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防疫升級再進化,吹響移動源管制AI科技執法的號角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2-12-19

瀏覽數 16,000+

圖/臺中為宜居城市,伴隨著人口增加,臺中汽機車等私人運具數量居全國之冠。
圖/臺中為宜居城市,伴隨著人口增加,臺中汽機車等私人運具數量居全國之冠。

近幾年,隨著氣候變遷等永續議題的發酵,空氣品質更成為民眾關注焦點,如何讓市民大口呼吸是歷任臺中市長的關鍵難題。臺中市長盧秀燕上任來即針對空氣污染頑疾,成立「空氣品質改善委員會」,跨局處分析、定期追蹤空氣污染來源,以科技賦予執法對症下藥,從南來北往的汽、機車排氣口抓烏賊,空污改善率獨步全國,更是率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標準的中南部城市。

為有效替空氣品質把關,臺中環保局與約450家檢驗站合作,並推動抽獎等活動鼓勵民眾定期辦理排氣檢驗。

為有效替空氣品質把關,臺中環保局與約450家檢驗站合作,並推動抽獎等活動鼓勵民眾定期辦理排氣檢驗。

臺中市為全臺南北往來、東西公路轉換的交通樞紐,也是居於苗栗縣、南投縣及彰化縣汽、機車跨縣市行駛必經區域。也因為臺中市為臺灣第二大城市,各式產業發展迅速,帶動人口大量移入,汽、機車登記數量成長幅度也較鄰近縣市顯著。

大部分汽車的動能都來自於汽油和柴油,就如燒煤一樣,燃油也要付出巨大的環境代價,汽、機車排放廢氣正是都市地區主要空氣污染物來源之一。據中研院空氣品質專題初步研究成果,當空氣品質「爆紅」時,改善臺中市空氣品質的首要之務正是減少都市交通污染。

臺中市政府在轄區內重要交通幹道、車流匯集的路口陸續裝設逾18組「機車污染AI辨識系統」,移動中的高污染汽、機車也難逃科技法眼。

臺中市政府在轄區內重要交通幹道、車流匯集的路口陸續裝設逾18組「機車污染AI辨識系統」,移動中的高污染汽、機車也難逃科技法眼。

遏阻高污染車輛 排氣定檢逾8成、六都第一

臺中市汽機車數量總數約290萬,平均每一位臺中市民都有一輛汽車或機車,每千人擁車數更高達404輛,為全國之冠,每年應定檢機車約120萬餘輛,要怎麼讓機車前來受檢,成了一大課題。

為鼓勵民眾完成機車排氣定期檢驗,臺中市政府推出各項抽獎和活動,使2020年臺中市機車定檢率高達83.32%,創下歷年最高定檢率佳績。

臺中市政府更於2021年擴大舉辦抽獎活動、鼓勵更多民眾於期限內完成當年度機車排氣定期檢驗,持續推廣宣導機車排氣定檢;此外,臺中市政府在疫情間更落實機車排氣檢驗站環境消毒,大大促進民眾自主恢復排氣定檢意願,使臺中市2021年機車定檢率高達82.70%,排名六都第一。

 AI人工智慧自動判煙技術,同步結合車牌影像自動辨識系統,不僅可即時調閱車籍資料,一旦排放氣體的不透光率超過30%,將自動通知車主到檢。

AI人工智慧自動判煙技術,同步結合車牌影像自動辨識系統,不僅可即時調閱車籍資料,一旦排放氣體的不透光率超過30%,將自動通知車主到檢。

黑煙、白煙都逃不過AI法眼 高污染車輛減幅逾54%

臺中市繁忙的路口,快速移動的車尾飄出陣陣濃煙,以往稽查人力不足、缺乏現場照片即時開罰烏賊車;如今,白煙、黑煙都逃不過AI的電眼。

臺中市環保局自2020年起,在轄區內重要交通幹道、車流量大的路口陸續架設車牌影像自動辨識系統,導入AI智慧判煙技術,用電腦來抓快速移動的污染源,只要是未完成排氣定檢的機車,及有排煙污染之虞的烏賊車都無所遁形。

傳統烏賊車煙度判斷由執法人員「目測」排煙的不透光率,人工查緝成效有限,導入人工智慧(AI)自動判煙技術後,以科學化的方式判別排煙,大幅強化執法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臺中市政府獨創「機車污染AI辨識系統」,創新科技輔助執法,不僅獲得「全球智慧城市展覽會-2022智慧50大奬」,更是唯一獲獎的東亞城市。

臺中市政府獨創「機車污染AI辨識系統」,創新科技輔助執法,不僅獲得「全球智慧城市展覽會-2022智慧50大奬」,更是唯一獲獎的東亞城市。

據臺中市政府統計,自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底,短短27個月就查獲277輛有排煙污染之虞的車輛,經判定煙度不透光率達30%以上者共257輛,準確率高達92.78%。

此外,AI也協助市政府查獲3萬2,256輛未定檢車輛,經公文通知仍未定檢而遭裁罰處分總計1,361件。

由於科技執法效率高,不少污染排放量較高的二行程車主不再僥倖乘舊車上路,紛紛汰換自家機車。據統計,2018年設籍臺中市的二行程機車有93894輛,至2022年9月底,僅剩42,900輛,共計汰除50,994輛、減54%。

數據會說話!

臺中市如今的空氣品質已經優於國家空氣品質。據環保署統計,今年(2022年)上半年臺中市細懸浮微粒(PM2.5)每立方公尺平均濃度僅14.1微克,優於國家空氣品質標準每立方公尺PM2.5年平均濃度15 微克的目標,創下歷年最佳空氣品質紀錄;同時,更是中南部率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標準的城市。

市府團隊未來亦將持續強化政府公部門與民間單位通力合作,藉由階段性穩健推動多項環保政策,優化市民生活品質,並凝聚商業力與城市發展力,形塑「富市臺中、新好生活」之藍圖,實踐永續宜居城市之願景。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