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淡江養成戰略人才,助企業應對地緣政治

不限軍事研究,領域涵蓋國關與經濟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3-09-20

瀏覽數 2,400+

除了理論研究的訓練,淡江戰略所特別著重學生的實際操作。張智傑攝
除了理論研究的訓練,淡江戰略所特別著重學生的實際操作。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2024研究所指南

全台各專精政經研究的大專院校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最具歷史感。1982年成立,早期幾位所長均有軍事背景,但研究的範疇並不限於軍事,也為台灣培養多位戰略人才,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北市議會議長戴錫欽、立委蔡適應等人,均是其校友。

「地緣政治、美中戰略競爭,(就讀淡江戰略所)確實還滿符合目前最新的一個需求。」淡江大學戰略所所長李大中受訪指出,全台類似系所中,淡江戰略所不但是民間首間成立的戰略研究所,在這塊領域的研究範疇與師資,亦為全台最完整。

李大中說,當時淡江大學創辦人張建邦與蔣緯國將軍等人,希望在民間成立較具「宏觀視野」的研究機構,並在40年前就確立「戰略不能只有軍事戰略」的發展路徑,讓淡江戰略所的研究領域,涵蓋國際事務、區域情勢,甚至是經濟戰略,這些遠見讓戰略所創立以來,儘管挑戰不斷,始終能順應時勢、屹立不搖。以曾任國安會祕書長的魏萼為例,就在該所教授政治經濟,這都說明戰略所的研究範疇之廣。

淡江大學戰略所所長李大中受訪指出,淡江戰略所不但是民間首間成立的戰略研究所,在這塊領域的研究範疇與師資,亦為全台最完整。陳之俊攝

淡江大學戰略所所長李大中受訪指出,淡江戰略所不但是民間首間成立的戰略研究所,在這塊領域的研究範疇與師資,亦為全台最完整。陳之俊攝

重量級師資,教導國際視野與戰略

也由於在早年民間尚未重視戰略這塊領域時,淡江戰略所已提前卡位,為自己奠定一定的獨特性,招生狀況一直不成問題。特別是國防軍事領域的研究,戰略所不同於其他大專院校,有專門師資教授東西方戰略思想,並網羅包括前國防部長楊念祖、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等具相關實務經驗者任教,「以師資而言,我們不會輸、甚至超越同儕對手!」李大中自信介紹道。

戰略所的畢業出路,報考外交特考、國安局等國家機構的公職考試是其一;包括國家安全研究院等相關智庫是其二;媒體業是其三。另外,隨著台積電等全球大廠對地緣政治關注度提高,對「有能力分析大趨勢人才」的需求跟著水漲船高,這也為戰略所畢業生開闢一條新出路。

現在的狀況下,企業不可能只找投顧公司、市場分析人員了解局勢,必須另外尋找一批了解大趨勢、地緣政治經濟的人才。美中抗衡每個人都能講一套,「但要能較精準、較言之有物且有理論基礎的,還是要長期觀察且經過訓練的人才行,」李大中說,這類人才,就是淡江戰略所的培養的人才。

李大中也提及,戰略所的學生大半是博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其實很多是早已出社會的,」有軍方人士在職進修,更有不少學生是「企業的中階幹部」,選擇來淡江戰略所進修,反映出企業界對這方面人才的硬需求。

【遠見 x 未來親子】全家一起讀,孩子成長看得見:週年慶限定組再送這些>>

他曾詢問這些業界人士,為何選擇淡江戰略所進修?得到的回覆是,「他們覺得過去的理解太窄,希望藉由戰略所的訓練,更深層理解美中戰略競爭背後的意義。」例如,美中大打科技戰,企業可能不只要懂相關制裁法案,更要了解美國政治如何運作,甚至也包括美國在全球和區域各領域交流互動等跨領域議題。

重視實操,模擬情境兵棋推演

淡江大學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透過兵推,能讓學生體驗面臨時間壓力下,如何做出決策、了解自我學習的不足之處,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職務與各部門的工作內容與職責。張智傑攝

淡江大學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透過兵推,能讓學生體驗面臨時間壓力下,如何做出決策、了解自我學習的不足之處,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職務與各部門的工作內容與職責。張智傑攝

除了理論研究的訓練,淡江戰略所特別著重學生的實際操作,例如,戰略所有一間教室,能進行一般學生鮮能碰觸的電腦兵棋推演,模擬南海衝突、北韓飛彈危機等情境。淡江大學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透過兵推,能讓學生體驗面臨時間壓力下,如何做出決策、了解自我學習的不足之處,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職務與各部門的工作內容與職責。兵推訓練的實務操作,結合戰略所開設的中共軍事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學、中西古典戰略等課程,訓練學生在未來無論是出任國安團隊重要幕僚、研究人才,或是在民間擔任企業參謀,都能更好的應用戰略思考。

為了弭平學用落差,戰略所老師更不時帶領學生參訪業界,前任戰略所長翁明賢就帶隊參訪全台軍事基地及軍工企業,讓學生了解國防產業全貌。

李大中最後強調,很多人認為,戰略高來高去,不清楚未來可以做什麼,但透過這些多元學習,都能讓大眾更清楚知道,「我們跟就業是有所結合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