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年後換工作,但是薪水怎麼談最聰明?曾任人資的我建議,有兩點作法請一定要執行,才能推敲出徵才單位對此職位開出的真正薪資底線。
根據104人力銀行10日最新調查,2024年正迎來史上轉職潮。因為光1月國內新開的工作機會數,就創歷史新高,顛覆了許多人認為過年前,因為人員離開得少,不會有太多新缺的刻板印象。
換句話說,若你選擇在最近換工作,或許意外逮到不錯時機。只不過面試有成功,談薪水又是一門大學問。在最後一關,常常會遇上人資詢問上一份薪水,這個問題總是令許多求職者感到不快。
為數不少的求職者,通常會選擇老實回答,也有部分求職者選擇灌水(謊報數字),根據我的實際經驗中,認為該不該老實回答,其實很看個人狀況。
過去我在著作《看穿雇用潛規則,立刻找到好工作》中提及,坦承前一份工作的待遇並沒有不對,因為在台灣的確許多雇主會要求職者填寫前一份工作的待遇,而前一份工作待遇,也會成為下一份工作的談資。
錯誤回答請避免:前一份工作薪水差,反而建議保密
如果你前一份工作的薪水很好,我會建議你可以寫出來,因為你寫出來有利於過濾掉薪水不到位的公司,也利於你從現在的基數往上談,但是你前一份工作的薪水很差,寫出來就不見得對你有利。
或許有部分的求職專家,會跟你說如果過往薪水不好,就該說前公司採取薪資保密政策,告訴雇主不適合透露,這個方法其實不見得奏效,也很容易在入職時被破解。
因為多數台灣公司都會在入職時,要求員工提供上一份公司的薪資條,如果求職者不提供,有些傳統的公司就不讓人選報到,會知道此事,是因為曾經待過一家公司,在核薪時,會要求人選提供上一家公司的薪資條,如果是剛畢業的新鮮人,則必須繳交成績單核薪,大家不要感到訝異,因為你的過去以及學經歷,真的代表了核薪的起點。
如果想得到比較好的薪水,我有幾個獨家的作法,供大家參考,但不見得適用於每個求職者或每一家公司。
轉職薪水建議:這2點可推敲職位真實行情,務必要做
首先,通常我是會坦承過去的薪資多少,讓面試官知道至少要持平或更高,我才會談下去,但是這只適用於應徵同領域的職位,如果轉換不同領域的工作,就不可能持平,所以千萬不要獅子大開口。
其次,建議求職者拒絕公司第一次給的出價,因為通常都是預算範圍裡最低的,千萬不要上當,為何我會知道這件事情,就是因為公司不可能坦承自己會愈找愈便宜的人,不過真實的情況幾乎是如此。
曾經我看過某任公司前手們的薪資,像是開了眼界一樣的驚奇,當年的心情,宛若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感嘆這個世界,沒有你想要的公平正義,因為很有可能你的薪水,只是前手的一半,當然一般員工不是人資,是看不到薪資,不可能得知真相竟是如此殘酷。
因為公司的人資或主管,通常會裝作釋出善意,幫你爭取高薪,其實他們不太可能愈用愈貴的人,或許有但絕對微乎其微。因為公司絕對用過又貴,又不堪用的米蟲,畢竟多數人在面試時,當然都說的自己是千里馬,結果錄用後像個迷你馬一樣,江湖游走愈久,看得基數愈高而已。
回想起,我有一位學生跟我是同業好友,最近去了一家外商公司任職,薪水比起從前翻了好幾倍,但是她私下告訴我,其實她的薪水只是前手一半多一點而已,前手還是一個米蟲被公司資遣,我就告訴她曾經我任職的公司,在剛畢業也給我比起同業好的薪水,我當年天真又開心的立刻決定加入公司,結果進公司才發現,我跟主管的薪水,竟是前手的一半深受打擊。
我不知道大家聽到這類的事情,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會做何感想。當年我的人資經驗還不是那麼豐富,身為小白只能躲在一角暗自發現這世界,本身就沒有你想要的公平正義啊!談錢這件事,說穿了純看個人本事跟手腕,當然還有客觀條件。
如果當時我不是以新鮮人之姿,加入那家公司,或許我還覺得自己被虧待,因為好幾年前的某一天,當時的老闆跟我說,其實我覺得給你的薪水以工作量、難度、壓力,應該不算多,頂多就是中上偏好吧!
高薪工作比你想得多,只是你會不會談
多年後過去,我因為這段人資經歷出了求職書,向許多普羅大眾揭開談薪水神秘的面紗,才發現每家公司,都有想不到的高薪分子跟高薪工作,當然也有人明明能力不錯,但基於不敢爭取,總是被虧待,我想就出在不會包裝自己的能力跟價值,更不懂的江湖險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