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阿里巴巴前CEO:國內不香國外香,電商轉戰歐美變冠軍

中國品牌不出海就出局?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4-06-25

瀏覽數 10,350+

衛哲投資中國出海企業,多家公司已成世界第一大,估值逾百億美元。遠見資料照,張智傑攝
衛哲投資中國出海企業,多家公司已成世界第一大,估值逾百億美元。遠見資料照,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嘉御資本董事長衛哲,之前離開阿里巴巴後成立創投,早早布局跨境出海的中國企業,多家被投資的企業如今皆已成為世界冠軍。當下,中國企業熱衷於跨境做生意已成為業界新風向,不僅是實力的象徵,更是對國際化戰略的積極探索。

32歲就成為世界500強企業B&Q最年輕的中國區總裁,出生上海的衛哲,又在36歲那年,馬雲親自上門,邀請他擔任阿里巴巴CEO,並可能創下中國大陸金額最高的挖角行動之一。

離開阿里巴巴的舞台後,衛哲選擇了另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創投,將自己重塑為嘉御資本的董事長兼創始合伙人,續寫人生的新篇章。耕耘十餘年後,基金管理規模現成長至2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892億元)左右,其中有11家被投資的品牌跨境出海,並成為該行業的世界冠軍,人稱「創業者們的投資教父」。

自2022年起,中國大陸各行各業的品牌紛紛布局海外市場,掀起一股「出海熱」,走出去拓展業績的企圖心。到了2024年甚至更上一層樓,家具業、軟體業、新能源汽車等「向海而生」,連生技新藥也在航向全球,陸製化妝品在韓國賣爆,更別提強勢登上跨境電商世界前十大寶座的SHEINTemu、AliExpress、TikTok Shop等。

「出海,會是未來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衛哲一邊說明自己的觀察心得,一邊舉出數據佐證:大陸的外貿結構正在發生極大的變化,近兩年對外出口這主要靠兩類產品在支撐,一是「新能源三劍客」,亦即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及太陽能產業,另一個就是電子商務。

尤其是電子商務,2022年大陸跨境電商進出口的規模,首度突破2 兆人民幣,達到 2.1 兆人民幣(約新台幣9兆元),年增 7.1%,亦由此抵消了傳統外貿的下滑。

新現象:境內愈紅海,境外愈藍海

嘉御資本自2017年布局出海以來,已經收穫多家跨境出海上市的公司,像是全球第一的3C充電品牌、安克創新;亞馬遜歐美市場第一大家具品牌、致歐家具;大陸跨境電商美國上市第一股、蘭亭集勢;亞馬遜鞋履第一品牌、美邁科技;全球最大清潔能源離網方案供應商、如果新能源等。

大陸企業正在進化蛻變中,隨著經濟成長在低空盤旋、行業內捲愈發激烈,衛哲愈是發現到「國內愈紅海,國外愈藍海」的新現象。

在嘉御資本內部眾多的投資團隊中,有一組研究大陸國內產業,另一組專門研究大陸產品出海。巧的是,若某些行業在大陸已經步入競爭激烈的成熟期,國內投資組便不會涉足投資,而當這類行業一旦展現出海外擴展的雄圖、放眼全球市場時,卻會是國外投資組果斷出手的投資標的。

像是大陸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跨境电商、安克創新(Anker),市值一度突破100億美元,產品是行動電源、耳機、充電線數據線等。衛哲透露,嘉御資本早在2017年就成為安克創新的金主,這類3C配件公司要是主攻大陸內需市場的話,嘉御資本一開始根本不會投資。

再像在A股上市的第二家跨境电商品牌、致歐家具,是嘉御資本國內投資組的「拒絕往來戶」,卻反而受到國外投資組的青睞。

大陸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跨境电商、安克創新(Anker),市值一度突破100億美元。取自臉書@Anker

大陸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跨境电商、安克創新(Anker),市值一度突破100億美元。取自臉書@Anker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三關鍵:海歸、新品開發快和互聯網思惟

安克創新和致歐家具,毫無疑問是嘉御資本海外投資的代表作。成功原因或可歸納為三,一是核心創辦人或者高管曾在海外學習與工作,譬如安克創新的創辦人陽萌曾任職Google,致歐創辦人宋川是留學德國的海歸,皆擁有對海外消費者的洞察、了解海外行銷模式。

二是依靠新品開發速度快。安克創新和致歐家具一年之內便推出成百上千款的新品,傳統通路的競爭對手趕不上如此迅速的更新。但這樣開發新品的速度,如果沒有足夠強大堅實的供應鏈,不可能做到。

「我們可以做很大膽地進行小批量、多批次的測試,」源於大陸的互聯網思惟,大陸供應鏈的新產品開發速度,堪稱世界第一,對跨境品牌而言,新產品的開發速度甚至比低價的成本優勢更重要。

第三個、也是最關鍵的是戰術,衛哲稱之為「從四個單一到四個拓展」,亦即品牌出海之初,宜採取單一通路、單一地區、單一產品、單一品牌的策略。

像安克創新一開始,便是從亞馬遜「單一通路」開始,加上北美市場「單一地區」起步,接著先賣行動電源及數據線「單一產品」,然後強打安克創新「單一品牌」。下一步才是往多地區、多通路、多品類、多品牌進軍的「四個拓展」。

跨境電商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就是大陸跨境電商的正確打開方式,」衛哲笑說,出海將是這是這個時代最有夢想的人們,追求更廣闊天地、實現自我價值的新選擇。。

台灣若想趁著這波大陸品牌出海熱站上潮頭,衛哲也有兩個建議:

台灣企業早已深耕東南亞供應鏈多年,從園藝家具到消費電子產品,背後皆有台商的辛勤耕耘。衛哲曾接觸過一批泰國台商,他們僅僅停留在代工層面,缺乏自有品牌意識,他建議這些台商應當把握機遇,尋求與大陸的跨境電商團隊合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從地緣政治風險角度來看,這些已在東南亞立足的台商,相較於大陸企業更具優勢,」衛哲判斷。

第二個建議是,台灣企業在軟體領域同樣擁有出海機會,台灣企業在軟體開發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應當迅速行動,同樣借助跨境電商的新機會,開創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