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圖坦卡門出土百年,法老的真實死因正解開

吳凱西
user

吳凱西

2023-02-18

瀏覽數 43,450+

圖坦卡門臉部的藍金面具被認為是古埃及的象徵。Flickr by Hans Splinter
圖坦卡門臉部的藍金面具被認為是古埃及的象徵。Flickr by Hans Splinter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1923年2月16日,英國考古隊打開了被密封的門道入口,擁有三千年歷史的古埃及圖坦卡門法老墓室重見天日,至今年剛好百年。如果沒有這個挖掘計畫,後人永遠無法知曉這位埃及少年法老生前的傳奇。如今,關於他的真實死因,正在許多專家研究下逐步解開。所謂的百年詛咒也許將有合理解答。

和未知拚搏的考古工作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差事。1922年11月,英國考古學家卡特(Howard Carter)和他的團隊已準備放棄尋找埃及少年法老古墓,他們已經在國王谷的黃沙中力掘六年之久,這座山谷同屬古埃及皇室貴族長眠之地,卻不若吉薩金字塔群雄偉高調,考古隊萬萬沒想到,除了盜墓者留下的狼藉,他們什麼也沒能挖到。

卡特的金主喬治.卡爾納馮勳爵(George Carnarvon)已經嶄露明顯不耐,對考古行動下達最後通牒。

最後通牒前傳喜訊

11月4日,負責幫考古學家們送水的12歲當地男孩拉蘇爾(Hussein Abd el-Rassul),有樣學樣地仿效英國人用棍子到處探尋,突然,他敲到一段不尋常的石階,卡特直覺,這段階梯一定還有一大部分隱沒在地底。

拉蘇爾送水到考古現場,解了學者們的渴,也滋潤了他們乾枯萎靡的希望,團隊順著石階往下開鑿16階,發現了兩個圖坦卡門皇家印記;26日,卡爾納馮勳爵聞訊趕到,卡特才打開墓穴的前廳。

1923年2月16日,考古隊打開被密封的門道入口,三千年前的空氣仍一樣乾燥,但在卡特嗅來,除了陳舊的氣息,還多了一股名望和成就的味道。

5千件陪葬品的墓室

「你看得到什麼東西嗎?」卡爾納馮勳爵在黑暗的通道中這麼問。

「可以,這太棒了!」卡特欣喜地應答。

「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彷彿看到一齣歌劇的道具室,房內的細節從迷霧中緩緩浮現:奇怪的動物、雕像、黃金等,到處都金光閃閃。」

卡特發現的正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門(Tutankhamun)的陵墓,四個前房內,就有超過五千件豪華的陪葬品,是迄今保存最完好、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法老陵墓。

圖坦卡門的陵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法老陵墓。Flickr by Richard Mortel

圖坦卡門的陵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法老陵墓。Flickr by Richard Mortel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金棺、面具成埃及代表古物象徵

兩個月後,卡特終於發現墓室,圖坦卡門法老的棺槨共七層,打開木、石質的外槨,眾人再度驚詫,最內層的黃金人形棺兩臂交疊、手握權杖,重達225公斤。

覆蓋圖坦卡門臉部的藍金面具亦重達11公斤,鑲有各種寶石與彩色琉璃,以及上、下埃及的保護神:鷹神以及眼鏡蛇神雕塑,與象徵冥神奧西里斯的柱狀鬍鬚,此面具至今仍是古埃及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接下來的十年,卡特的團隊陸續整理、細分圖坦卡門的陪葬品。

這時,世界對這位法老的認識才要開始,他在人們的想像中逐漸復活。圖坦卡門死因不明,有可能因行動不便、逃生不及而遭戰車意外輾過,或瘧疾致死,種種都與他天生孱弱的軀體拖不了關係。

為了延續尊貴血統,古埃及皇室中盛行近親通婚,圖坦卡門的父母正是阿肯那頓法老(Akhenaten)及其親手足,可以想見基因缺陷將令圖坦卡門的生命短暫而痛苦,從陵墓中許多使用過的枴杖以及遺體分析結果看來,他有嚴重畸形足和唇顎裂,或許一生都在反覆對抗瘧疾。

當然,這些證據都還不夠,但至少在許多學者的努力研究下,法老王的真實死因正逐漸解開。

至於流傳已久,闖入墓室的人士會莫名暴斃的百年詛咒,也許終會因專家積極研究,有個合理的解答。

9歲就任法老,19歲早夭

圖坦卡門九歲即繼任法老、19歲英年早逝,短短十年法老生涯中無顯著功績,卻在死後為歷史留下光輝燦爛的一頁,因他而起的「埃及熱」也對藝術、音樂、建築造成影響,某種程度讓圖坦卡門實現了永生。

然而,近百年來的觀光熱潮對陵寢造成不小的損害,頻繁的入塵、潮濕迫使埃及文物管理局展開緊鑼密鼓的修復及維護工作,2021年始完工,但當局仍嚴格控管訪客人次。

「我們必須衡量未來情況,在這樣下去,五百年後,帝王谷將可能不復存在。」埃及文物管理局前秘書長哈瓦斯(Zahi Hawass)如此強調。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