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阿美族媳婦,趙哲櫻從原住民文化門外漢,到深入部落、愛上部落,運用自己經營管理的能力將部落人文主題餐廳發揚光大,用美食吸引大眾親近原住民文化,促進部落經濟。
原住民風味餐廳「打鹿岸」在阿美族媳婦趙哲櫻經營下發光發熱,不只吸引來自臺灣各地與國際旅客遠道前來,還曾多次代表臺灣原住民美食作外交,甚至為總統府設計宴會餐點。
「剛開始,因為公公開的餐廳缺人手而來幫忙,這才發現原來原住民的飲食和文化有這麼多瑰寶值得探索!」趙哲櫻憶起,打鹿岸主題餐廳由公公喇外•達賴所創辦,10年前她因為結婚生子,嫁至桃園,進而加入夫家餐廳經營,運用過去在職場所學的管理能力,讓餐廳營業額得以快速成長,成效斐然。
化餐廳為分享平台 用五感體驗原住民文化
趙哲櫻說,到打鹿岸用餐的客人,不只是品嘗原住民美食,還能感受豐富的部落文化,更會為原住民樂天知命的氣息深深感動。「我希望大家來到打鹿岸,五官和手腳都會很忙,完全沉浸原住民文化體驗;吃完一頓飯,就會愛上原住民文化。」像是打鹿岸餐廳內外的大量樹木植栽,顧客一進到餐廳,嗅覺能先享受宛如森林芬多精的洗禮;眼睛欣賞服務人員身著部落傳統族服和熱情洋溢的神情;耳朵則聽見部落歌手唱著母語歌曲。為了讓餐廳成為分享原住民文化的最佳平台,趙哲櫻要求自己走入部落、深入了解原住民文化;如今的她對部落的每一種辛香料和食材都能信手拈來,更設計出一道道維持傳統原住民特色又令人驚豔的創新料理。
不只如此,趙哲櫻還請來老師,教導餐廳員工傳統舞蹈,餐廳裡經常可以看到員工帶領著用完餐的顧客,不分族群地牽起手來跳舞,整家餐廳洋溢歡樂的氛圍,員工也在工作中享受回到部落般的美好。「很多人認為做文化是賺不了錢的,但是太過商業化卻往往失去了文化。如何在兩者間保持平衡並互相加分,是我經營上最重要的課題和學習。」趙哲櫻感謝部落族人給予她創新的機會,讓她能大展身手,把原住民文化分享給漢人和不同國家的朋友。
不畏疫情創新經營 與部落經濟共生共榮
「原住民的文化是很豐富的!透過我們的努力,讓文化經過重新包裝,在都市裡讓更多人看見,讓部落的食材賣出好的價錢。」趙哲櫻認為,只要把部落文化美食分享出去,都是在為部落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她回憶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期間,餐廳一度生意下滑,食材採購量也銳減,供貨的部落老人還特地打電話殷切詢問,「我發現部落有很多人都在期待打鹿岸繼續採購食材,那份責任感激發了我想要為部落做更多事。」趙哲櫻帶著整家餐廳動起來,絞盡腦汁地做了各種嘗試,例如開直播分享部落音樂和歡樂氛圍,搭配銷售商品禮盒,成功地把營業額拉抬起來,食材叫貨也因此從未中斷。
經營原住民餐廳10年,趙哲櫻認為大眾對於原住民文化越來越友善,也越來越能欣賞原住民文化。打鹿岸桃園店雖於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結束了十多年的深耕經營,但她仍心心念念著桃園,預計在2023年就會重返桃園。「桃園這座城市很特別,有很多外來人口,很重視每一個族呈現的樣貌。」她認為,從飲食的多元化,就能觀察到一個城市的包容性;「我覺得桃園市一座非常棒的城市!」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