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賴清德接黨主席, 強調民進黨執政「絕非不能批評」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3-01-18

瀏覽數 29,950+

圖/副總統賴清德今就任民進黨黨主席。蘇義傑攝
圖/副總統賴清德今就任民進黨黨主席。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從高雄市長、民進黨代理黨主席陳其邁手中接下印信,副總統賴清德正式成為第17屆民進黨主席,力圖帶領聲勢低迷的民進黨重振旗鼓,也象徵黨內的後蔡英文時代正式到來。賴清德強調,民進黨要用具體行動來回應,才有可能重新贏得人民的信賴,重新出發,將結合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完成一項使命、兩項任務、四項黨務革新。

過去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強調民進黨的新使命就是「守護台灣」,促進台灣民主、和平與繁榮,具體方針就是拚經濟、顧民生、強國防、保和平。賴清德主張,台灣要與理念相近的盟友合作,共同鼓勵維持區域和平穩定,也要清楚認知,綏靖主義無法換取和平,只有團結全民、強化自身國防,才能真正守護台灣的安全。

可惜習近平沒成為中國民主先生

「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破壞區域和平穩定,」賴清德認為這樣的方式,不會得到國際的支持。

對台灣主權,他務實認定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另外再宣布獨立的必要。未來他會延續總統蔡英文4個堅持:堅持自由民主憲政體制、中華民國主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盡最大努力來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現狀。

賴清德曾在2013年以台南市長身分向習近平喊話,「希望他能成為中國民主先生」,很可惜事與願違,賴清德坦言,兩岸之所以有僵局,是因為中國對台灣文攻武嚇,企圖改變台海現狀,在這種狀況下,要打破僵局「恐非台灣一方獨立為之有辦法成功」,必然要雙方共同努力。

他希望中國能以蒼生為念,「其實兩岸有共同目標,就是增進人民福祉;也有共同敵人,就是天災地變,傳染病等等」,如果中國能夠轉念,以蒼生為念,相信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賴清德坦言,民進黨內固然有台獨黨綱,但民進黨1999年也提出台灣前途決議文,而且目前的兩岸政策,是服膺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賴清德曾喊話,希望習近平「成為民主先生」。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賴清德曾喊話,希望習近平「成為民主先生」。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民進黨在大敗後,賴清德就展開一系列基層座談,傾聽各界聲音;他感謝每位真誠提出批判、建議的朋友,「你們都在愛裡說真話,愛之深責之切」,都是希望民進黨能徹底革新,再次肩負起對台灣的責任。每張投給他的選票與建議,都是民進黨再起的能量,「我無比珍惜,心存感激,必定全力以赴,不負所托」。

面對2022年的挫敗,賴清德認為選舉結果,是礦坑中的金絲雀,「是民意在對我們提出示警」,民進黨必須誠懇接受敗選結果與各方批判,虛心檢討但不失志,要在失敗中記取教訓,也要誠實面對民進黨的不足之處,檢討改進,「打斷手骨顛倒勇」。

革新第一支箭:杜絕黑金、解決學倫問題

他提出四項革新。第一是杜絕黑金、徹底解決學倫問題。他強調,對執政黨而言,法律只是最基本要求,民進黨必須用更嚴格的標準自我要求,才能回應社會期待,「任何與黑金相關的人或事,將採取積極行動」,嚴正黨紀,排黑條款與廉政條例,徹底解決黑金影響民進黨的價值和聲譽。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另外也要以誠信為原則,建立制度,審視黨內候選人的學倫問題,要求從政同志誠實面對,用真實和能力爭取民眾支持。

再來是要積極運用民主原則甄補人才,用公平、公正、公開的機制擴大人才的甄補,要以民主為原則來團結民進黨,當初民進黨創黨理念就是大鳴大放,對內競爭、對外團結的政黨,人才甄補機制是民主政黨的重要原則,內部的競爭更是政黨茁壯的養分。

賴清德也呼籲要虛心面對不同意見,「民進黨執政絕非不能批評」,基於事實、有助於進步的建設意見,更不會是禁忌。他懇求所有支持者「和我們一起擴大同溫層」,廣納各方意見,找回更多朋友,集結更多期待台灣更好的力量。

面對黨內對立委高嘉瑜、議員王世堅的批評,他引用蔣渭水的「同胞要團結,團結真有力」,希望在挫敗之時,「大家應該要多體會這句話的意義」,這句話適用於國家,何嘗不能用在黨?「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大家團結合作」。

邀不同政治屬性年輕人,共組青年小組

賴清德說,未來民進黨也要積極回應價值議題,有效率解決年輕朋友最在乎的生活困境等問題,將邀請不同領域、甚至不同政治屬性的年輕朋友,共組一個面對青年議題的工作小組,規劃一個擴大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的機制,針對年輕世代所代表的居住正義、低薪、世代正義等問題,提出改革方案,並作為施政參考。

他提及,2011年時任黨主席蔡英文集社會之力,提出十年政綱,作為國家發展的治理藍圖,在十多年後的今日,無論時空環境或整體社會經濟結構都有相當差異,「我們有必要提出新的國家願景」,再次說服人民,民進黨是有能力、負責任、有願景的政黨,將凝聚社會共識,用最嚴謹的討論提出未來台灣願景藍圖。

至於未來擔任黨主席之後,與蔡英文之間的黨政分際如何拿捏?賴清德說,會秉持三個原則:分工合作、團結打拚、運用過去培養的默契,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他補充,過去幾年來,他跟蔡英文兩人,不論是透過黨內機制,或是平常意見的交流「都暢通無阻」,未來府院黨的運作,會持續順暢。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認為,賴清德話說得很清楚,基本上就是延續蔡英文路線來處理兩岸關係,四大堅持是當時蔡英文擬定的方向,這個路線「某種程度已經成為黨內共識」,賴清德延續這樣的方向走,代表未來兩岸關係的樣態,將朝什麼方向前進。

他指出,明白的主張讓外界有可預測的依據,透過過去7年的實踐,外界可以清楚了解何為蔡英文的兩岸方向,賴清德宣示兩岸路線延續蔡英文路線,基本上就是一種明白的宣示,可以讓對岸、美國、日本各方清晰的理解,未來賴清德若有機會「當家」的話,他的方向跟作為是什麼,「這是好事」。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