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石破茂恐下台?日本大選執政聯盟慘敗,參政黨挾川普餘威崛起

邱祐慶
user

邱祐慶

2025-07-21

瀏覽數 400+

在20日關鍵參議院選舉失利後,石破茂領導的執政聯盟正式失去國會兩院過半席次。路透社
在20日關鍵參議院選舉失利後,石破茂領導的執政聯盟正式失去國會兩院過半席次。路透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20日關鍵參議院選舉失利後,石破茂領導的執政聯盟正式失去國會兩院過半席次,自民黨創下1955年創黨以來,雙院首度皆為少數派的歷史新低。但儘管面臨黨內逼宮、民意壓力與經濟困局交織,石破茂堅稱不下台,企圖力挽狂瀾。然而,從國內通膨高漲、對美貿易受挫,到極右民粹政黨的迅速崛起,顯示這場選舉不只是一次失利,更揭示日本政局的深層斷裂與未來不確定性。

《美聯社》報導,石破茂領導的執政聯盟,在20日關鍵的國會選舉中,未能在248席的參議院中取得過半席次,進一步動搖日本政府的穩定性。不僅如此,他們還是得面臨國內物價上漲與美國關稅等挑戰。

石破茂所屬的自民黨與其執政伙伴公明黨,本次選舉需要在既有75席的基礎上再拿下50席,才能保住過半,但實際僅取得47席,距離過半還差3席,較選前席次減少19席。對石破聯盟而言,這場失利是再一次打擊,這讓他們在繼去年10月眾議院選舉落敗後,成為參眾兩院皆為少數派的政府,進一步加劇日本政局的不穩定,這也是自自民黨1955年創黨以來,首次在兩院皆失去過半優勢。

但儘管敗選和面對外界要求下台的壓力,石破茂21日召開記者會提到,將繼續執政,不希望因辭職造成政治真空,以因應如美國關稅威脅等諸多挑戰。「我將履行第一大黨黨魁的責任,繼續為國家而努力,」石破茂表示。

《美聯社》指出,這次選舉結果不會立刻導致政權更替,因為參議院並沒有提出不信任案的權力,但後續勢必會讓石破茂的政治命運與日本政局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包括黨內的逼宮,以及另組執政聯盟的壓力。

從通膨到關稅壓力,石破茂內外交迫失民心

這次選舉,包括通貨膨脹、薪資停滯與沉重的社會保障支出,成為選民最關心的議題,針對外國居民與觀光客的管制也浮上檯面,並成為主打此議題的右翼民粹政黨的主要訴求。

受自民黨貪腐醜聞與民意低迷拖累,石破茂的執政聯盟,去年10月在眾議院選舉中失去多數優勢後,便被迫對在野黨讓步,以推動法案,卻未能快速推出有效對策抑制物價飆漲,連主食白米價格也失控,薪資也持續下滑。

另外,與川普的美日貿易談判進展也相當緩慢,日方未擴大進口美國汽車與稻米讓美方感到不滿,預定8月1日生效的25%關稅,對石破茂構成更大的壓力。但儘管石破茂選前拒絕在貿易議題上讓步,但選後是否有突破仍不明朗,因為作為少數政府,想與在野黨達成共識,是相當困難的。

石破茂與川普的美日貿易談判進展相當緩慢。圖為年初石破茂訪美畫面。取自X@kantei

石破茂與川普的美日貿易談判進展相當緩慢。圖為年初石破茂訪美畫面。取自X@kantei

受川普啟發!參政黨主張「日本優先」

選民的不滿情緒,也迅速轉向自民黨以外的新興民粹政黨。不過,八個主要在野黨內部分裂,無法整合出共同政見,也無法形成有力的執政替代選項。保守派在野黨如「國民民主黨」與「參政黨」皆在此次選舉大有斬獲,侵蝕自民黨的基本盤;反觀中間派在野大黨「立憲民主黨」,則表現疲軟。

新興民粹政黨參政黨在選舉中,因最強烈反外國人立場而引人注目,該黨主張「日本優先」,提議設立新機構負責所有涉外政策,其民粹政綱也包括反疫苗、反全球化與提倡傳統性別角色。參政黨黨魁神谷宗幣在《NHK》受訪時表示,願意就保守政策與執政聯盟合作,並等待下次選舉在眾議院取得更多席次,以仿效歐洲組成多黨聯合政府。

《路透》報導,靠著強烈的反移民訴求與「日本優先」口號大幅擴張勢力,參政黨從三年前僅有一席議員,一舉成長至14席,雖然在眾議院僅握有三席,但其在政治版圖中的突起,已對執政聯盟與主流在野黨構成強烈挑戰。

歡慶遠見39週年|訂閱享優惠 再送各式好禮>>>快來看看

參政黨於COVID-19疫情期間,藉由YouTube起家,散布疫苗陰謀論與反全球精英論述,迅速吸引年輕男性選民與對現狀不滿的群體。黨魁神谷宗幣曾擔任超市經理與英語教師,他公開表示,自己深受川普政治風格的啟發。雖然參政黨主張抵制全球化與外來移民,但神谷宗幣在選後受訪時試圖軟化語氣,強調「並非要趕走所有外國人」,但其政綱中仍包括設立專責涉外機構、限制非法外勞與削減移民數量。

參政黨黨魁神谷宗幣。取自X@jinkamiya

參政黨黨魁神谷宗幣。取自X@jinkamiya

自民黨不再穩如泰山

自民黨過去幾乎主導日本戰後政治局面,為日本帶來政治穩定與社會秩序,但選民如今在「維持穩定」與「尋求改變」之間產生分歧,部分人對日益高漲的排外氛圍感到擔憂。

43歲的顧問辻優子(Yuko Tsuji)與丈夫表示,「我們投給不會煽動社會對立的候選人。」他們支持自民黨,是因為「穩定與團結」「如果執政黨治理不善,保守支持者就會流向更極端的勢力。所以,我投票時,抱著希望執政黨能重新振作的心情,」她說。

57歲的自營業者那須大一表示,希望看到一個更包容與多元的社會,並支持更開放的移民與性別政策,例如允許已婚夫婦保留不同姓氏。「這就是我支持立憲民主黨的原因,」他說:「我希望在這些議題上看到進展。」

會影響台日關係嗎?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尊彥21日出席台日關係展望座談會中表示,這次自民黨選舉公約中,對台灣問題的態度表述堅定,直接將「台灣危機」視為「日本危機」,凸顯台灣問題對日本安全的重要性。

王尊彥表示,與國際社會普遍使用「台海和平」等模糊詞彙不同,日本自民黨直指「台灣危機」,展現更為鮮明和具體的安全警覺,這一立場自2015年日本新安保法制以來持續強化,顯示日本對防範地區安全風險的重視。

雖然今年最新的公約中,未再重申去年發布的部分台灣相關細節,但綜合政策文件仍維持對台堅持態度,王尊彥認為,作為執政黨最大黨,自民黨的公約內容代表對公眾的重要承諾,為未來台日關係持續深化提供了積極訊號。「整體來看,我對於日本未來在台灣問題上的政策走向持樂觀態度,認為日本自民黨將繼續堅持與台灣的緊密關係,並在安全議題上扮演關鍵角色,」王尊彥說。

至於中日關係,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台師大政治學教授范世平分析,儘管執政格局基本維持現狀,未見大幅改變,但選舉反映出日本社會內部分裂與反中情緒明顯升高,對中日關係及台日關係均有深遠影響。自去年開始,石破茂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外長王毅等多次會面,卻未見實質關係改善。范世平認為,選舉結果與日本民間反中情緒密切相關,特別是新興右派政黨「參政黨」席次大增,反映民眾對中國影響力的擔憂。

此外,中國移民問題與治安疑慮也是日本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國移民在日本居住人數龐大,且涉及犯罪與幫派問題,引發社會排外情緒升溫,而芬太尼毒品從中國經日本流入美國的問題,更加劇日本對中國移民的負面看法,「日本與美國的關係相對穩定且友好,但對中國仍抱持防範心態。」

「針對台日關係,我認為這次選舉並沒有帶來太大的變化,基本上仍維持現狀,」范世平說:「整體來看,日本社會高度分裂,對中國的憂慮持續高漲,未來中日關係改善仍面臨諸多挑戰。」

這次選舉不僅動搖自民黨數十年來「穩定執政」的神話,也暴露日本社會在經濟焦慮、外交壓力與移民議題上的高度分裂,石破茂是否能在風雨飄搖中維持領導,將牽動日本未來政策方向、區域安全格局,甚至對台關係與中日互動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