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基礎,為了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長庚大學大一「基礎英文」100%由外籍教師全英文教學,在大學四年期間透過課程與測驗,全方位強化學生英文聽說讀寫能力,並鼓勵學生至國外進行交換或攻讀雙聯學位,更舉辦各式活動,讓英文成為學生的日常,自信開口說、接軌全世界。
寒假期間的長庚大學校園很英文!語言教室裡,20位管理學院大二學生齊聚,正在上三小時的「閱讀與寫作」課程,第一小時閱讀一篇AI主題文章、討論對於就業市場的衝擊,第二小時發想主題撰寫文章,第三小時欣賞大家的寫作,授課教師陳鳳儀分享,「這是週一到週四為期三週、共12天的寒假密集班,有了大量閱讀Input(輸入)幫助學生寫作Output(輸出)能力大躍進。」另一堂口說密集班下午登場,由外籍教師授課,提供全英語的最佳學習環境。
大一大二必修課 外師教學打下英語力扎實基礎
寒假期間學生的密集英文學習,有賴教育部的補助。長庚大學語文中心主任廖駿偉指出,管理學院獲教育部核定為112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的「重點培育學院」,得以推動全英語授課(EMI)教學,目標是在今年底培養超過25%的大二學生達到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EFR)B2等級、2030年更拉升至50%!
早在多年前,長庚大學就已經啟動英文學習優化的歷程。依據大一新生學測英文成績分三級,分班進行必修課「基礎英文」教學,每班學生約25人,落實小班制、100%外師教學、全英文環境,並且在大二開設「閱讀與寫作」必修課,為學生扎下英文聽說讀寫的好基礎。
英文課強化互動討論 提升全英文思考表達力
針對台灣學生普遍較弱的口說部分,在大一「基礎英文」的教學現場,任教外師多管齊下鼓勵學生多多開口表達。例如外師Lillian Hsiao善用互動方式,第一堂課就用「Two Truths and a Lie」互動遊戲破冰,更拋出永續、環保、氣候變遷、選舉等熱門議題,引導學生思考台灣在地的再生能源、租借餐具等創新作法,也導入Kahoot App,從遊戲中讓學生願意開口,還錄製短影音、分組討論,用引導代替批判與糾正。
另一位外師Gregory E. McCann則導入CANVAS與短影音平台等工具,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鼓勵課堂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討論。為了強化英語簡報能力,他將自己、名人、長庚學生的簡報影像分享給班上同學,並且拆解內容,幫助學生從學習模仿開始持續進步。在每個學生上台報告時,他更在筆電即時紀錄值得表揚的亮點,在結束報告後立刻傳給學生,讓學生獲得鼓舞、信心倍增。
而在「閱讀與寫作」課堂上,除了讀與寫,思考、討論更是重點,教師陳鳳儀持續丟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議題,維持課堂互動的熱度。課堂參與也列入40%的課程評分中,期許每個學生每學期都能至少發言三次,漸漸習慣用英文思考、用英文表達。
測驗APP與增能活動 把英文變日常
2021年,長庚大學獲得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普及提升學校補助後,即添購EnglishScore的Coreskill測驗,每個學生隨時都能用手機APP進行英文閱讀與聽力測驗,2024年更將導入口說與寫作測驗,幫助學生頻繁練習實測、了解自己的強弱項、建立學習歷程,學校也能深入了解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作為英文課程分班教學、因材施教的基礎。
此外,為了讓英文成為學生的日常,長庚大學語文中心舉辦多項英文增能活動,例如英文簡報比賽、微電影比賽,還有拼字比賽,分為初賽(一般字彙測驗)與決賽(各學院專業字彙測驗);每周安排外師主導Conversation Club(英語會話俱樂部),將每次聚會主題事先公佈於網頁上,涵蓋旅遊、飲食、音樂、文化…等多元面向,同學可自行選擇有興趣的主題參加。語文中心也設立寫作中心,由外師輪流負責,同學帶著已完成的英文作文,與外師討論後修正優化,不斷精進寫作實力。
海外學習機會多 全方位能力大躍進
有鑑於英文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基礎能力,長庚大學開設眾多全英語授課課程,並且鼓勵學生申請至國外合作學校進行一學期或一學年的交換學生或是攻讀雙聯學位,因應疫後學生至海外實習與交換愈發熱絡,語言中心也安排暑期學生出國前開設會話加強密集班,由外師授課,幫助學生備妥海外生活的英文實力。
2023年起,長庚大學也積極拓展Summer School(暑期學校)布局,與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合作,廖主任指出,已有八個學生赴澳洲接受學術英語暑期課程,也有四位醫學院學生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修專業學分,學校皆補助機票鼓勵學生走出台灣、置身於海外全英語環境,英文、專業、視野大躍進。
在長庚大學的教育中,學生逐步墊高英文能力。透過大一英文課程全外師教學、大二強化閱讀與寫作、活潑的課堂教學與隨時實測的APP、加上各式英文增能趣味活動、多項海外學習機會,長庚大學把英文變好玩,幫助學生持續優化聽說讀寫能力,成為勇闖世界、無所畏懼的國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