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獨家調查〉逾六成民眾有千萬存款才敢退休,最想要在宅養老

《遠見》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大調查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23-07-27

瀏覽數 17,1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台灣即將在2026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在高齡化、少子化之下,照顧人力更顯重要。
台灣即將在2026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在高齡化、少子化之下,照顧人力更顯重要。
聽遠見

本文出自 2023 / 8月號雜誌 重新設計你的百歲人生

百歲時代來了,你準備好了嗎?《遠見》發起「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大調查」,從社會、財務、職涯、科技與照護等五大面向,盤點國人的準備度、應變力,找出其中的挑戰與機會!

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多數人可能活得比想像更久,但,你準備好了嗎?

對此,《遠見》發起「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大調查」,以社會、財務、職涯、科技與照護等五大面向,盤點國人的老後想像、對超高齡社會的準備度與應變力,期待尋找共老共好的解方。

社會賦能〉鬆動高齡定義,高年級不覺得自己老

首先,幾歲才叫做「老」?近四成的民眾認為65歲以上,也就是領敬老卡的法定年齡,就叫老。但亦有29.6%認為得是70歲以上、5.7%選75歲以上,更有4.2%認為80歲以上才有資格叫老年人。

編輯部製表

編輯部製表

調查還發現,愈高齡者愈不服老。拿對老人的定義是65歲以上者來說,20~49歲占41.1%,50歲以上族群僅34.5%。另方面,50~59歲族群約34.1%、60歲以上族群約44.9%,認為至少70歲以上才是老;甚至,60歲以上族群有10.2%認為,80歲以上才稱得上是老。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遠見 x ELLE 特價 2,480 元

你可能也喜歡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