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024 川普效應不再?選民的鐘擺效應激發出美國民主韌性

丁學文
user

丁學文

2022-11-23

瀏覽數 1,300+

前美國總統川普。取自Flickr
前美國總統川普。取自Flickr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編按:美國期中選舉結束,川普效應不再、拜登小輸為贏,讓我們看見美國選民在關鍵時刻仍然選擇了民主體制的健康發展。台灣九合一選舉將至,我們是否也會展現出民主的韌性呢?

大家想像一下,如果「諾亞方舟」的末日預言最後卻以雷聲大雨點小的方式結束,你會是什麼樣的一個感覺?

對的,美國期中選舉的結果確實讓共和黨人一時之間傻了眼,他們以為期中選舉會讓拜登灰頭土臉大快人心。 沒想到,雖然大家對拜登搞出來的通貨膨脹亂局不滿,但共和黨更讓人失望。 

隨著選舉結果的逐漸出爐,他們只是勉強拿下了需要掌握眾議院多數的五個席次。 這雖然足以讓眾議院的共和黨領袖Kevin McCarthy從民主黨的Nancy Pelosi手上拿下權杖,但和他們以為的瘋狂大勝相距甚遠。華盛頓在未來兩年的分裂看來還會繼續。

共和黨未如預期瘋狂大勝

當然,參議院的最終情況還需要幾週才能塵埃落定,但目前這個讓人意外的結果已經告訴我們,即使民主黨在表面上從未強勢應對共和黨針對犯罪、通貨膨脹、文化戰爭和移民等問題發起的攻擊。

但以期中選舉的結果來看,需要反省的似乎是共和黨,而不是民主黨,這讓後續的美國政局變化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也讓我們看見美國選民在關鍵時刻仍然選擇了民主體制的健康發展。

是的,在《經濟學人》全球版本的封面設計裡,我們會先看見一隻象徵共和黨的藍紅大象,走到了一個地板的洞口邊不動。上面兩排補充文字,大字寫的是 「THE TRUMP EFFECT 川普效應。」小字寫的則是 「How the midterms diminished the Republican Party 期中選舉如何限縮了共和黨。」

這個世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聞往往不是那種如涓涓細流的持久訊息,而是如山洪海嘯出現的驚人事件。這個禮拜,《經濟學人》本來就為美國期中選舉規劃了一個大專輯。專家盡皆預測,一場紅色浪潮即將讓拜登顏面掃地。

但事實證明,《經濟學人》在全球戰線上看見的一系列的混亂沒有言過其實。美國期中選舉觸發的將是後續一系列的亂局,《經濟學人》的模型說得很清楚:美國出現的是紅色的涓流而不是滾滾浪潮。

《經濟學人》封面。圖片取自The Economist臉書

《經濟學人》封面。圖片取自The Economist臉書

紅色涓流,川普效應不再!

此外,共和黨的問題就是那些支持美國前總統川普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理念的候選人。他精心挑選的候選人在Arizona、Georgia、Nevada 以及Pennsylvania將理應輕鬆獲勝的選戰打得零零落落。 

與此同時,佛羅里達州的州長Ron DeSantis,甚至以大約20%的優勢繼續取得了勝利。兩位與Pennsylvania川普主義者Doug Mastriano,和威斯康辛州Tim Michels關係密切的共和黨州長候選人都重複了2020年的失利,他們就是那種狂言將對選舉部門施壓確保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不會再次失利的政客,但他們都選輸了。 

在Michigan和Nevada,宣誓2020年大選被偷走的共和黨候選人放言要競選國務卿,以便影響下一次的大選結果,但他們也落敗了。 在科羅拉多州Lauren Boebert因為與極右翼組織QAnon 互拋媚眼,看來也將失去最安穩的一個席次。

在《經濟學人》的全球版本封面故事中,「川普效應」成了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標題以及整本雜誌的討論焦點。

文章提及期中選舉前不久,川普還在俄亥俄州舉行的一個集會上大聲告訴選民:「我們的國家正在成為第三世界。」然後他又語帶威脅,話鋒一轉的說出,他會很快宣布再次出馬競選總統。

有這麼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在共和黨攪局,共和黨不亂才怪 ?川普一直灌輸初選的選民2020年的大選舞弊,並鼓動他們選擇一批抱著他大腿的候選人,大家光想看看這批候選人的政客嘴臉,就知道今天的結果其實不足為奇。

事實證明,很多東西需要時間才能證明。2022年的期中選舉對美國和西方國家來說,最重要的一個意義就是川普和他的從政方式已經不再被青睞。

當然,或許某些位在北京和莫斯科的人士會感到失望,因為他們正在想方設法尋找美國民主衰落的跡象。當然,民主黨的問題也不少,許多人質疑民主黨把通貨膨脹搞到8%以上時,聯邦開支的新增要如何取得共識?

歡慶遠見39週年|訂閱享優惠 再送各式好禮>>>快來看看

大家還感覺民主黨對犯罪或移民的問題總是表現的畏畏縮縮。中間派的民主黨智庫Third Way在大選前委託的一項民調發現,選民早就質疑民主黨候選人是不是與美國人對愛國主義和努力工作的基本態度一致?甚至當被問及哪個政黨更極端時,選民普遍回答的竟然是民主黨。

上述情況本來應該會讓共和黨期中選舉的大勝理所當然。然而,共和黨在如何解決美國問題上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有很多想法聽起來更匪夷所思。當選的共和黨人總是不想面對有關川普堅稱2020年大選被偷走這個說法,這讓選民感到了失望。

因為這樣,共和黨也失去了失敗後重建自己的一個機會。 川普名義上仍然是共和黨最有影響力的一個人,他對共和黨狂暴派有著強大的控制權。 然而,在這個投票結束之後,他將一下子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脆弱。

川普效應不再,美國的民主其實比我們想的更加健康和安全,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川普效應不再,美國的民主其實比我們想的更加健康和安全,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民主黨亦該反省

這是一個機會。在期中選舉之後,人們看待川普的態度肯定會大不相同。事實證明,稍有理智的人都不會喜歡黨派對立。當極端選民越來越少,極端情況就會變得難以發生。因此,美國的民主其實比我們想的更加健康和安全。

但,期中選舉留給美國什麼? 唉,在接下來兩年裡,國會可能會陷入對政府資助以及對拜登兒子Hunter Biden商業調查的泥沼中。美國的真正問題其實短時間內得不到任何解決。

考慮到這一灰暗的前景,美國和共和黨都將想方設法擺脫川普的陰影。但拜登也不要高興太早,質疑他是否能夠成為2024年的民主黨總統被提名人仍然充滿變數。拜登政府犯的錯誤並不少,拜登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思考他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經濟學人》認為權力交棒,是美國迄今為止最令人崇敬的政治傳統,民主黨人應該趕緊讓重建民主體制不再只是一個光說不練的話題。憑藉自己已有的政績和期中選舉的成功,拜登仍然有機會讓自己用最漂亮的背影下台。 他應該好好利用現在這個得之不易的機會。 

我的想法?

在過去七年,川普領導的共和黨確實改變了美國的政治走向,但經過這次選舉,他對共和黨的影響力將大不如前。共和黨內部必定也會發生一定的茶壺風暴。反觀拜登領導的民主黨,歷經這次的小輸為贏,很可能讓他在2024年老驥伏櫪還想再次出馬。

因此,未來兩年的美國分裂肯定還會繼續。 就算McCarthy如願掌控了眾議院,共和黨的右翼份子也會讓他左右掣肘難以施展。這會讓白宮案頭上的大規模社會支出和稅務法案再次卡關。

就像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專欄作家Jonathan Freedland在社論中說的:

美國期中選舉沒有贏家,但輸家絕對是川普。

認真說起來,拜登最應該感謝的人就是川普,川普的缺陷幫助拜登成功入主白宮,今天又幫忙拜登在驚濤駭浪中全身而退。

期中選舉結果最大的象徵意義在於,美國選民期待一個不一樣的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因為CNN的出口民調告訴我們,美國選民對拜登持正面看法的只有41%,負面看法的卻有56%;但川普也好不到哪裡去,對川普正面看法的是39%,但負面看法更高 58%。兩個人半斤八兩一樣不討喜。

如果拜登以為紅潮失敗,代表的是白宮的勝利,或是川普仍然死不認帳,最後甚至決定再次披掛上陣,都很可能會被時代所拋棄。這次的拜登小輸為贏,對於即將展開的G20習拜會當然有利,但如果緊接而來的卻是政策僵固,甚至麻痺了民主黨進一步的反省能力,那美國經濟與2024的民主黨選情很可能又會因為選民的鐘擺效應再次被狠狠打臉。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原載於《經濟日報》,本文獲授權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