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工作,和人相處更累。」在公司上班,除了個人負責的業務之外,也會需要開會、吃飯等不斷地和同事交流。在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可說是勞動條件的一部分。也許每天經歷的那些人際關係,才是決定我們在職場上能夠撐過去或難以忍受的主要原因。(本文節錄自《就算社畜,也要當不吃虧的那一個》一書,作者:磪慧仁(최혜인),以下為摘文。)
從幾年前開始,韓國社會時常出現「權勢霸凌」這個詞。權勢霸凌是指占有相對優勢的人,利用自己的權力隨意對待他人。它存在於所有不平等的關係中,而最能突顯出這種權勢霸凌的地方就是職場,因為在職場中,各自的角色是固定的,並且層層劃分出階級。
在不斷延伸的上下階級中,欺壓人的甲方與受欺壓的乙方之間不斷被複製和重複,因此我們成為權勢霸凌的受害者,或是在無意中成為了加害者。
在2020年5月韓國統計廳發表的經濟活動人口調查報告中,針對青年層附加調查的結果顯示,韓國年輕人平均在第一個職場待1年5.5個月,還不到一年半,而其中已經辭掉第一份工作的年輕人,平均在職時間為1年1.8個月,也就是才剛滿1年左右。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他們決定放棄工作的理由是什麼?放棄第一份工作的理由中,最大的原因是對勞動條件不滿,占47.7%,儘管每年比例略有不同,但不滿意工作條件是辭去工作的最主要原因。
(編註:臺灣根據勞動部2020年「15至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年輕人第一份工作平均做1年7個月,而離職原因有54.08%是因為「待遇及福利不符期望」。)
人際關係成上班族辭職最大原因?
勞動條件包含薪資、工時、工作內容、組織氛圍、人際關係等職場生活的許多部分,其中最常讓上班族辭職的原因在於人際關係。
韓國求職平臺Incruit在2019年調查的上班族辭職理由中,「上司、老闆」所占比率最高,為21%。而另外兩個求職平臺JobKorea和Albamon在2020年共同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職場內權勢霸凌等與上司、同事之間的矛盾」是辭職理由中比例最高的,可以想見人際關係對上班族帶來很大的壓力,甚至到了要辭職的地步。
(編註:yes123求職網在2022年4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高達71.6%的勞工曾經遭遇「職場霸凌」,且職場霸凌來源,在可複選狀況下,由「同事」(77.3%)和「主管」(52.2%)占據前兩名。)
在我擔任勞務士*的期間,遇過因上司的粗話和無視而受到傷害,或者面對犯了輕微錯誤就會大發火的上司而畏縮,抑或是被上司差遣去跑腿處理私事和打雜而對自己感到羞愧的上班族。(*勞務士:在日本或韓國,經過國家考試與實務訓練,並加入勞務士聯合會或協會等組織的專業人員,協助事業單位或勞工瞭解勞動法令、解決勞動及社會保險等事務。)
有時候目睹上位者嚴重的權勢霸凌行為,甚至會讓當事人想要立刻逃離。雖然當事人為此感到非常痛苦,但出乎意料地,他們並不會輕易離開公司,這點也讓我開始思考,這件事到底意味著什麼。
「工作」這件事深深地扎根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為了賺錢而工作,運氣好的人,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並對自己在工作上的角色和作用感到滿足。
雖然起初是為了混口飯吃而開始做的事,但是不知不覺間,工作已經成了我們的生活。
隨著工作和自己被放在同等位置,我們漸漸地熟悉了以工作為中心的思考方式,而將自我拋在腦後,因此,即使在工作崗位上遇到不正當的事,也變得很難判斷哪裡出了問題。
這種嚴重的失衡,讓我們即使在職場遇到不公平待遇,也不敢試圖擺脫那裡。我們會開始說服自己,只要適應了就會好起來,只要我自己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進而把問題的原因歸咎於自己。
當我們暴露在不當行為中的時間愈長,就會愈自責、無力、孤立,從而患上心理疾病。世上最重要的是自己,但我們卻連是否在失去自我,都變得無法判斷。
其實我們不該試圖適應這些不當行為,只要堅強地撐下去就可以的「死撐精神」並不是守護自己的辦法,「撐過就贏了」這句話在職場上是行不通的。
為了透過工作成長,也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不斷地堅持和忍耐,鞭策著自己,就像是「成長中毒」一樣。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固然重要,但我希望大家在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情,也能夠獲得成長並感受到快樂,讓工作成為幸福的一部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