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外派的原因都是看上外派薪資高這一點而選擇出海,進入到外派薪資這一節,則要更為慎重的分享來自各界人士的經驗了。
剛畢業新鮮人外派起薪約台幣$45,000
如果你是剛畢業的新鮮人,外派起薪大約會落在台幣$40,000~$45,000區間。這個數字乍聽之下,可能你只需要在台灣工作個3、4年也可以拿到這種薪資。但是大家可以參照以下兩個數據:
勞動部每年公開的初任人員薪資統計結果,根據2023年公布的新鮮人起薪,社會新鮮人的平均起薪是台幣$34,000。主計處每年公布的全台平均薪資,2023年6月公布的全台平均薪資是台幣$48,032(製造業為$43,103),加班後才有$57,045。也就是說,作為沒背景、沒資源、沒什麼專業技術的普羅大眾來說,如果沒有精密規劃職涯發展或是遇上特別的機遇,繼續待在台灣很快就面臨到薪資與升遷的天花板。
特別要注意的是,對於外派人員的選用上,本科系新鮮人的起薪比較有機會拉高,學士或碩博士文憑的差別在外派起薪上可能不會差多少。
社會人士第一份外派薪資為國內薪資*1.2倍
如果你是已經工作一段時間的社會人士,你的第一份外派薪資大約是國內薪資*1.2倍。如果你是一名開發業務,薪資是底薪+業績獎金。這類型的外派職缺,通常是底薪台幣$30,000左右,再加上你自己打拼得來的業績獎金計算。
對於第一次外派的人來說,比起專業能力,企業最重視的還是穩定性。前兩年都算是觀察期,外派進入第三年以後,企業才會判定你具有海外適應力、屬於國際人才,對未來仕途較能站得住腳。
已外派一段時間,外派薪資參照前一份工作
如果你是已經外派一段時間的外派人,在海外的薪資就是以前一份薪水為基準來談。一般基層台幹的月薪大約是台幣$50,000~$65,000,負部門管理責任的台幹主管月薪大約是台幣$60,000~$85,000,負公司管理責任的經理人或廠長則有機會拿到月薪台幣$75,000~$150,000。再往上負責跨國公司的管理責任的經理人,月薪可上看台幣二十幾萬。
其中,負公司管理責任的經理人和帶領業務部門的經理,除了月薪、年終以外,還會有分紅機制。薪資也會因為公司規模、管理人數有所不同。同時,已經外派一段時間的人,和高階求職者,都會開始藉由人脈介紹或是獵頭來規劃下一份工作。
外派薪資要談月薪還是年薪?
實際談外派薪資的面試場景會是先以年薪來談,後續確認薪資結構時再詢問月薪。
江湖傳說的「外派3年爽賺年薪破百」,其實需要你進入到大型公司,且年薪中有20~40%都來自於年終獎金或分紅。但是據瑪莎觀察,不同產業的年終獎金差異實在太大。年終獎金1~3個月的為多數,成衣製鞋業大廠的年終4~12個月都有,更有看過少數個案是20個月年終獎金。
不過,外資企業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劇烈,權力核心成員變動大,且外派屎缺也不少。經常導致面試時說好的年終獎金或保證加薪,最後都難以兌現。因此,建議大家先設定好自己的預期年薪,再來設定可以接受的月薪範圍。
外派如何年薪破百?
前面寫過一篇〈不是買張機票去工作就有令人嚮往的外派年薪百萬〉,與大家分享不要傻傻地被忽悠來外派,才發現現實與理想的差異。你還是需要某些過人之處,過硬的專業、超強的軟實力、完整的工作履歷或是抓到某些機緣,才能獲得年薪百萬的待遇。
並且,很多人是因為被動因素才外派(比如島內薪資太低),外派後卻沒有及時調整成戰鬥模式。一心認為東南亞民族的素質低落,以為自己「躺著都能贏」。結果來到這裡,發現當地人各個精明聰慧、成長飛速,自己把競爭對手當成這些「素質差」的人互相比較,尋得一時的安慰。卻沒有放眼來自國際舞台的國際人士們,提升自我、與其競爭,那麼你很快就會被侷限住。
外派真的能賺大錢?
相對於在台灣只能靠進入科技業、金融業或成為三師獲得較好的薪資,放眼國際還是有更多機會的。外派不見得能讓每個人都賺大錢,但是存錢速度極快、升遷機會處處有、掙得年薪破百的人都不在少數。
更重要的是,外派應當是建立在整個職涯規劃上,如何能使外派的經歷讓你在國內、國際職場上更加分,擴展視野與加裝技能,繼續帶往未來,這才是每個外派人都應該一併思考的。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女孩瑪莎Masachang,原文:公開外派越南薪資行情!教你這樣看外派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