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就讀地政系,卻立志進入商仲業,在34歲時成為世邦魏理仕史上最年輕的總經理。林敬超的成功除了「自律」外,更多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下定決心去爭取。
配上一套筆挺合身的西裝,十足精英打扮的他,在台北101大樓中出現並不奇怪。但在看似年輕的外表下,他已是全球最大商用不動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的台灣總經理。進入商仲界短短十年職涯,就成功爬上高位,他怎麼做到的?
每天晚上10點入睡、早上5點半起床,上班前還會先去健身鍛練,再開始一天繁忙的工作,這是林敬超多年來規律如一的堅持。
「把自己想像成一家公司,有財務部、行政部、業務部等,還要能跨部門合作,把每個面向都經營好,當上總經理前,我就是自己的總經理……」林敬超用一段比喻,說明他如何經營自己。
不過,在站上高位前,林敬超也是一路跌跌撞撞,唯一不同的是,他很早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下定決心勇敢爭取。
了解自身興趣,及早確立就業方向
林敬超從小學到大學畢業,總是奉獻所有課餘閒暇的時間,幫忙父母一起經營麵攤,有時甚至必須忙到凌晨,同時還要兼顧課業。雖然深知父母是為了一家六口的家計努力,他嘴上也從不喊辛苦,不過,林敬超現在回想起來,坦言那些年滿「痛苦」的。不過,也因為這段過程,林敬超下定決心好好念書,要脫離痛苦的環境。
林敬超說的「好好念書」,也不是指努力獲得好成績、考上好大學這麼簡單,而是找到一項目標,努力實踐。
雖然剛進入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土地測量與資訊組時,對於未來還懵懵懂懂,但在實際接觸相關課程後,他很快就發現,自己並不想以地政測量做為以後的就業發展方向,反而迫切想了解世界運行的模式、金錢的流動等面向,因此,開始修習如貨幣銀行學等大量商學院的課程。
「大學所學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學會思考……,」林敬超說,在商學院修課外,他也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財經相關書籍,才開始確立自己未來要以商仲業為職涯發展的志向。
從大學確立未來就業方向後,林敬超選擇進入商仲五大行實習,畢業後也順利進仲量聯行擔任分析師。
職稱雖然掛分析師,工作內容卻以協助其他同事整理資料為主。林敬超說,當時進入仲量聯行時,薪水並不高,也有其他薪水更好的工作可選擇,但是,他自己選擇工作的原則,並非以薪水做為第一考量,而是這份工作是否能讓他快速成長。
商用不動產的交易物件,金額隨便都是幾億到幾十億以上,其中更有許多「眉眉角角」要顧及。不過,從整理資料的基層做起,也讓當時還是職場新鮮人的林敬超,得以參與許多重大案件,有了更完整的經歷與學習。
林敬超在基層工作所展現的這股拚勁與決心,同事及主管也都看在眼裡,擔任分析師短短半年,就迅速升任租賃部業務副理,開始可以上場「實戰」。
盤點人生藍圖, 全力衝刺目標
林敬超對工作的態度,是不計成本地付出,支撐他的,是一套規劃好的人生藍圖。
從大學時期確立志向,決心進入商仲業後,林敬超就已有戰略性地規劃自己的人生。他說,成為總經理,是他本來的規劃之一,只是這項規劃卻意外地提早發生。
不過,成功也是有跡可循的。林敬超說,入行時,他抱著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的覺悟進入商仲業,讓他時刻繃緊神經,面對所有挑戰,無論加班到再晚,他也誓言完成被交辦的事務,也嘗試找出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雖然過程中壓力巨大,有時也身心俱疲,但只要知道自己必須達成什麼目標,就算過程中有波動挫折,也不會這麼痛苦。
林敬超也提到,他在晉用新鮮人時,其實並不重視經驗及能力,因為新鮮人的條件都差不多,但是,有沒有決心成長、清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方向,將是他最重要的考量。
現在,就算已是總經理,林敬超對於未來仍有清晰的規劃。他說,自己的未來還有很多故事要寫,世界很大,期許未來的自己能走出台灣,在此之前他也絕不自我設限,時刻做好準備,等待機會到來的那個時刻。
從林敬超的經驗可以知道,「做一件事起始的理由,會讓結果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