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COP觀點 【11/26活動報名】 8大重磅講者全面解析COP30
相關文章
搶救國旅大作戰!賴清德:組觀光國家隊「2030國內觀光產值達兆元」
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2025 ITF台北國際旅展開幕致詞表示,政府與民間應團結合作、善用好山好水、美食美景與多元文化;並宣布將組「觀光國家隊」推動台灣整體觀光發展。總統指出,去年國內觀光產值已達新台幣8378億元,政府將以「2030年達到兆元產值為目標」。總統表示,今年共有123個國家或城市、1600
免費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修!30歲就應該開始健檢,賴清德:已21萬年輕人受惠
總統賴清德29日表示,成人健檢更早開始,今年起公費年齡下修至30歲,截至7月已約21萬年輕人受惠。未來持續致力從治療導向轉為健康導向,讓健康與長照資源發揮最大效益。賴總統29日上午出席「百大醫言堂」上線啟動典禮,他在致詞時說,慈月基金會號召百大名醫投入公益,難能可貴,百大醫言堂的成立,讓健康台灣的步
普發一萬真的要來了!11/5開放預登記、最快11/12可領到,怎麼領?誰能領?發放方式一次看
10/27更新:攸關普發現金1萬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總統賴清德在23日發布總統令正式公告後,接著行政院在晚間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上路施行,若採「登記入帳」方式,11月5日開放預登記,最快在11月12日可以拿到手,領取截止日期為115年4月30日。根據財政部規劃,普發
「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兩岸未來如何前行?
編按:距《台獨黨綱》已逾30年,民進黨多次執政後仍無法落實,賴清德也走上陳水扁2005年「我做不到」的路線。當中美角力轉向、內外情勢翻轉,「兩岸和平」已成更現實的選項,而「台獨腳尾飯」只會讓台灣繼續自我消耗。2005年3月1日,陳水扁與歐洲議會議員進行視訊會議時說:「我不能騙自己,也不能騙別人。我做
總統國慶文告講了52次「台灣」!賴清德提聯大2758決議文,兩岸再掀波?
總統賴清德今年的國慶文告,再對兩岸議題出招,「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這是首次有中華民國總統在國慶文告上提到聯合國2758決議文,恐導致兩岸關係再掀波瀾。賴清德今年的國慶文告,兩岸部分論述並不多,而且放在後段。不過,力道不算小:他呼籲中國體現大國責任,停止扭曲
賴清德總統國慶談話:以實力維持和平!強化國防與社會韌性,軍民協作守護台灣
今(10)日雙十國慶,賴清德總統以「變局中,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表談話,這是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第二度參與國慶盛典。他在致詞中強調,「今年是台灣崛起的一年!」認為在全球動盪的政經情勢中,台灣交出了傲人的經濟表現。他也宣示將採取三大策略,包括擴大投資、深化國際合作、打造護國群山,確保台灣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美國準高官籲台灣軍費應占GDP10%、軍隊須改革!顧立雄回應了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表示,台灣面臨生存威脅,支持軍費增至GDP的10%。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受訪指出,國防支出是按照敵情威脅及防衛作戰能力的建構目標,核心國防支出明年應該會超過3%,會逐步增加,實踐總統賴清德承諾的5%。約翰.盧(John Noh)今年4月曾提到台灣軍隊須做更多改革
遠見調查〉盧秀燕好感度最高,賴清德跌最大!58.4%認為罷免後社會更分裂
本次《遠見》2025年台灣民心動向調查凸顯三大趨勢:政治人物好感度地方勝中央、罷免掛零效應加劇社會矛盾、經濟成為全民唯一共識。未來,穩定與務實將是台灣社會最迫切的期待。● 看政治:盧秀燕好感度最高,總統賴清德跌幅最大;近五成不滿意罷免後執政黨的人事調整● 看共識:經濟與物價是全民共識,政府應優先處理
賴清德提月薪5萬以下免繳稅!財政部:是以「這標準」試算
總統賴清德近日提及月薪新台幣5萬元不用繳稅等減稅措施,財政部今天說明,這是以單身青年且租屋自住的情境試算,合計收入在62.6萬元以下可免繳納綜所稅。賴總統22日出席嘉義城隍廟城隍夜巡諸羅城遶境活動時表示,政府推動減稅,明年5月報稅時,以一個人年賺新台幣62萬元為例,等於月薪5萬元不用繳稅。一對夫妻如
明年報稅史上最少!賴清德:月收入約5萬者免繳所得稅、40%人不用繳
總統賴清德21日到竹北新天宮參香表示,政府推動減稅,明年5月報稅時,若1個人1年賺62萬元,等於1個月賺約5萬元者,不用繳稅,高收入者將承擔更多稅收,國家更有能力照顧人民。賴總統在竹北市長鄭朝方等人陪同下,前往竹北新天宮參拜,他致詞表示,會讓台灣更加安全,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近2年台灣人民更展現團結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