,賣場陳列也提供居家佈置解決方案。以IKEA桃園店為例,60幾間的展示間,體現不同的生活型態:熱愛運動的、崇尚視聽影音的,或是租屋沒有廚房又想開伙等,滿足不同族群的生活需求,讓企業願景真實接地氣。
不只滿足顧客,「以人為本」的核心貫穿企業內外,成為IKEA永續營運的基石。作為國際性品牌,IKEA的營運目標有三:一、創造讓大多數人可以負擔得起的產品;二、運用多元渠道,透過實體店鋪與創新科技服務更多人群,驅動企業變革;三、關懷人類和地球,為員工、顧客、企業、環境創造更好的IKEA,實踐社會責任,永續共好。其中,企業如何將員工視為資產,IKEA也有精彩提案。
採訪這天,剛好是IKEA桃園店的午休時間,同仁在寬敞明亮的員工餐廳用餐,氣氛輕鬆愉快。「員工餐廳以60元的低廉價格,提供一主菜、一湯、三配菜的豐富料理,菜色多元,還有免費的飲品,雖是不敷成本,卻是公司一定要做到的事。」陳國賢表示,為了打造舒適的工作環境,桃園店除了員工餐廳,還有如在北歐度假的公共空間,取杯飲品就能在此放鬆、談話;「員工休息室」則提供躺椅更能休眠小憩,更有專屬員工放鬆的「FIKA區域」,定期安排護理師健康諮詢,以及按摩師傅讓同仁預約「鬆」一下,創造員工身心平衡的幸福感。
IKEA對人才的重視,不僅企業有年度目標與計畫,也要為員工個人訂立年度發展計畫。「企業要進步,人才培養計畫正是關鍵。」陳國賢表示,「個人年度發展計畫」讓同仁自我檢視職能,找到影響績效的關鍵,並以70%在職專業學習、20%主管跟專案指導及10%內外訓練課程,協助同仁職涯升級、強化現職的不足之處,也預想未來的職位發展,透過「接班人計劃」的內訓來精進。「Open IKEA」則是在內部網站公開所有職位職缺,員工可以主動提出申請,由主管進行評鑑;還能看到全球職缺,桃園店就有請調日本、英國分店工作的成功案例——只要能力到位,IKEA的舞台無限寬廣!
不增成本的創意點子 員工福利更貼心
「員工的福利,只要花心思善用資源,不增加企業營運成本,就能幫助員工,讓職場環境更友善。」陳國賢舉例,家中有小孩的員工,遇上孩子班級因病毒、流感而停課一周,只能不斷請假在家顧孩子,年假用完只得扣薪。IKEA本來就有提供有孩子的家庭在逛店時能讓小孩帶在「斯莫蘭魔法森林」遊戲,以方便規劃居家設計,同仁把沒有生病的孩子帶到「斯莫蘭魔法森林」,爸媽能安心上班,孩子又能被照顧,平日客人少的空間恰能提供同仁福利,也沒有增加公司成本,一舉數得。而大型企業必須雇用身心障礙者,員工專屬按摩師正是將工作機會與工資轉為員工福利,既能滿足同仁久站需要放鬆,又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創造多贏。
從CSR到ESG,IKEA也持續邁進永續之路。IKEA 承諾2030年前全面轉用可再生或回收原物料,並以嶄新方案延長產品和原物料的使用期限,產品更耐久永續,減廢就能減碳。IKEA桃園店正是體現永續設計,包括頂樓空中花園與太陽能電池板等,榮獲銀級智慧建築標章與黃金級綠建築標章認證。面對不同的時代挑戰,IKEA將以不變的願景、文化價值、創意創新,持續打造樂在尊重、支持與分享的企業環境。
113年桃金企業獎官方網站: https://event.gvm.com.tw/taogoldaward/2024/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