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傾盡全力的作品,無法被ChatGPT取代

我們無法避免受到「集體錯覺」的控制與影響,但是否能奪回自主思考控制權?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8-19

瀏覽數 8,200+

《一筆入魂》/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一筆入魂》/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當ChatGPT掀起AI熱潮,很多人擔心文字或藝術創作者會在AI革命後被淘汰,而這波AI浪潮帶給創作者的,是前進的方向,抑或是殘酷的真相?AI與創作之間的關係眾說紛紜,不應盲目地追隨意見領袖的看法,因為真相不一定跟多數人站在同一邊!也不該極端地護守過往的慣性思維,反而要常常問問自己:「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創作出不被AI取代的作品?」(本文節錄自《一筆入魂》一書,作者:宋怡慧,以下為摘文。)

在我自己嘗試使用ChatGPT之後,很驚豔它具備幾個讀寫的優勢:它的寫作速度極快,效率令人咋舌,這讓許多需要慢慢醞釀靈感的創作者望塵莫及。

同時,它嚴謹的寫作邏輯,讓文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段落架構清晰分明,且善用邏輯詞,句子保持簡潔的流暢性,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地理解其訴求的理念。

加上它善於進行歸納分類,設定的寫作風格、敘說語氣和修辭技巧,都可以根據指令隨時調整變動。甚至,你若能下達精準的概念與關鍵詞,它會做出正、反論點的比較,具體、抽象事例的對比,同質觀念的層層類比。

他們扮演的角色比較像「友善的代筆者」,當你給出文本類型(如:散文、新詩、小說、傳記、報導、讀書報告、主題專案、計畫等等),ChatGPT都可以快速地幫助你完成「基本款」的成品。

我進一步發現:它也善長扮演「腦力激盪者」,可以立即援引相關資訊、資料,讓你能快速掌握某些統計數據,做出概括性的判讀、理解。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心灰了,我還要繼續創作下去嗎?新聞書寫、專業文件、故事創作是不是都交給AI機器人去處理就好?未來,寫作者是不是會變成一個可能消失的工作?

傾盡全力的作品,無可取代

其實,真相並非如此。首先,它所引述的例證,其正確性還須再進一步地查察。

雖然它的結構不會隨意錯置,但寫出來的文章卻是千篇一律,初看會有驚嘆之感,但再細看就能清楚比對出篇篇相仿的「模樣」,久而久之,你會覺得AI寫出的文章的確了無新意。

同時,如果你下的指令不夠精準,它給予你的資料可能都會「歪樓」,比較複雜或者需要專業知識去深究的內容,它也無法給出能觸發激盪的寫作火花。

一如李國修老師曾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對於一位專業演員來說,「開門、上台、演戲」這是國修老師做了一輩子的事。

國修老師對於戲劇要求的專業細節讓我們看出令人驚嘆的「戲節」,更是讓閱聽者願意不斷關注,甚至永遠無法自拔追隨之的原因。

我曾被國修老師的一句台詞感動到熱淚盈眶:「很抱歉,我們無法再演一次了……」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沒錯,這就是創作者的「孤本」心情,它必然是世間的獨一無二,此生專屬的唯一,它無法被取代、無法複製、甚至無法「重來」,傾盡全力的作品從來就無法出現任何替代品。

人類的創意與日常生活碰撞而出的作品天花板,是ChatGPT這類機器人無法輕易超越的。(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人類的創意與日常生活碰撞而出的作品天花板,是ChatGPT這類機器人無法輕易超越的。(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身為創作者,我們有專屬的文字風格,深藏於文字冰山以下的創作情感與溫度,會隨著與讀者互動的程度,做出內容與風格的調整。

每本書寫作的背後,都蘊藏帶給讀者的寫作動機,哈佛大學教授陶德.羅斯在《集體錯覺》中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

儘管我們無法避免受到「集體錯覺」的控制與影響,但我們是否能奪回自主思考控制權?

身為創作者,我們思考作品的理智線是不是常在「從眾心態」裡逐漸隱沒,若能對自己寫作的觀點不斷提出質疑,有沒有機會為自己的作品做出更正確的定錨,而非在人云亦云的世界,變成他人作品的副本!

一如《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在自序提到:「願我的醜孩子生生不息,我對它有感情,因為它是快樂時光的結晶──那時死亡、憂傷於我僅是言語,我的心仍未曉與之共鳴。」

如果,創作者想要挑戰過往未曾出現的題材,那麼,瑪麗.雪萊絕對會是最好的典範。

身為年輕女性作家,她以虛構的事件、不拘一格的創作手法,寫出一部影響後世的哥德式科幻小說。她運用奔放的想像力,試圖從科學視角出發,進入生與死的論辯、天使與惡魔的對峙,從男性思維跨度到女性觀點,從孕育到毀滅、幸與不幸的探討。

書中主角──科學家維多.法蘭根斯坦親手創造的新生命「怪物」,是發明人及被發明者在完美與缺憾之間,從期待到失望,歷經喜悅與悲傷的產物。

這看似是個背叛與復仇的單純故事,但作家殫精竭慮地利用科學家與怪物的全新組合,更深層地探問讀者:

人類的生與死原是上帝的領域,科學的手是否能伸入主宰生命的創生領域?從彼時被邊緣化的女性作家筆下,我們看到從女性視角出發、細緻入微的觀察,怪物的故事後來成為無數科幻小說、電影的原型,這部作品也讓年輕的瑪麗.雪萊被無數讀者稱為「科幻文學之母」。

看來人類的創意與日常生活碰撞而出的作品天花板,是ChatGPT這類機器人無法輕易超越的。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作者:宋怡慧,平安文化出版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作者:宋怡慧,平安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