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心情不好也可請假!中山、逢甲等校推「心理假」,專家曝重要關鍵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3-08-20

瀏覽數 7,300+

為紓緩大學生壓力,國內包括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實踐大學、臺北大學皆陸續推動「心理假」。取自Unsplash
為紓緩大學生壓力,國內包括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實踐大學、臺北大學皆陸續推動「心理假」。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為紓緩大學生壓力,國內包括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實踐大學、臺北大學皆陸續推動「心理假」。臺灣青年民主協會日前於臉書表示,逢甲大學學生會設計「心理健康假」,6月通過,最快將於下個月上路,提供心理需要喘息的同學暫時休息空間,必要時會由諮商輔導中心提供關懷輔導,只要請第3天就須檢附醫療院所或相關輔導機構證明。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一般人身體不適,多半會請假休息,近來看到許多大學設立「心理假」,有別於一般事假、病假,這代表學制、機構重視心理健康促進,蔚為一項指標,如果公部門、學校願意設立「心理假」,代表體制認為「這件事很重要」。

葉雅馨指出,當單位有了「心理假」後,則需進一步觀察,學生願不願意請,因為一般人心情不好,大多沒有習慣請「心理假」,而是請病假等其他假別,如果學生願意請「心理假」,就表示學生願意讓別人知道他心情不適,而在學制中請假也可以被認可、肯定。

逢甲大學學生會設計「心理健康假」,最快將於下個月上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當單位有了「心理假」後,則需進一步觀察,學生願不願意請。賴永祥攝

逢甲大學學生會設計「心理健康假」,最快將於下個月上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當單位有了「心理假」後,則需進一步觀察,學生願不願意請。賴永祥攝

葉雅馨表示,以現代社會氛圍來說,身體疾病、症狀等,容易從表面觀察到,像是出現頭痛、經痛或胃痛,旁人大多會建議就醫或休息;但心理不舒服、負面思考、心理上不愉快等,不容易被關注到,有人誤以為看不到就漠視、硬撐,但對成長中的青少年、大學生,很需要調適。

葉雅馨表示,設立心理假初衷,就是為了防範變得更嚴重,像是變焦慮症、恐慌症等,因此肯定當心情不舒服時,就代表心理上無法承受,需要在家休息,或找諮商師、導師聊聊等,師長、父母或同儕也應給予認可,傾向改善、處理的態度,避免對請假同學貼標籤。

不過葉雅馨說,有些人自覺高敏感度、社交恐懼等,這些人性格敏銳,藝術創作上要求完美,但並不會阻礙日常角色功能,因此不認為社交恐懼就需要常常請心理假,仍需要回歸心理假的定義。

本文轉載自2023.8.16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