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OHS系列專題:要讓人才「流」或「留」? —員工敢說、企業敢做的「企業健康安全文化」留住員工的心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3-11-13

瀏覽數 11,200+

少子化危機、高齡化趨勢的人口結構影響人力資源甚鉅,如何降低流失、爭取更多的人才,已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經營課題。
少子化危機、高齡化趨勢的人口結構影響人力資源甚鉅,如何降低流失、爭取更多的人才,已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經營課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想要成為有「高度留才力」的企業,提供安全的工作條件只是最低門檻了。當代有競爭力的企業,更重視將「企業職場永續健康與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HS)的意識,從員工的工作日常發芽茁壯,進而形成內部共識與共通語言,因為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然而,形塑企業內部的健康安全文化意識無法一蹴可幾,除了需要長時間累積,更需要企業高層有願意傾聽、賦權員工的決心。此風一起,就有可能促成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局面。

一日工作4小時,剩下的自己看著辦:英業達的超彈性工時工作法

英業達工業安全衛生室經理吳恬綺解釋著英業達的工時政策:每日固定工時4小時,剩餘4小時在滿足月總工時的要件下即可彈性運用。員工可以自行選擇進辦公室的時間,要去銀行辦事、提早離開公司接小孩,都不需要再特別請假。

而這項夢幻方案,其實源自員工的提案。更深入一點來談,是來自整個企業的高度健康安全文化意識。當初就是有員工發現,9點打卡前員工常要面臨的是擠爆的捷運車廂、水泄不通的交通潮,壅塞又危險;只是外出銀行辦點事,卻需要特別請假,流程繁瑣也浪費時間;後來新冠疫情爆發,避開人群更變成防疫重點,這項提案就在英業達再次被提出,且也被執行了。

這樣的彈性,於員工等於是同時給了信任及自由,於企業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吳恬綺說,剛開始實施時,原本很怕這種彈性被濫用、員工產能大降,但事實證明他們是白擔心了。他們發現,員工們其實很珍惜這個彈性,產能也沒有因此降低,「畢竟這樣的條件,去外頭也不好找吧!」吳恬綺笑著說。額外的好處還包括,員工再也不需要擠尖峰時段上班,廠外交通事故案件也大幅減少。

而這樣的政策,要在有健康安全文化意識的公司裡,才有可能實現。

怎麼得知一個企業有沒有健康安全文化?看員工「敢不敢說」

職場的健康安全文化需要暢通的雙向交流,對企業來說,員工敢要求是最珍貴的建議。

職場的健康安全文化需要暢通的雙向交流,對企業來說,員工敢要求是最珍貴的建議。

「認真聆聽」員工的聲音,是形塑企業健康安全文化的第一步。在英業達的每一次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裡,員工出席率都接近100%。吳恬綺說,這是因為在英業達有非常健全的《安全衛生提案制度》,「只要你敢提,多小的事我們都正視」。

讓員工身心不舒適的理由可大可小,小從垃圾桶位置太近、電燈太暗讓人不適,大到身心障礙人士在整棟大樓裡的動線,都可能出現在英業達內部會議的提案中。只要員工提出,工業安全衛生室就啟動評估,能調整的都盡力調整,不忽視每個員工的聲音。甚至在疫情期間,英業達還打造了一條完整的口罩產線,自產自用,員工不需再花力氣在外頭搶口罩。

營造一個「自己的夢幻工作環境自己爭取」、把健康和安全的概念鑲嵌進工作日常,是英業達的留才心法。每年的風險鑑別問卷當中,也都積極鼓勵員工提案。因為鼓勵員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又能真的迎來改變機會,就會營造正向循環,讓員工更敢言,集結眾人的力量讓職場條件更好。因為「健康安全文化不應該只是企業追著員工跑,而是員工更有意識主動爭取」。

無災害工時七千萬小時的核心:傾聽、溝通和行動

英業達以PDCA方式不斷優化職場健康安全,也透過籌辦ESG論壇的形式跨區交流GRI 403指標的技術交流,並建立環安雲,即時掌握各廠區的狀況。

英業達以PDCA方式不斷優化職場健康安全,也透過籌辦ESG論壇的形式跨區交流GRI 403指標的技術交流,並建立環安雲,即時掌握各廠區的狀況。

除了員工各種提議都「不吃案」,儘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是英業達的秘訣。英業達持有一項「無災害工時七千萬小時」的驚人紀錄,就是來自不吃案、靈活調整方針的政策。尤其近幾年英業達還把原本用來追蹤員工新冠肺炎通報的APP再升級成為一個動態監測的系統。這個機制讓各級主管能即時監測企業內部的工傷率、職災率,讓每一季的跨廠區平台會議能即時檢討改進。

要在企業內部塑造健康安全文化,需長時間累積,但也是非常永續的「投資」。「因為只有讓員工安心,他們有身心舒適的職場,流動率才會低,這才是真正的永續。」吳恬綺解釋,現在公司需要處理的事故案件都蠻日常的,尤其較高風險的問題被解決後,公司就能更貼近、仔細地處理個別員工遇到的問題。

為了這個目標,英業達還啟動調查,進一步研究員工對健康安全文化的知識與認知。這份調查也有一些有趣的發現:在中國的員工服從性比較高,在台灣的員工反而對於制度的服從性較低。得出結果後,內部以此再分析出各廠區的潛在管理困境,並列出調整方案和因應措施,例如新增特定員工訓練,或讓主管調整管理風格,作為改善的方向。

創造全公司的共同語言、打造自家企業獨有的「環安衛DNA」

在群創,透明地溝通、頻繁和高層對焦是明快對應環安衛管理的重大法則,圖為群創永續長彭峻豪表示群創已將ESG融入企業的日常DNA中。

在群創,透明地溝通、頻繁和高層對焦是明快對應環安衛管理的重大法則,圖為群創永續長彭峻豪表示群創已將ESG融入企業的日常DNA中。

也高度重視所有事件及員工溝通意見的企業還有群創光電,為了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讓一切「透明」是他們的關鍵做法,尤其是牽涉到高危險性的化學品管理或是廠內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更是要嚴謹以待。

在群創,透明地溝通、頻繁和高層對焦是明快對應環安衛管理的重大法則,他們鼓勵員工遇到任何工作上的狀況,都即時通報。通常只要系統上出現通報案,依照規定就是要在幾天之內了解、處理、結案。

這種明快處理的機制,建立了公司內部員工的「環安衛DNA」,也創建了公司共通的語言,每個層級員工都清楚理解公司在安全衛生管理上的態度,解決問題的共識也就更一致。在群創,所有安衛事件、包含虛驚事件都會啟動調查,再改善作業程序或環境條件。就連會讓員工滑倒的斜坡、落地門玻璃擦得太乾淨導致員工撞傷,都不會被忽視。群創甚至還有一些超前部署的發想希望未來能實踐,例如盼望未來技術能讓員工進公司時,也能偵測、評估他們的身心狀態,得以更細緻地照顧員工。

永續無法獨善其身:領先企業影響力的再延伸

推動職場健康安全是相當縝密且科學的大型連動計畫,但吳恬綺也分享在英業達的文化中,有時專業並非絕對要項,想推動OHS的熱情才是最重要的。

推動職場健康安全是相當縝密且科學的大型連動計畫,但吳恬綺也分享在英業達的文化中,有時專業並非絕對要項,想推動OHS的熱情才是最重要的。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的文化是很難馬上看到立即成效的,但長時間不斷努力,健康安全文化可以慢慢被形塑。所以雖然我們員工人數多,但要在各區推動安全的各項議題,並不困難。」吳恬綺解釋,關鍵也在決策階層是否重視、願意投入資源,讓這種風氣普及在員工之間,甚至是跨廠區之間,成為一種默契。

不過吳恬綺也坦言,要把職業健康安全文化更深植人心,不能只埋頭在企業裡做,還要能帶動供應鏈、承攬商及利害關係人,無法獨善其身,有必要繼續往外延伸。為此,英業達今年和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合作,開設永續發展課程,教概念,也教撰寫永續報告書的方法。這項合作課程的目標不只是培力未來的職場戰力,也希望讓畢業生未來得以成為「帶著永續、健康安全文化意識」的種子進入各行各業。

這也呼應了近年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積極在企業內推動的理念:奠基在健康與安全的絕佳環境基礎之上,企業健康安全文化就有機會深耕,整個社會才更能一起永續前行,如同SDGs17的永續夥伴關係,讓員工也成為企業健康安全文化的夥伴,讓環環相扣的勞動環境、企業風格與產業規模更加茁壯與細水綿長。

《解密健康勞動力》專題,看更多頂尖企業如何在OHS意識興起之下,與員工共創幸福企業。

《解密健康勞動力》專題,看更多頂尖企業如何在OHS意識興起之下,與員工共創幸福企業。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廣告)

延伸閱讀

OHS系列專題:解密健康勞動力 臺灣永續的競爭力
數位專題

OHS系列專題:解密健康勞動力 臺灣永續的競爭力

臺灣人才排名亞洲第三,如何做到?關鍵在「健康安全勞動力」。 80%企業將職場健康與安全視為首要,63%揭露健康安全方針、64%實踐GRI 403,人才有幸福感是企業的本事,更是臺灣永續的競爭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