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新竹縣籍藝術家蔡蔭棠作品萬里返鄉,楊文科:竹縣美術館豐盛寶藏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07-29

瀏覽數 6,750+

新竹縣籍藝壇畫家蔡蔭棠之子蔡世英先生(左三),在廖新田教授(左一)與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前館長潘襎(左二)的陪同下拜會楊文科縣長(右三),捐贈父親畫作至家鄉新竹縣美術館。
新竹縣籍藝壇畫家蔡蔭棠之子蔡世英先生(左三),在廖新田教授(左一)與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前館長潘襎(左二)的陪同下拜會楊文科縣長(右三),捐贈父親畫作至家鄉新竹縣美術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走過一個世紀的時光軌跡,一批乘載著溫度與記憶的畫作,從美國跨越一萬公里旅途,落地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的典藏室。藝術家蔡蔭棠作品的歸鄉,不僅是子女們對父親藝術生命延續的承諾,更為新竹縣的藝術環境注入了深厚而綿長的能量。

從家族私藏到公共典藏,1萬公里的藝術返鄉之路

出身於新竹縣新埔鎮的藝術家蔡蔭棠,曾旅日、後於1977年移居美國,終其一生創作無數作品,涵蓋油畫、水彩、素描等多樣媒材,作品風格多元且蘊含對大自然的熱愛及情感,是國內前輩畫家中,罕見地以自修獨學方式展開藝術創作的客籍新竹畫家。2025年6月4日,一批由蔡蔭棠家屬捐贈的珍貴畫作與文物空運返台,深受楊文科縣長重視,他親自迎接、參與開箱點交的過程,並表示:「蔡蔭棠的作品是新竹縣的藝術瑰寶,更是文化根脈的回溯與重建。」而這趟1萬公里的藝術返鄉之路,始於蔡蔭棠次子蔡世英及家族對父親畫作歸宿的期望。

八旬長者肩負四分之一世紀的使命,為父親畫作尋覓歸宿

1998年蔡蔭棠過世後,台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辦理「蔡蔭棠回顧紀念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也舉辦「蔡蔭棠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雙雙獲得廣大迴響,蔡世英發現,原來父親以前輩畫家的開拓性、畫作的品質,受到藝壇肯定與重視。因此心中興起一個念頭,這些承載著父親畢生心血的作品應該被永續地妥善保存下來。

2023年初,蔡世英結識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廖新田教授,向他表達捐贈父親畫作的意願並獲得支持。蔡世英認為:「父親來自台灣,他的畫作是台灣藝術文化的一部分,應該屬於台灣。」循著這個想望,當蔡世英得知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正在籌備新美術館時,心中那份歸鄉的夢想,彷彿看見了實現的曙光。

蔡世英先生親自參與每一個運送包裝的過程,對於父親的作品小心呵護。(左一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府局長郭秋燕)

蔡世英先生親自參與每一個運送包裝的過程,對於父親的作品小心呵護。(左一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府局長郭秋燕)

凝聚家族的愛與信任,707件畫作落葉歸根

廖新田教授與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前館長潘襎很快地取得當時文化局長李安妤(現任秘書長)的承諾,邀請蔡世英在2024年初和楊文科縣長會面,商談蔡蔭棠遺作捐贈故鄉美術館事宜。雙方理念契合、一拍即合,楊文科縣長當場允諾成立專案小組負責作品捐贈歸國相關事宜,讓蔡蔭棠的畫作在故鄉土地上重新綻放光彩。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展覽藝術科陳佩歆科長表示,為建構完整的藝術史脈絡,作品挑選亦經審慎評估。廖新田教授擔任藝術顧問先赴美國訪視,以「藝術生命史」為選件主軸,挑選出蔡蔭棠不同時期與風格的創作,以及與新竹、台灣社會題材相關的作品,期能建構蔡蔭棠的藝術生命歷程與時代樣貌。

隨後,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郭秋燕副局長率領工作團隊赴美處理捐贈歸國的油畫、水彩及素描等作品。她說,這不僅是一項捐贈典藏的任務,更是一項重建臺灣藝術史的文化使命。

在美國朝夕相處一個禮拜,蔡世英及其家族成員感受到楊文科縣長及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團隊的熱忱及對作品的重視,決定捐贈707件作品、20本相冊、1500多封書信、日記手稿及小提琴、畫桌等相關文物給新竹縣政府,而新竹縣美術館也將成為蔡蔭棠作品最多、最完整的典藏所在。

楊文科縣長透過視訊關切工作情況,也向美國的蔡世英先生致上深切敬意與謝意。

楊文科縣長透過視訊關切工作情況,也向美國的蔡世英先生致上深切敬意與謝意。

承接珍貴託付,新竹縣擘劃藝術發光願景

對於一位年過八十的長者,親眼看著父親寶貴的創作資產萬里迢迢捐贈回到故鄉,交給新竹縣政府保存典藏,蔡世英感到十分欣慰,忍不住輕拍自己肩膀「辛苦了,可以放心了。」然而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來說,承接下蔡世英及所有家族成員的託付,這場文化根脈的回溯與重建任務才正要開始。

正在籌建新美術館,文化局朱淑敏局長分享竹縣未來的藝術發展藍圖:「這批珍貴作品將成為新美術館重要的核心館藏,由於蔡蔭棠的步履夠廣、探索夠多,形成獨特創作特色;加上豐富的文物,從他展開多面向的新竹藝術、文化發展的連結,時機來得再巧不過,彷彿命運的安排!新竹縣將逐步規劃進行作品修復與數位化建檔,同時規劃一系列展覽及推廣計畫。2025年7月30日首先舉辦《歸鄉-蔡蔭棠作品歸國紀錄》的特展,公開畫作返台過程中的包裝木箱與代表作品,並首映紀錄短片,邀請民眾見證這段藝術回歸之旅;配合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成立30週年,將於2026年3月舉辦蔡蔭棠作品回顧展,完整呈現其創作脈絡,讓新竹縣的藝術瑰寶綻放光芒。

蔡世英對著家族珍藏數十年的父親作品,難掩不捨但更希望讓父親故鄉收藏,讓公眾得以看見。

蔡世英對著家族珍藏數十年的父親作品,難掩不捨但更希望讓父親故鄉收藏,讓公眾得以看見。

這場藝術返鄉之旅並非一蹴可幾,為使這批作品順利回到新竹,文化局自2024年起即展開聯繫與準備工作,並成立小組進行跨國對接、選件、運輸、報關等繁複流程,僅僅一年多時間即完成蔡蔭棠作品歸鄉任務。郭秋燕副局長坦言,藝術文化工程有其深遠價值,但並非立即可見的政績亮點,若無楊文科縣長的全力支持與遠見,此項任務無法如此快速完成。

這場跨越海洋與時代的藝術返鄉,見證了蔡蔭棠家族對藏品的深厚感情,以及新竹縣政府對藝術資產的專注守護,不僅為新竹縣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更象徵著台灣文化根脈的延續與傳承。

(新竹縣政府廣告)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