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總是為了「維持關係」隱藏內心感受?回應自己的需求才是第一要務

你不欠任何人。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1-31

瀏覽數 24,650+

《你不欠任何人》/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你不欠任何人》/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工具人、里長伯、媽祖婆……凡事都說好、老是有求必應的你,是否內心早已被掏空、只剩下無謂的罪惡感?這一次,我們要找回無所虧欠的勇氣和自信。(本文摘自《你不欠任何人》一書,作者:卡羅琳.嘉納.麥格勞,以下為摘文。)

為了「維持」關係,而隱藏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我們在表達意願時,經常不夠坦承,會刻意隱瞞某些事情來避免衝突,並把虛假的自己端上檯面,導致無法跟所愛的人加深感情,因此難過不已。

但這不是必然的嗎?大家根本不認識真正的我們,就某種程度而言,或許連我們都不認識自己──隱藏太久,所以也找不到自我了。

用這種方式過活就好像刻意挨餓一樣,愈不去體察真正的自己,真我就會變得愈薄弱。

其實在內心深處,我們深知這個事實,但同時也在抗拒它,以努力維持虛假的友誼,試圖修補缺乏穩固基礎的關係。

我們每天汲汲營營的事情,始終對人生沒幫助,在未來也不會有成功的可能。我們總認為自己必須做得還不夠,但說不定其實做太多才是問題所在?

我們不應該再偽裝自己;其實我們不欠任何人,沒有義務回應他人的各種要求(至少不應虛情假意地接受)。當我們有這番體悟,人生會有何轉變呢?

耶穌曾問:「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靈魂,有什麼益處呢?」答案我想你已經知道了,因為你已親身實驗過,對吧?為了得到讚美、金錢、友誼或家人的認可而捨棄真正的自我,你真有感到喜悅嗎?

一點也沒有,你得到的,就只是欠缺靈魂的成就而已。

放下過度努力,從「自我羞辱」漸漸走向「自我照顧」。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放下過度努力,從「自我羞辱」漸漸走向「自我照顧」。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不過,當你開始誠實面對自己,就難免會被人排擠、厭惡。當你鼓起勇氣不再假裝,又一定會受到某些人抨擊。這時該怎麼辦?

這份擔憂會以許多形式出現,雖然情境不同,但根源都一樣。我們會害怕,如果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結果反而更糟,那該怎麼辦呢?

比方說,有時我們客氣地拒絕不合理的請求,對方卻寫好幾封Email來羞辱。又或者說,我的文章登上知名新聞網站後,下方卻有人留言攻擊,把我這個人從思想到外表都罵過一輪。有時我們拒絕某個老朋友臨時的請託,結果對方卻因此跟我們斷交。

這些擔憂並非毫無道理。不管你再怎麼審慎行事、用溫和有禮的態度說話,並且識相地觀察現場狀況,你所害怕的事都會成真。事實上,前述所有例子都曾經發生在我身上。

說得委婉一點,這是因為有些人不習慣聆聽或說出真實的想法,也有些人還沒準備好要接受真正的你。

歡慶遠見39週年|訂閱享優惠 再送各式好禮>>>快來看看

有些人想主動多瞭解你那當然好,彼此的關係會更加親密。但在你決定讓真實的自己發聲後,也有些人會被嚇到,甚至勃然大怒,把你羞辱到啞口無言。

這聽起來很殘酷,但就是事實。如果愛你的人認為你錯了、瘋了或很糟糕,那感覺肯定很難受。失去他們的認同,我們總會心痛,就算不是永遠,也會沮喪一陣子。

但更讓人心痛、難熬的是,你一直都在否定自己。你深怕被別人拒絕,但其實先拒絕你的,反倒是你自己。

如果你不再拒絕自己,情況會有什麼改變?你從未替自己的靈魂注入養分,現在應該已經又累、又餓又渴了,既然如此,那倒不如試試別的方法。

若你能相信自己不欠任何人,也不急於回應他人的要求,生命想必會有所轉變。

這個新觀念難免令人退卻。但換個角度想想,你心裡明明不想,但卻一再答應別人,只會令你不斷累積憎恨,更加無法溫和、善良地待人。

唯有擺脫他人的期望、卸下多餘的壓力與責任,內心才會感到自在而遼闊,也更能展現真正的大方與寬容。

告訴自己,你不欠任何人,也沒有義務回應他人,那你才能發自內心地付出心力。

接下來,你將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命。

在我很喜歡的一集Podcast 中,作家貝羅伯(Rob Bell)描述了電影《火戰車》的場景,並引述了以下兩句台詞。在故事中,有人無預警地提議更換奧運選手,因而有了這段對話:

「這事要看委員會怎麼決定吧!」年紀較長的男子用惶恐的語氣說。

他旁邊的男子馬上回應:「我們就是委員會啊。」

說穿了,我們就是決策者,決定權就在我們手上,就在自己心裡,近在咫尺,並不在別的任何地方。

貝羅伯秉持這樣的精神,問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你是否經常在找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呢?」

我們常會向外尋求指引、認同與許可,但其實早已擁有自己所需的一切。我們就是委員會。

《你不欠任何人:放下羞愧感與完美主義的十二個練習與人生故事》,作者:卡羅琳.嘉納.麥格勞(Caroline Garnet McGraw),時報出版

《你不欠任何人:放下羞愧感與完美主義的十二個練習與人生故事》,作者:卡羅琳.嘉納.麥格勞(Caroline Garnet McGraw),時報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